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原文

263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注解:

从这一条开始进入少阳篇。

其实少阳病的主要方证前面已经学过了,关于半表半里少阳证的人体原则,第37条有详尽的解释,这里就不在重复。这一篇只是系统地来梳理一下。

我们知道,少阳病有四个主证:往来寒热,胸满胁痛,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这一条作为少阳病的总纲,又提出三个纲领性的证。为什么不直接用四证来作为总纲呢?它们之间矛不矛盾?它们不矛盾,证后面的人体原理其实是一样的。少阳四证具其一便可定为少阳病;而少阳病的总纲却没有这样说,这里的三个证,具其一还不能定为少阳病,须和其他证合参。就像太阳病的总纲里的三证,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三个证见其一是不能定为太阳病的,比如少阳病也会头痛,少阴病也会恶寒,这个需要注意。

现在来说一下这三个证的原理。

先说“口苦”。人体的外躯壳,最外面覆盖着皮肤;内腔壁覆盖着黏膜。这个黏膜区域属于半表半里范围的投射区。苦的东西一般来讲是寒降清热的,如果内黏膜组织有热,人体的自然机能就会分泌苦味的东西去清这个热。内黏膜没有味觉,而内黏膜的出口“口腔是有味觉的”,于是口里头便会觉得很苦。换言之,口里头觉得苦,整个上焦系统的内黏膜都已经有热了。

“咽干”,少阳病是半表半里之热郁于上焦,自然就会咽干。咽干的原理和口苦的原理相同,都是整个上焦内黏膜系统的邪热。

“目眩”,少阳病的根源是胃弱,气化循环受限,而上下不交通。邪热郁于上而不得下,上冲于头,就会目眩。

原文:

264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注解:

我们以前讲过太阳病的中风,这里提出一个少阳病的中风。中风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说法不一。通观《伤寒论》的条文,中风一般指的是因体表丧失津液而造成的津液虚,津液虚毛孔开则风邪容易进人人体,是这个意思,

少阳病同样也会中风,这时耳朵听不见了。肾经络表,肾主耳,风邪郁表,耳朵就听不见了。表虚也会造成耳朵听不见,表虚则肾虚,老年人肾气衰了,耳朵也会听不见。“目赤,胸中满而烦”,这时少阳证,少阳证而有津液虚,不能够再行吐法和下法耗散津液,否则会发生惊悸的反应。

原文:

265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注解:

头痛发热是典型的太阳证,为什么这里说是属少阳呢?因为有“脉弦细”,津液是虚的。少阳病的实质是胃虚津虚,邪气内陷,与正气相持于半表半里。少阳病的外证也是会有头痛发热的。假设这是一个病例,如果没有其他的太阳或少阳证来佐证,在这种相对含糊难断的情况下,但凭一个脉弦细,也可以怀疑是少阳,照少阳处方不会有大错,因为津液虚是要慎行解表之法的。

少阳即为胃虚津液虚,若发汗津液更虚,加之少阳有上热反应,大脑就会产生缺少津液的热性反应,就会谵语。这个问题说到根源还是在胃,胃若能和,能生化津液,自然就会好;若不能和,那就会“烦而悸”,这是跟津液虚和上热有关的反应。

原文:

266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注解:

这一条的几个证就是典型的少阳证了。“脉沉紧”说明邪气入里了,不但胁下有硬满痞结,胃里面也不运化了,所以会“干呕不能食”。如果吐下了,胃里面空虚了,脉也就不会沉紧了。《伤寒论》的条文多数情况下没有完整的脉证,这两条都是脉证很齐全的病例了。

原文:

267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注解:

这里说的是柴胡汤证,却误用治里的吐下之法和发汗温针的治表之法。这时候虽然柴胡证没有了,病却没有好,成了坏病。这时候也不要慌张,《伤寒论》的原则是以患者当下的身体证状为准,当下出现何种情况,就用相应的方法去治就好了。

原文:

268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注解:

这里讲的是三阳合病的情况。“脉浮大,上关上”,脉浮说明有表证;大脉是指大而虚的脉,这是津液虚而邪气盛;“上关上”,脉的上部浮大明显,这是主上热的。

“但欲眠睡”,我们前面讲温病的时候说过,热病会有欲睡眠的反应;“目合则汗”,目合。人体进入半休眠状态才有汗,说明津液虚,人在正常醒着的时候津液消耗大,没办法出汗以驱邪。

综合来看,既有“脉浮”的太阳病,亦有上热津液虚的少阳病,还有欲眠睡的温病(温病必有里热,实质上是太阳和阳明的合病),此所谓三阳合病,治从少阳就好了,小柴胡汤加生石膏和大柴胡汤都可以考虑。

治病就是这样,不管证多么的不常规,或者多么的不常见,只要能弄清楚证后面的人体原理,自然就能按六经思维将其归类并治疗。

原文:

269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注解:

伤寒六七日之后,病有可能往阳证转,也有可能往阴证转。“无大热”,已经没有太严重的热象了。只是“躁烦”,躁是躁扰不安,烦是心烦,这都是偏情绪的反应,是由津血虚引起的。前面说过,人体一旦津血虚,便会启动烦躁的自保模式,一来是通过亢奋来加速津液的运行和供应,二来也是通过提振人体来加速津液的生成。

既然是津液虚的躁烦,说明不是转入阳证,而是从阳入阴的趋势。

原文:

270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注解:

伤寒三日后,就该传三阴了。病如果得不到解决,人的津血就会因为抵抗邪气而衰退,自然就会往三阴病走。如果病人胃口很好,也不呕,说明胃气不衰,甚至胃中还有热。胃气不衰,津血自然不会太虚,那病有可能是快好了,三阴应该没有受邪。

原文:

271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注解:

一般来讲,邪气盛的时候会出现弦脉,大脉,数脉,滑脉之类的亢盛的脉。如果脉平稳和缓了,哪怕是脉小脉微了,也说明邪气已退,脉回到了原本的状态。这时候病就快要好了。

原文:

272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注解:

这几个时辰是凌晨三点到七点,犹如一日之中从冬到春的过渡阶段,少阳病是对应春季的,顺其时病自然得解。寅时是肺经主时,卯时是大肠经主时,辰时是胃经主时。此三经均属里,肺为太阴,大肠和胃属阳明。少阳病之本质原为胃弱,里气充实,胃气来复,自然能驱邪外出。像这种以脉和时辰论病的地方,都是王叔和加上去的,非仲景本意,联系上下文就不难看出。

至此,少阳病就讲完了。本章虽名为讲少阳病,并没有对少阳病有详尽的分析,这是因为前面都已经讲过了。这一章侧重讲了少阳病和其他经病的传变,也是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少阳病在六经病里的坐标关系。

如果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论》,建议参考胡希恕,刘希彦版本《伤寒论》,必会受益匪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