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食疗与验方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正公英、公英,田间路旁随地皆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带根全草。全株含白色乳汁,根深长。叶根生,矩圆状,倒卵形,先端尖钝,基狭,下延成叶柄,边缘浅裂或羽状。花茎有白色丝状毛。花单一顶生,花瓣舌形而黄。瘦果生白色冠毛,倒披针形。花期4~5月。春夏花开前后连根采挖,晒干人药。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养生保健作用】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经、胃经,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消炎杀菌,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痢疾、肠炎、尿路感染、盆腔炎、疔疮疡肿、目赤、肺痈、肠痈。
蒲公英对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多种病菌有作用,现已制成注射液、片剂、颗粒剂、糖浆剂,用到感染性各科炎症,疗效显著。
【养生配方推荐】
(1)蒲公英60克,金银花30克。煎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每日2次,连服3~5日。用于治疗各种炎症。
(2)蒲公英30克,防风、荆芥各10克,大青叶15克。水煎服。用于治疗、伤风。
(3)蒲公英60克,鱼腥草30克。水煎加白糖。每日1剂。治疗肺痈,连服3~5日可效。
(4)蒲公英30克,猪肚1个,炖熟食用。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单用研末,每服3~5克,每日3次。
(5)鲜蒲公英50克,金钱草30克。水煎服。连服15日。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
(6)蒲公英、地榆等份。为末。每次10克,连服3日。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7)蒲公英、玉米须各60克。水煎,糖调服。用于治疗小便淋涩。
(8)蒲公英30~60克。捣烂外用,用于治疗腮腺炎。
(9)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克。煎后取汁,与绿豆60克煮熟服。用于治疗痈疱疔毒。
【保健注意】
(1)水煎服9~15克,鲜者加倍,大剂量可到60克。
(2)量过大可致腹泻。
蒲公英验方:
【配伍药方】①治乳痈初起:蒲公英30克,忍冬藤60克,生甘草6克。水二盅,煎一盅,食前服。(《洞天奥旨》英藤扬)
②治急性结膜炎:蒲公英30克,菊花9克,薄荷6克(后下),车前子12克(布包)。煎服。(《安徽中草药》)
③治尿道炎:蒲公英15克,车前草15克,瞿麦15克,忍冬藤9克,石韦4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④治骨髓炎:蒲公英60克,全蝎1条,蜈蚣1条。研粗粉, 白酒250毫升浸泡3~5天。分数次服用。(《青岛中草药手册》)
⑤治烧烫伤:蒲公英根洗净,捣碎取汁,待凝后涂患处。(《长白山植物药志》)
⑥治急性胆道感染:蒲公英、刺针草各30克,海金沙、连钱草各15克,郁金12克,川楝子6克。水煎两次,浓缩至150毫升。每服50毫升,每日3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⑦治急性阑尾炎:蒲公英30克,地耳草、半边莲各15克,泽兰、青木香各9克。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⑧治慢性胃炎,胃溃疡:蒲公英干根、地榆根各等分。研末,每服6克,每日3次,生姜汤送服。(《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