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四十六首《牧童词》(张籍)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三】

       牧童词

【中唐·张籍·七言古诗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拼音版

yuǎn mù niú,rào cūn sì miàn hé shǔ chóu。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bēi zhōng jī wū zhuó niú bèi,lìng wǒ bù dé xì lǒng tóu。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rù bēi cǎo duō niú sàn xíng,bái dú shí xiàng lú zhōng míng。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gé dī chuī yè yīng tóng bàn,hái gǔ zhǎng biān sān sì shēng。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niú qún shí cǎo mò xiāng chù,guān jiā jié ěr tóu shàng jiǎo。

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作品介绍]

《牧童词》是唐代诗人张籍的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同时它也是一首民歌体的政治讽刺诗。
该诗用牧童的口吻刻画出了一个天真淳朴而活泼可爱的农村儿童形象,描写了牧童的劳动生活,是一幅美妙清新的牧牛图 [1] 。此诗十句,前八句绘制了一幅绝妙的“牧牛图”,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牧童的天真泼,牛的悠闲自得,都情态逼真,意趣动人。尤其是末两句,浑然化典,用官家截角来吓唬牛儿,妙趣横生,用意深长,主题明朗化,达到了“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工艺。

[注释]

①牧童词:犹牧童歌。
②稠:茂盛。
③陂(bēi):池泽边的坡岸。
④啄牛背:牛背上寄生有虮虱,鸟落在牛背上啄食之。
⑤戏:玩耍。
⑥垅(lǒng)头:田埂。
⑦犊:小牛。
⑧吹叶:用叶子自制的小哨,吹以取乐。
⑨应同伴:和其他牧童遥相呼应。
⑩鼓:甩响鞭。
⑪触:抵触,两牛抵角争斗。
⑫截:截割。

  [译文]

村外草地去放牛,我看见村庄四面庄稼绿油油。
山坡上乌鸦饥饿啄牛背,害得我不敢游戏和翻跟头。
山坡上草多牛儿不抬头,白牛犊儿向着芦苇丛中叫个不停。
吹一声芦叶回应堤那边的同伴,甩几下长鞭浑身乐悠悠。
牛啊牛,你只管吃草可千万不要斗,你头上的角啊,皇帝有用要征收。

  [作者介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少时侨寓和州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其乐府诗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集》。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赏析

壹/

作者所处的时代,经过安史之乱,唐朝已经由兴盛逐渐走向衰落。特别是代、徳帝统治时期,回纥、吐蕃等异族连年侵扰内陆。加之中原广大地区的藩镇割据,内战频繁,人畜都要担负空前沉重的徭役负担;送粮运草,长途跋涉,牛瘦人饥,再加上官家逼催紧迫,许多瘦牛都会磨得领背出血、化脓。乌鸦喜欢啄食腥秽的腐肉,嗅味而来,所以才会有“饥乌啄牛背”的情况发生。作者为反映这一现实状况,巧妙地借助孩提未尽的牧童说出,作下了该诗。

文学赏析

诗的前两句,作者先交待了牧童到远处放牛的原因。“绕村四面禾黍稠”,村子周围都是庄稼地,禾苗长势正好,为了避免牛群祸害庄稼,牧童只好到远处放牛,这两句在逻辑上采用了倒置的手法,先写果后写因,突出了“远牧牛”这个结果,后文也正是围绕牧牛展开。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牧童把牛赶到了水草丰美的河边陂岸,本来是想让牛专心吃草,不用担心它们会糟蹋庄稼,这样他就能和伙伴们一起嬉戏玩耍了。结果,陂中有很多饥饿的水鸟,它们不停地落在牛背上啄食虫虱,牧童不得不留下来看顾牛群,不停地驱赶鸟雀,其郁闷的心情可想而知。这两句写出了牧童抱怨的情绪。
“人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因为陂中“草多”,所以牛群时常走散,在芦苇丛中的白色牛犊还不时地抬头朝空中长鸣。这说明牧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在儿童眼里,这艰苦的劳动里倒也有不少乐趣。正因为牛群走散,牧童们必须分开寻牛。为了彼此联络,告知对方自己所在的位置,他们“隔堤吹叶应同伴”;为了管束牛群,牧童还要不时地“还鼓长鞭三三四声”。这两句把寻牛、赶牛的过程写得生动有趣,富有立体感与生活感。
诗到这里,还只是单纯的叙事写景,除了生活情趣的盎然和儿童的天真娇憨之态令人印象深刻,似乎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张籍的乐府诗往往会在有限的篇幅中叙写情事,只在篇尾以二句话作结,正符合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对新乐府诗歌的创作要求:“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牧童一边挥鞭,一边警告牛群:“你们不要再继续打斗了,否则一旦被官府发现,就会有官兵来截断你们头上的角。”以官兵来恐吓牛群,足见牧童心性的天真、单纯。
全诗自然清新,构思新颖,以儿童天真的口吻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达到了更强烈的讽刺效果。

名家点评

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教授马茂元《唐诗鉴赏辞典》:“诗歌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佚名

赏析

贰/
这首民歌体的政治讽刺诗,纯以一个牧童的口吻来写。
由于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所以把它远远地放入陂中。沿河的陂岸,泉甘草美,是个放牧的好去处;放到这儿来的牛可多着哩!牛自由 自在的吃草,喝水,牧童心痒痒的,很想到山坡上和别的放牛娃去玩一会儿;可是讨厌的鸟儿,在天空盘旋。

它们饿了,老是要飞到牛背上去啄虮虱。怎能将牛丢下不管呢?牛性是好斗的,特别是牧童放的这头小白牛更淘气,它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这鸣声该不会是寻找触角的对象的信号吧?真叫人担心,一刻也不能离开它。这时,牧童耳边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有人卷着芦叶在吹口哨。他知道是他的同伴放着牛在堤的另一边,于是他也学着样儿,卷着叶子吹起来,互相应和;一面临视着这正在吃草的牛儿,抖动几下手里的长鞭,并且向牛说了两句警告的话。

这话里是有个典故的。

原来,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陰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都不敢把牛放出来。这一横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牧童们谁都知道。“官家截尔头上角”,是这牧童挥鞭时随口说出来的。这话对无知的牛来说,当然无异“弹琴”,可是在牧童却认为是有效的恐吓。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值得深思的。

唐朝自安史乱后,藩镇割据,内战不停。官府借口军需而抢夺、宰杀民间耕牛,是极平常的事。和张籍同时的诗人元稹在《乐府古题·田家词》里就有所反映:“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车驾车食牛肉。”连肉都被吃光,将头上那两只角截下熬角脂,自然不在话下!这就是当时的客观现实。对于这种现实,张籍在诗里并未作任何描写,只是结尾时借放牛娃的口,轻轻地点了一下,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人民对官府畏惧和对抗的心情,也就尽在不言中。

全诗十句,是一幅绝妙的牧牛图。前八句生动曲折地描绘了牧场的环境背景、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 ,生趣盎然。然而诗的主题并不在此;直到最后两句,我们才能看出诗人用意之所在。从前面八句转入最后两句,如信手拈来,用笔相当自然;寓尖锐讽刺于轻松调侃之中,诗意明快而深刻!

佚名

赏析

叁/

张籍出身寒微,一生贫病,仕途蹭蹬,卑官冷职,使他对统治者的腐败有更清醒的认识,对人民疾苦有真切的同情,于是以笔叙之、抒之。他继承了汉乐府“触事而发”的优良传统,写了不少古诗、乐府诗,其诗歌当时就负有“新诗才上卷,已得满城传”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的令名。此是一首通过牧童之口曲笔抨击中唐社会黑暗的诗。

“远牧牛”二句,从牧童放牧的环境展开笔墨。一个“远”字,既写出放牛地点之远,也揭示了牧童爱禾苗的心理。“陂(陂,读bei,池泽边的坡岸)中”二句,写牧牛之处与牧童的矛盾心理。小牧童既有贪玩心理,更有以照顾牛儿为己任的思想。“入陂”二句,具体写放牧,既有牛群散开觅食的全景镜头,又有白犊向芦苇中鸣叫的特写镜头,有动作、有声响,写出牛群欢快吃草的气氛,略写牧童爱牛不辞辛苦的情状。“隔堤”二句,写牧童活动,时而吹叶笛,时而放鞭声聚拢牛群。此以自然生动的笔墨画出一幅“牧牛图”。图上蓝天、绿草、黄牛、白犊、碧水,色彩丰富而淡雅,牛鸣、叶笛、鞭声,清脆、响亮而欢恰,看来真是“农家乐”了。

但是结尾笔锋一转“官家截尔头上角”,以牧童告诫群牛的话语作结。北魏拓跋辉为万州刺史,从信都至汤阴的路上,因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截牛角,吓得农民不敢外出放牛。诗中借此事讽刺唐中叶官府任意宰杀耕牛之事,写来出人意料,发人深省。

此诗特点:一是以乐景写哀情,二是结尾平易浅切而又委婉含蓄。正如王安石所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题张司业集》)

佚名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