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皇城根儿的新旧回忆全在这了!!
北京哪里总是人山人海?还不是紫禁城到护城河。
名副其实是游人眼中的“帝都”!
不少朋友就爱问我,
“您小时候不是家就住这边儿吗?
晚上不觉得阴森吗?”
“我啊,就记得我小时候就是搬个板凳儿,
净在外边看他们挤故宫了......”
(摄影:HJ 东黄城根南街韶九胡同口)
是真正生活在皇城脚下的北京人,
对这些早已见怪不怪了,
因为在他们眼中,见过曾经宁静的皇城,
在那个没有人山人海的皇城根儿,有过他们的家。
清代时期,
北京皇城是北京内城里面不属于“八-旗”的地方,
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比故宫紫禁城的范围要大。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北京皇城根这个范围,
既没有大到北京地铁2号线的这一圈,
也没有小到故宫博物院一圈,
而大约是是东、西黄城根街,
平安大道、长安街围成的明确范围。
作为打小长在东皇城根儿的人来说
那时没有留下太多照片,
到今天,总是想从从文字中,
找到哪怕只有点点能和自己曾经生活的地方。
东华门、东黄城根儿南街、沙滩儿、五四大街。。。
还有翠花、东厂胡同、韶九、锡拉胡同。。。
骑河楼、智德北巷。
民革中央,高检院儿
东黄城根儿小学、六十五中。。。。
还有东黄城根北的大取灯、亮果厂胡同。。。。
(摄影:赤耳)
当年从这里搬走的人或许并不是太多,
融入到旅游团的人群中,看着熟悉的街道
会有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吧!
这里有他们太多的情结和割舍不掉的回忆。
皇城根遗址公园改造前。摄于2001年。
皇城根遗址公园改造后。摄于2003年。
(摄影师:吴强,已获得授权)
曾经的东黄城根儿有条河
从小,就听家人说过,
东华门这边没有马路是一条河,
“东皇城南到现在的东长安街,
中间只有东安门是个可以进入皇城的门户,
沙滩马儿路是在民国期间开的城墙豁子,
之所以叫沙滩,是那里紧邻河岸,
堆着专门为修缮皇宫而备的沙石之类建筑材料,
让宫里当差人依物相称而成了地名,
民国初期在这片空地上建了北大红楼,
后来又铺铁轨,架电线,通了有轨电车。”
到了我们小时候,河没有了,
这里就成了许许多多的住家儿,
东黄城根儿南街还有一个大煤场。
记得那时有8路走过这里,后来是60路了。
(这是从东华门路口向北,右边是煤场,也就是今天的皇城遗址公园)
沿着东华门大街向北,就到了沙滩,
沙滩儿往这就是五四大街,
从最西头今天的北大红楼路口,
往东一直拆到南北向的王府大街,
才形成今天的美术馆十字路口
(大路打通后建了中国美术馆),
老人说,打通五四大街之前,从故宫、沙滩儿
去东四、朝阳门,需要绕南边的翠花胡同,
或者北边的弓弦胡同……
(此图是东皇城根儿南口)
向南,东黄城根儿南街,
有过不少市场,
记忆里从骑河楼对面上坡有个菜市场
西南就是东黄城根儿小学,再向南
路西建了好多小饭馆儿。
皇城根遗址公园改造前后
上图拍摄于2001年,下图拍摄于2003年。
(摄影师:吴强,已获得授权)
这条路是多少那个时代人们,
儿时、少年、青年后每天生活必经之路呢?
那些有点杂乱的胡同,甚至有点破,
但总让人念起,
有幸,看过这里的清晨,空无一人的街道,
甚至去故宫城墙根儿边上逛早市儿。
故宫河沿儿城墙根儿是小时候遛弯儿的地方,
午门前用书包分开两边一垒就可以踢一场球儿;
借着夕阳骑着自行车穿过小胡同回家。
一到天擦黑,东皇黄城根儿南北的,
东华门夜市摊儿支起来了,
馋了就去来盘炸灌肠儿、奶油炸糕;
冬天来一碗暖暖的卤煮、
夏天来份凉粉儿、扒糕,炸羊肉串儿、
鸡肉串儿一年四季不分,
当年“东华门夜市”绝对是北京人常去的,感觉特满足。
去过最多的公园就是中山公园和北海公园。
记忆最深的是从午门到东华门的这一段路,
一边儿是故宫高高的围墙,
另一边儿是一排排的垂柳,
对面是中山公园的后河,
其实就是筒子河,
但住在这边的老人儿们喜欢称呼这里为后河。
人们晨练、遛鸟、乘凉都喜欢去那儿,
中山公园更是孩子们的乐园,
假山石、五色土,甚至小花小草都记得深刻。
后河的小游船,还有游乐场的大滑梯,电瓶车。
到了冬天,这里就成了冰场。
老舍回忆,100年前,
皇城根的人们能站在那儿骂一个小时,
找不出一个脏字,把人损得无地自容,
根本听不到脏口儿。
现在的皇城根儿,它荣耀着迎着五湖四海的人,
老北京人来这里也是游人了,
住这里的人,是一种幸运,
可以继续看着这里的日出日落。
(拍摄: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