谈谈奇问后面的市场诱导

近日,有一位网友提出一个问题:我的平菇腿粗而且菌盖厚实,这是什么问题?

当然我回答他这就不是问题!天气比较冷的时候,所有人工栽培的菇(整形培植故意做长腿美女除外),在相对最佳出菇温度偏低些的时候,都是表现更为肥厚,包括菌柄略粗。冬天做香菇的花菇时,有一个词叫“蹲”,意思就是维持勉强能够生长的低温低湿,造就高品质花菇,而这个高品质的要素就是厚和紧实,即使黑木耳等胶质菌不讲究紧实,厚也是一个明显的高品质特征。

菌柄粗基本上是菌盖肥厚的基础,因为所有菇体需要的营养,都得从菌丝体运到菇体,而菌柄就是这个运输线,当然越粗运量越大。

既然不是问题,那这网友的问题就有点怪了,经过了解,原来是因为他们当地的菇贩子更喜欢那种腿长些的菇品。毫无疑问,这种情况不会是独一家,估计有不少地方会有类似情况,并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混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市场概念呢?很简单,卖菇的小贩有自己的立场,其中不外乎两点,第一点是货架期要求长,第二点是迎合消费者的爱好。

这两点里面,第一点基本上应该是无争议也不能改变的,而且一般情况下这个东西也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回避,所以尽管白金针菇味同嚼蜡,黄金针菇相对鲜嫩爽口,黄金针菇还是不出意料的败走市场。经过几年的口腔感觉实践,虽然不少老饕们已经很清楚,要是说吃金针菇,还是黄色的比较好,但无奈菇贩不喜欢,所以黄金针菇翻身解放的事情,还要假以时日。另一方面,货架期必然与菇体含水量密切相关,所以现在的白色金针菇是既老又干,一句话,不好吃。

香菇的白面菇含水量显然低于黑面菇,白面菇货架期也比黑面菇长很多,但香菇是含水量低肉质更为紧实,更受欢迎,这个是品质和含水量要求一致的,所以没有市场要求与食用要求的矛盾。金针菇相反,是含水量高的口味较好,所以就很难统一销售思维和食用需求。

平菇与这两种菇的最大不同是基本上地产地销,货架期大体上没有什么值得考虑,主要是通过价格影响销量,所以平菇是不是好卖,只剩下第二个问题:消费者的喜好。

然而大家都知道,大多数鲜品菌类的市场不是传统形成的,历史很短,没有什么旧观念的影响,所以这种喜好,还是源于菇贩在日常的每天鼓吹。不得不说戈培尔厉害,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比真理更深入人心了,这个事情放之四海而皆准。在平菇销售中,提问网友那里的菇贩们显然长期误导消费者通过外观选择平菇的概念了。

圈子兜回来,谁在影响菇贩的概念呢?当然是种菇的农户。这种影响可能有两种因素,一个是一直种的不太好,什么时候都是腿长的多,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菇贩说是好东西,久而久之,说不说都让菇贩觉得平菇应该是长腿的。另一种可能是种的好的不如种的差的人多,也不如种的差的会讲,概念就纯粹被强行扭曲了。

这个例子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我们日常对菇品的说法,最终都会影响到产品的去向,这个就是市场诱导的问题。现在许多人喜欢夸大菇品的营养和作用,毫无疑问是诱导人把菇当药的去接受,就没想过药是不能多吃的,甚至最好是不吃的。这种仅仅影响到消费者判断优劣,虽然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严重,但不能不能不说,这里的消费者就有点亏,同样如果感觉不好,就必然影响最终的总销量,人们会分配更多的胃口给其他食物。

所以,我的亲爱的菇农朋友们,还是要正确认识引导消费者比较好,因为说错容易改错难,就是你水平提高了,却反而可能不一定很快让人接受更好的产品。当然你可以不提高水平,可是你能抵挡住别人提高吗?

错误诱导市场,相当于给自己挖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