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反复发作数年,如何艾灸调理?

灸之泻法可泻毒散瘀,在临床上治疗带状疱疹、腮腺炎等选用局部穴位为主,同样可收到较好的疗效。说明灸法不仅可治虚寒证,也可治实热证;既可治内脏发热,又可治肌肤发热;血压升高者可降,偏低者可升。
案例

张某,男,48岁,已婚,农民。

初诊:1992年6月20日。因患痔疾反复发作2年余,曾在外地医院用消痔灵局部注射数次,一度好转,后因劳累又复发,伴有便秘并时有便血。平素嗜好烟酒。

诊见:肛门外3点及6点各有一约0.5厘米大小痔核。质地较硬,按之疼痛,舌红脉数。

治法:用艾条在长强穴痔核处同时熏灸,每日1次,每次约30分钟。五诊后痔核明显缩小,便血症状消失。后改为隔日艾灸1次。以巩固疗效。十诊时痔核已消失,只遗留皮瓣还在。4个月后随访,痔疮未见复发。

按:本病例因长期负重劳动,加上嗜食辛辣食物,导致肛肠气血不调,络脉瘀滞,蕴生湿热而成痔疮。长强穴络属督脉,灸之可疏导肛门之瘀滞气血,熏灸痔核,清泻肛肠湿热,消炎止痛,促使痔核枯萎。

艾灸有补也有泻

喉痹鼻衄灸少商,外感发热灸大椎,肝阳上亢灸涌泉,皆是实证、热证使用灸法的常见事实,说明灸法亦有泻的作用存在。

近代著名针灸大师承淡安指出:“灸之要,并不限于虚证或慢性病,有谓灸有补无泻者,盖亦似是而非之谈。其效用与针治无异。“

现代临床对于各种邪实为患之疾,施以艾灸泻法,用黄豆大艾炷点燃后以口吹艾火,艾火必须迅猛而强烈,每壮燃至大半,以患者感觉灼痛不可忍耐为度,随即移去艾火,连续施灸8-10壮,灸后不按孔穴。

根据临床运用体会,认为艾条温和灸偏于扶正而为补,而雀啄灸偏于祛邪而为泻
本文案例来源《艾灸泻法作用的探讨》,原作者:杨晚琳等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