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文旅】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点蓝色字关注“国际城市发展智库”
我们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制定完善乡村旅游发展法规及相关控制性管理条例,如制定出台自驾车、旅居营地建设相关规范,以及鼓励发展租赁式公寓、民宿客栈等旅游短租服务等。另一方面要制定鼓励措施,对农民经营乡村旅游项目予以税务减免、小额贷款、补贴等各方面的优惠和支持,充分调动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发,准许、鼓励当地居民以土地、房屋、资金或劳务等方式进行开发。
政府部门应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整体规划,将乡村旅游规划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相结合,与自然环境保护、再生资源永续利用相统一。乡村旅游规划涉及面广,要考虑到区域经济规划、农业规划、旅游规划、文化规划等因素。乡村旅游发展还要与美丽乡村、文明生态村建设紧密结合,投入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村民和居民积极发展家庭餐饮、乡村旅馆、观光休闲农场等旅游接待设施,拓宽农业经营的经济附加值。
良好的旅游资源是产业持续发展的资本。我们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势必要处理好村落环境、文化景观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对有条件开发乡村旅游的村庄,开发前应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资源破坏等情况做出评估,采用相应的调控对策,做到未雨绸缪。对乡村旅游条件尚不成熟的地区,应对村内的古建筑、民居、文物等进行调查统计,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当前,国际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类型涵盖民俗类、产业类、创意类、艺术类、影视动漫IP类等,乡村旅游应因地制宜,向特色化、产业化和集聚化方向转变。在开发模式上,可采取村民独立发展、“村支两委+村民”、“政府+村委+村民”、“政府+旅行社+农民协会+村民”、外来企业经营、“外来企业+农民协会+村民”等多种方式,发展景区开发型、原生态文化村寨型、民族风情依托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现代农村展示型、农业观光开发型、生态环境示范型、红色旅游结合型等乡村旅游。
全球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游居、野行、居游、诗意栖居、第二居所、场景时代等新概念和新理论的提出使乡村旅游内涵丰富化、形式多元化。我们应突出乡村旅游品牌个性,发展乡村高端度假产品,并根据竞争状况和产品优势进行品牌定位和包装推广,努力开拓乡村旅游国际市场,促进乡村旅游更好地走上国际舞台。同时,各级政府要组织大规模的营销活动,宣传推广各区域整体旅游形象,打造专属于地方乡村旅游文化的产品。
乡村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专业的乡村旅游经营人才,导致乡村旅游发展停滞不前。对此,我们可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乡村旅游协会,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协会在行业标准制定、旅游项目规范管理、旅游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效用。同时,在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旅游经营者、从业人员、民俗文化传承人以及当地居民的培训和教育,强化他们的经营水平与服务理念,推动全域乡村旅游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