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第8讲

意境

                第8

意境·渔洋第七法

今天还是继续跟大家交流学习两个方面的内容:意境和渔洋第七法。

一、意境

这一讲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对古今诗词作品进行赏析。谈到赏析就离不开对作品意境的领会和分析。意境,是写作诗词和欣赏.评论诗词都必须掌握和了解的首要问题。写作诗词要注意创作意境,欣赏诗词要注意领会意境,评论诗词也应从意境入手。那么,意境是什么呢?

1、什么是意境

意境这个话题,我们的律诗讲义已经有所提及,这里再次提出,可见意境不是只有律诗才有,绝句、词、辞赋等各种文体都会有意境方面的要求,因此,下面的举例就不只单单是绝句,还有律诗和词作品。何为意境?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态度也。”简而言之,景和情二者迭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意境。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就是作者描绘的客观事物。意境,就是指作者所描绘的生活情景(或自然景物)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高度统一之后,并经过艺术加工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内情与外物的融合,是思想与形象的交汇,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意境是情和景交融而出现的艺术境界,情是主观的,景是客观的,二者交融之后,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艺术画面,读者就会从中得到艺术上的享受。

2、诗词的意境:

简单的说,就是创作诗词的环境。可以是写作时的场景,也可以是回忆,也可以是心中所想、实际却达不到的场景。诗词的意境是作者的心境和感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这个道理。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词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词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再如贺铸《青玉案》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整体,艺术地回答了“试问闲愁都几许?”它不是三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境界:闲愁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若凄清迷茫的黄梅时雨。

3、意境的特征:

意境的结构特征是虚实相生。意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 “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称为 “实境 ”;一部分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统帅地位。但是,虚境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以实境为载体,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总之,虚境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是虚实相生的意境的结构原理。

4、意境的创造:

那么,如何在自己的篇章中创造意境呢?这既是一个文艺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创作的实践问题。本章不打算作深入的探讨,只想提出几条具体途径或方法,供大家写诗填词时参考。

1)注情于景

注情于景是指先写景,后抒情;缘景生情,使景中有情,从而造成意境。例如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民歌具有雄浑开阔的意境,读后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心胸为之豁达开朗。其中“天似穹庐,笼罩四野”,是作者的想象,是作者注入篇章的意;如果删去这两句,那么剩下的五句,仅仅是北方草原辽阔广大的景象的描写,便缺乏意境了。

又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这首诗具有深远苍茫的意境。如果不注入“念”和“独怆然”之意,而仅仅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地悠远”,那也就不具有意境,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有如此感人的力量。

再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七绝写出西涧春晚之景:幽草涧边生,深树黄鹂鸣,春潮带雨,野渡无人。因作者为人洁身自好,处仕途而愧无建树,思退隐而不能,便形成诸事一任自然的生活态度。这种思想感情注之于写作中的景,于诗篇便构成一种自然澹泊的意境。

2)以景托情

以景托情是指先抒情,后写景,以景烘托其情,使情中有景,从而构成意境。

例如崔护《题都城山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前联抒写怀念“人面”(山庄少女)的情,后联写今日桃花盛开的景加以烘托,从而构成美妙绵邈的意境。

3)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指抒情中有写景,写景中有抒情,使情与景相互为用,和谐交融。

例如《诗经·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采薇》是写西周戍边战士的歌。其中“依依”一词,不仅写了主人公离家出征时杨柳已发青的婀娜状态(景),也反映了他依依不舍的感情。

再如《诗经·周南·夭桃》: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夭桃》是古代女子出嫁时唱的歌。此中所用“灼灼”一词,不仅写了桃花的红艳(景),也反映了新嫁娘热烈欢快的情绪,情景交融。

总之诗词里高远美妙的意境,是诗人形象思维所开放的花朵。我们自己创作时,要刻意运思去创作好的意境;诵读别人的篇章时,也要仔细的领会其中所体现的意境,以达到真正理解诗意,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5、意境的追求:

意境是诗词写作、欣赏和评论都必须注意的一个艺术问题。写作诗词要注意创造意境;欣赏诗词要注意领会意境;评论诗词也应从意境入手。那么,在诗词创作过程中,怎样做才能使意境达到高超、完美和新颖呢?

1)要境近而意远:

所谓境近,指的是景物要具体、真实,又是人们所熟悉的;所谓意远,指的是思想感情要深远。境近,才能使人感到亲切,有艺术感染力;意远,才能以深远的思想感情启发人、打动人,从而具有高度的思想意义。比如黄巢的《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首绝句就达到了境近意远。菊花在秋天生长,这是常见之景,可谓境近了,在这常见之景的描绘中,寄寓的不是一般的情感,而是深邃的思想和远大的抱负,所以称得上是意远。

2)必景新和情殊

选择前人没写过的景物或场景,能达到景新,但是,有些景物或场景,像风花雪月和生死离别之类,是永久存在的,经常出现的,不可回避的,写这样的景物,若能做到景新或更新奇。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点呢?一方面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另一方面要写出独特的感受。比如唐代长安的慈恩寺塔,引了不少文人骚客登临题诗,所题优劣不等,其中有一首是章八元的《题慈恩寺塔》:

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

却讶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

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

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濛濛。

这首诗慈恩寺塔面面俱到,从塔的形状到登临的景况都写了,塔高的描写已经是非常成功了,但是杜甫的《登慈恩寺塔》则更是别开生面: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日宴昆崙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首联就写出了塔高耸入云的特点;后面又有一句:“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登临塔顶仿佛看到北斗七星就在窗户的北面,天河的流水声就在耳畔,从视觉和听觉上展开联想;接下来有“泰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又进一步将俯视所见进行大胆的夸张和描绘。泰山好像突然崩溃了,散落的群峰星罗棋布,汹涌奔腾的泾渭两条大河却无迹可寻。写出了与众不同的感受;紧接着“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只看到一片蒙蒙雾气,就连硕大无比的长安城也分辨不清了。这首诗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登临感受,在这独特的感受中,蕴含着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唐王朝的政治气氛也正是“但一气”的。这首五言排律不仅景物写得有特点,所寄予的思想感情也很深远。

3)融矛盾为统一

诗词的意境,一般都是情与景在感情色彩上一致,达到和谐统一。可是也有一些诗词作者,故意将感情色彩正好相反的情与景写在一起,并使其达到和谐统一。这样的情与景,因为既矛盾又统一,对比鲜明,所以有着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如《诗经·风雨》,景是风雨交加,群鸡乱叫,教人烦闷,而情确是令人欣喜的。一个久盼“君子”的妇女,就在这样的夜晚终于盼来了心上人。欣喜之情难以抑制。烦闷的景与欣喜的情,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达到了和谐统一。再如辛弃疾的《菩萨蛮》,既抒发了作者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又流露了抗战不可行的消极情绪,这是作者矛盾心情的反映,而矛盾心情却为一个统一的画面所蕴含,青山。流水和山里鹧鸪的啼叫,写在一起是很和谐的。

在如何创造高超,完美和新奇的意境方面,古人为我们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以上三个方面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的如用渲染来烘托,化景物成情思等,也有助于创造意境。如王维《过香积寺》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写泉水的流声用“咽”,写日光的微弱用“冷”,这样就使所描写的景物更多地带上了幽僻的情调,景物也就成了有感情的东西。

二、渔洋第七法

一、二句就题直起,亦直赋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结句则必由实返虚。

清流关(王士祯)

潇潇寒雨渡清流,苦竹云阴特地愁。

回首南唐风景尽,青山无数绕滁州。

注释:

清流关:在安徽省滁州市西郊关山中段。为古代重要关隘。始建于南唐。宋以后陆续有所扩建。因隋、唐、南唐时此地属清流县,又处于清流河上游,故名。

清流河:亦称乌衣河,是长江一级支流滁河的左岸支流,大部分在滁州市境内。

苦竹:又名伞柄竹。该植物的嫩叶、嫩苗、根茎等均可供药用,夏、秋季采摘,鲜用或晒干。分布浙江、江苏、江西等长江流域及西南各地。

南唐:(937年—975年),属于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南唐一朝,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500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南唐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之一。

政治上毫无建树的李煜在南唐灭亡后被北宋俘虏,但是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被誉为词中之帝,作品千古流传。

滁州: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清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省,1912年改本州为县。州西南有亭,北宋欧阳修知滁州时曾来此饮酒,自号醉翁,因以名亭,作《醉翁亭记》。现在的滁州市,是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译文:

在潇潇寒雨之中横渡清流河,

苦竹被阴云笼罩令人特烦愁。

回头看南唐的繁华已经尽去,

只剩无数的青山环绕着滁州。

先看全诗脉络:

清流关

潇潇寒雨渡清流,(事件环境,眼前景色)

苦竹云阴特地愁。(细部描写,心中情感)

回首南唐风景尽,(引起联想,人事活动)

青山无数绕滁州。(以景喻情,由实返虚)

起句直接点题,说明渡过清流河的天气环境是寒雨潇潇。

承句直陈渡江所见景色:苦竹丛丛,低云阴阴,让人感到特别的愁。

起承两句,直接扣题,以“实”笔直描眼前景物,直抒心中情感。

转句用“回首”把笔端引向诗人的联想,即转入人的思维活动—“人事”活动之中,因眼前的寒雨潇潇,不由得让人联想起这里曾是歌舞升平的南唐故土,当初的风光已经再也看不到了。

合句更借重重青山环绕着滁州城这一意象,寄托自己的情感:过去的繁荣已成历史,唯有青山依旧在。

再看句法特点:

选材,即选择最能反映作者心境的物象。

此诗选择了“雨”“竹”“云”“山”四个物象,并通过四个形容词,“寒”“苦”“阴”“青”,把“雨”“竹”“云”“山”这四个很普遍的很平常的物象,塑造成感情色彩浓烈的意象。

前三个意象,“寒雨”“苦竹”“云阴”,用于为“愁”造境,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想象着潇潇寒雨,苦竹被阴云笼罩,这样的画面,自然令人压抑,愁绪油然而生。这就是造境的作用。同时,面对着这样的情境,也最容易引起对此地曾经拥有辉煌的回忆。这样,也就为转句的怀古做好铺垫。而“青山”,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代表着生机和希望的意象,与前三个意象形成对照,使得读者可以在这样的对比中,体会作者的心境转变:历史是短暂的,青山是永存的。

值得注意的是,此法的合句,表面上看来全是景语,其实却蕴藏着作者的深厚情感。这就是徐晋如所说的“由实返虚”,是“渔洋匠心所在”。他提出的神韵诗论,渊源于唐司空图“自然”“含蓄”和宋严羽“妙语”“兴趣”之说,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作诗要诀。强调淡远的意境和含蓄的语言。这就是所谓“神韵”的具体表现。徐晋如说:“绝句要诗绝意不绝,渔洋的处理方式就是结句大都宕开一笔,仅就情景加以渲染勾勒,绝不直接说出主题,而把联想的空间留给读者。即所谓神韵之法。”

学习此法,尤其要注意前两句的直描景色,并以景兴情;第三句转入人事活动,而第四句则把情感寄寓于景语之中,留下余味让读者去体会。

下面再举一个例子:

江上(王士祯)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注释:

吴头楚尾: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中下游,楚地长江的中上游,好像首尾互相衔接。

如何:怎么样?

白波:白色的波浪。

暗:使……变得暗淡。

趁:搭乘:趁车,趁船。

黄叶:深秋凋黄的树叶。

译文:

吴国之头楚国之尾的水路是怎么样?

被深秋烟雨笼罩遮暗了白色的浪波。

傍晚冒着寒潮搭乘渡船过长江而去,

只看见满山黄叶听到大雁悲鸣声多。

手法:

起句以设问句明起,点出地点是在被称为吴头楚尾的江西地域;承句则点明时间、天气和长江深秋的实景入题:深秋,下着雨,江上泛起白色的波浪。深秋时节,江上白波涌起,而烟雨飘飘,天色阴暗,江上顿时给人沉重的感觉。那滚滚的江水挟着深秋的寒气,风寒水冷。 一个“暗”字,既是眼前的江景,更是作者此时的心境,这是以景兴情。写深秋江波,用一“暗”字,这些字堪称“诗眼”,也体现了诗人锤炼词语的极深的功夫。与前例一样,起承两句同样是造境,造出一个深秋令人惆怅的意境。

转句把描景转为诗人的活动(人事):傍晚还冒着寒流乘渡船过江。这正是渔洋绝句法七的特点。

合句又转回过江所见所闻:满山凋零的黄叶、空中南飞大雁的叫声,把深秋的萧飒氛围渲染得更加浓重,充溢着悲凉之意。同样是以景语寄寓作者情感。

王士祯用此法的七绝还有:

再过露筋祠

翠羽明珰尚俨然,湖云祠树碧于烟。

行人系缆月初堕,门外野风开白莲。

秦淮杂诗十四首之十二

玉牕清晓拂多罗,处处凭栏更踏歌。

尽日凝妆明镜里,水晶帘影映横波。

广元舟中闻棹歌

江上渝歌几处闻,孤舟日暮雨纷纷。

歌声渐过乌奴去,九十九峰多白云。

询白公东坡不得二首之一

巴歌渝唱总纷纷,长庆新诗久不闻。

欲访东坡但搔首,浪花高卷入蛮云。

询白公东坡不得二首之二

东坡东涧绿成阴,刺史当年思爱深。

想见竹枝歌舞处,木莲花映水林檎。

都是第三句写人的活动,第四句以景语寓情。

本讲提纲:

一、意境

二、渔洋第七法

(0)

相关推荐

  • 张春义:诗词创作漫谈(三)

    主讲:张春义 四.形象思维 古典诗词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含蓄,大多都是借助景或物来抒发情感的,这些景或物都明显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这些景或物就是意象.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作者的感情.把自己的感情抒发 ...

  • 诗词的“意象”、“意境”

    ​       在诗词创作中,总是意象在先,意境在后.是先有一个个意象在作者的脑子里,然后组合融合化为一种意境.意境是主体化的客体,抽象化的形象,理性化的感悟.情理事景,须有情趣.景趣.理趣.     ...

  • 绝句第14讲

    一.绝句的风格与流派 我国古代诗词作品可谓浩如烟海,优秀诗人词人灿若群星.如果从艺术风格方面来看,不同诗人词人的诗词篇章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特点:如果从创作流派方面来看,无数的诗人词人可以归进不同的诗派 ...

  • 绝句第13讲

    诗人的语言             第13讲 诗人的语言·渔洋第十一法 今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诗人的语言和渔洋第十一法. 一.诗人的语言 对诗人来说,语言是诗人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也是沟通诗人与读者思想 ...

  • 绝句第12讲

    创作技巧 第12讲 创作技巧·渔洋第十法 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是绝句情景处理技巧和渔洋第十法. 一.绝句的创作技巧 1.情景的关系 一首成功的诗,情与景的调配一般都是很精心的,如一味地摹景写物,诗则过于 ...

  • 绝句第11讲

    起承转合·渔洋第九法 一.什么是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简单地讲:"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quo ...

  • 绝句第10讲

    复习前八法 第10讲 复习前八法·绝句时空处理 一.渔洋前八法小结: 在八法中,前面七法都是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八法是以第四句为主.我们具体来看: 法一:前两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

  • 绝句第9讲

    用韵十戒 第9讲 绝句鉴赏·虚实处理·渔洋第八法 一.绝句鉴赏 我们如何从创作的角度去鉴赏绝句,学来前人那些写绝方法呢?这里我们来介绍几种方法: 1.意象集中,以小见大. 抒情往往离不开具体意象.由于 ...

  • 绝句第7讲

    语法·含蓄 第7讲 语法·含蓄·渔洋第六法 一.绝句的语法 绝句的表现形式包括了语法和篇法的表现形式.诗作为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一般情况下它还是要遵循语法的规律的.但诗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因受到格律的 ...

  • 绝句第6讲

    用韵十戒·渔洋第五法  一.用韵十戒 诗词是要押韵的,即在诗词中,要求某些句子句尾的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押韵的基本规则:首句可押可不押,逢双句押,只押平声,一韵到底.在押韵中,出现落韵.凑韵.重韵.倒 ...

  • 绝句第4讲

    章法·修辞 第4讲 章法·修辞·渔洋第四法 一.绝句的章法 绝句的章法千变万化,但主线是不可缺少的,起承转合也是不可缺少的.因其只有四句,故而这个过程只能由四句分别来完成,其结构就必须显得特别紧凑,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