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四十六首《牧童词》(张籍)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三】
【中唐·张籍·七言古诗】
拼音版
niú qún shí cǎo mò xiāng chù,guān jiā jié ěr tóu shàng jiǎo。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壹/
作者所处的时代,经过安史之乱,唐朝已经由兴盛逐渐走向衰落。特别是代、徳帝统治时期,回纥、吐蕃等异族连年侵扰内陆。加之中原广大地区的藩镇割据,内战频繁,人畜都要担负空前沉重的徭役负担;送粮运草,长途跋涉,牛瘦人饥,再加上官家逼催紧迫,许多瘦牛都会磨得领背出血、化脓。乌鸦喜欢啄食腥秽的腐肉,嗅味而来,所以才会有“饥乌啄牛背”的情况发生。作者为反映这一现实状况,巧妙地借助孩提未尽的牧童说出,作下了该诗。
文学赏析
名家点评
它们饿了,老是要飞到牛背上去啄虮虱。怎能将牛丢下不管呢?牛性是好斗的,特别是牧童放的这头小白牛更淘气,它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这鸣声该不会是寻找触角的对象的信号吧?真叫人担心,一刻也不能离开它。这时,牧童耳边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有人卷着芦叶在吹口哨。他知道是他的同伴放着牛在堤的另一边,于是他也学着样儿,卷着叶子吹起来,互相应和;一面临视着这正在吃草的牛儿,抖动几下手里的长鞭,并且向牛说了两句警告的话。
这话里是有个典故的。
原来,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陰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都不敢把牛放出来。这一横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牧童们谁都知道。“官家截尔头上角”,是这牧童挥鞭时随口说出来的。这话对无知的牛来说,当然无异“弹琴”,可是在牧童却认为是有效的恐吓。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值得深思的。
唐朝自安史乱后,藩镇割据,内战不停。官府借口军需而抢夺、宰杀民间耕牛,是极平常的事。和张籍同时的诗人元稹在《乐府古题·田家词》里就有所反映:“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车驾车食牛肉。”连肉都被吃光,将头上那两只角截下熬角脂,自然不在话下!这就是当时的客观现实。对于这种现实,张籍在诗里并未作任何描写,只是结尾时借放牛娃的口,轻轻地点了一下,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人民对官府畏惧和对抗的心情,也就尽在不言中。
全诗十句,是一幅绝妙的牧牛图。前八句生动曲折地描绘了牧场的环境背景、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 ,生趣盎然。然而诗的主题并不在此;直到最后两句,我们才能看出诗人用意之所在。从前面八句转入最后两句,如信手拈来,用笔相当自然;寓尖锐讽刺于轻松调侃之中,诗意明快而深刻!
张籍出身寒微,一生贫病,仕途蹭蹬,卑官冷职,使他对统治者的腐败有更清醒的认识,对人民疾苦有真切的同情,于是以笔叙之、抒之。他继承了汉乐府“触事而发”的优良传统,写了不少古诗、乐府诗,其诗歌当时就负有“新诗才上卷,已得满城传”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的令名。此是一首通过牧童之口曲笔抨击中唐社会黑暗的诗。
“远牧牛”二句,从牧童放牧的环境展开笔墨。一个“远”字,既写出放牛地点之远,也揭示了牧童爱禾苗的心理。“陂(陂,读bei,池泽边的坡岸)中”二句,写牧牛之处与牧童的矛盾心理。小牧童既有贪玩心理,更有以照顾牛儿为己任的思想。“入陂”二句,具体写放牧,既有牛群散开觅食的全景镜头,又有白犊向芦苇中鸣叫的特写镜头,有动作、有声响,写出牛群欢快吃草的气氛,略写牧童爱牛不辞辛苦的情状。“隔堤”二句,写牧童活动,时而吹叶笛,时而放鞭声聚拢牛群。此以自然生动的笔墨画出一幅“牧牛图”。图上蓝天、绿草、黄牛、白犊、碧水,色彩丰富而淡雅,牛鸣、叶笛、鞭声,清脆、响亮而欢恰,看来真是“农家乐”了。
但是结尾笔锋一转“官家截尔头上角”,以牧童告诫群牛的话语作结。北魏拓跋辉为万州刺史,从信都至汤阴的路上,因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截牛角,吓得农民不敢外出放牛。诗中借此事讽刺唐中叶官府任意宰杀耕牛之事,写来出人意料,发人深省。
此诗特点:一是以乐景写哀情,二是结尾平易浅切而又委婉含蓄。正如王安石所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题张司业集》)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