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为押韵刻意改读古诗词读音不可取
文◉杜若东
温馨提醒:请使用本公众号左下侧精选菜单中的号内搜功能,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欢迎您关注下载我的原创书《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22万字)《百余汉字探秘》《左传成语典故精释》等有关学好文言文的六本原创电子书
导读
每每在网上看到有人刻意吹捧古音,自以为是,对别人妄加批评。我不知道他自己能做几首符合《平水韵》标准的古诗、符合《词林正韵》的古词,为何底气就那么足?牛气哄哄,拿着古诗词,教人家这个字咋读,那个字咋念,把普通话的读音视为低级,土老帽,表面洋气得很,我觉得不过是唬人罢了。
我们举例来说明古诗词改读的问题。有两首唐诗中的字音,历来为人们所关注:
一首是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另一首是李峤《风》: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有人主张为了诗歌押韵,上述两首诗中的“斜”,不应读成xie,而要读成xia,更有甚至,还有人主张,要将北朝民歌《敕勒歌》中“野茫茫”中的野,变读为“ya”,当然这不只是一个押韵的问题。其实,古诗中某些字是否变读,以求和谐或复古,始终困扰着古诗阅读深入,对此官方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权威说法。
这些问题牵涉到今古音演变问题,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不单是字形、字义的变化,也牵涉到语音的演变问题,不过语音的演变非常缓慢,又因为人们习以为常,所以常常为人忽略。
到了明代后期,这个问题逐渐被人们认识,并提出来。明儒陈第说:地有南北,时有古今,音有转移,时有古今,亦势所必至。
在陈第之前,古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就拿今音去改古音,以求和谐。就连南宋大儒朱熹也不例外。他在注解《诗经》的过程中,就经常用这种协韵(又称叶韵)的方法去改读《诗经》中的字音,以求押韵,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我们今天把“斜”的读音“xie”改读为“xia”,这同样是错误的。包括把“野茫茫”中的“野”改读为“ya”也是错误的。就如同朱熹所为了使诗歌押韵,强行改变字音的道理是一样的。
将古诗词里的读音改读以求押韵、平仄的做法是没有意义的,古音是音韵学家构拟出来的,究竟怎么读,古代没有录音设备,我们不知道古人的确切读音,一切只能依据文献进行合理的猜想,并不能完全证明正确。
如果改读古音,最好是全诗(全词)中的每个字都改读古音,如果只改个别读音,反而搞得古今音混杂,貌巧实拙,反而显得不伦不类。
普通话是国家法定的交流语,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标准语,我们必须与时俱进阅读古诗,决不能嗜古好癖,开历史的倒车。这与简繁体字之争是一个道理。
语言学家徐培成先生坦言:我们今天怎么去读古诗?最简单的就是按普通话读,可是这样以来就变得不完全押韵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语言发展自有自己的规律,后人无法左右,只能接受。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有些地名、姓氏、人名、官名、国名等保留着古代的特殊读音,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一般要读这个特殊读音。比如:单于、皋陶、身毒、大夫、仇英、仆射、洗马等。我们举一个古诗的例子,贺知章《回乡偶书》中有“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就不能读“shuai”而要读“cui”,这不叫改读,而是多音字。
诵读古典诗词,就用普通话,不要担心损失什么,即使有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所谓“得意而忘言”,“于我心有戚戚焉”就很好。
我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唐代诗人李益的《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此诗中第四句中的“儿”应和“期”押韵,据说古音读作“ni”,霓,倪的声旁都是读此音。是不是要把“儿”读作ni,为什么好改读的人又不改了呢?
再看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句中者读zhe,下读xia,两字是不押韵的。但是在《广韵》里,两者同属马韵。主元音都是a,两者是押韵的。
还是用已故语言学泰斗王力先生的一段话结束这篇短文吧!王力先生在其所著《诗经韵读》中说过“我们并不要大家用古音来读《诗经》,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其所以不可能,因为如果按古音来读,那就应该全书的字都按古音,不能只把韵脚读成古音,其他多数的字仍读今音。如果全书的字都读古音,那就太难了。其所以不必要,是因为我们读《诗经》主要是了解它的诗意,不是学习它的用韵,所以仍旧可以用今音去读,不过要心知其意,不要误以为无韵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