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胜古早事----矾厂往事
南胜炼矾厂于1958年建成投产,厂址在矾山山上东南面,海拔约六七百米的山坡上。坡上建有一座四方形的石砌一层的房子,分有多个房间供办公和住宿之用。房前的一片开阔的场地,今叫矾仔埔,当年是储放矾矿石的地方。矾仔埔的右下方有三个石头垒成的烧矾大灶。工人们把采来的矾矿石用板车运到,先后装填到三个灶里,负责烧矿的工人同时把煤掺和在矿中,先填好的灶先起火焚烧,当烧到合适的时候,用铁制工具把滚烫的矿石直接耙到灶前下方的一个石头砌成的大池子,再用水冲淋矿石,极度高温的矿石遇水迅速化开,矿石中的矾被分离随水流流入下一个池子沉淀。当烧炼了一定量的矿石后,就歇火暂停,捞起下池的矾浆晾晒制成白色的矾粉。上池的矿渣则要定时清理,人工挑至周边倾倒。
矾矿石是从矾山的东面开采而来,他们把炸药安放在矾山东面的一个山峰中,一引爆,山峰顿时崩塌,乱石直泻而下,随山谷滚下,下方就是安石坑的内坑,也许因此,安石坑被叫做崩石坑。随后,运石工人们用板车把矿石运到矾仔埔煅烧。
炼矾厂生产期间,山上常住的工人有一百多人,加上往来于南胜圩与矾山之间的挑矿工,就更热闹了,白天人来人往,一派繁忙的景象。
据杨红金老人回忆,当时有四十多个人上下矾山,挑煤上去,挑矾矿下来,一天要三个来回。他们先是从下美城挑一担一百来斤的煤炭一路翻山越岭直上矾山,然后再从矾山上挑更重的矾矿下来到下美城。一趟挑好,马上挑第二趟,下午的时候挑第三趟。
当时通往矾山的路是从田坑经王公田直上,山路陡直,坡度极大,别说挑担,现代人空手走路都气喘吁吁,但就是这样的路,那些挑山工却能挑着百来斤煤、矿上下。杨红金说,当时他年轻力壮从下美城起挑,到矾山上撂下担子,一路不用停歇,最重的甚至挑到一百八十斤重。听此,不禁由衷地佩服杨老的能耐,怪不得今已81高龄的他依然身体矫健,思维清晰,口齿伶俐。
也许是销路问题,也许是其他原因,炼矾厂经营一年多就停产关闭了,曾经热闹一时的矾山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厂房后来荒废倒塌,烧矾灶、化矿池、沉淀池也闲置荒芜。
今天,再到旧址已是无法看到当年的厂房,拨开荒草才能看到石头砌的墙基。三口矾灶已被毁坏,砌灶的石头被取走。化矿池被改造成了池塘,池塘里一群鸭子在悠闲自在地游动着,不时地梳理着油光的羽毛。沉淀池因被填埋已不见了踪影。旁边的柚子园里,还可以看到成堆的当年烧矾矿倾倒的矿渣。
矾山炼矾厂,成为南胜历史的一段小插曲,因为存在时间短,所以鲜为人知。
感谢杨红金老人的讲述,他为我们还原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同时也感谢林汉泽先生,他为小编矾山之行做向导并盛情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