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正先生辨治内伤湿病的十二法

有关风湿、暑湿、湿热外侵所致病证的辨治,前人已有详细论述及专著问世,在此不再赘述。现将个人辨治内伤湿病的点滴体会,结合常见症状分述如下。

01湿蕴胃腑

症状:胃脘痞闷不适,食后胀满,恶心欲吐,纳呆食少,呃逆时作,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滑或濡。

辨证分析:胃主受纳腐熟,其气以和降为顺,若湿蕴于胃,腐熟消磨无力,水谷停滞,则可出现纳呆,恶心欲吐,呃逆,脘痞不舒。苔腻,脉濡缓,乃湿邪内蕴之象。

治则:芳香化浊,和胃降逆。

处方:姜半夏10g,杷叶10g,藿香12g,苏梗6g,白蔻仁(后下)6g,陈皮10g,茯苓10g,杏仁6g,生姜3g。

方药分析:本方以藿香、白蔻仁芳香化浊;半夏、陈皮和胃燥湿;杏仁、苏梗、杷叶、生姜辛宣湿郁,苦降止呃;茯苓健脾渗湿,促进湿邪化解。

加减:苔白厚腻者,加草果6g;苔薄黄腻者,加竹茹12g,芦根15g;苔黄厚腻,口黏苦者,去苏梗,加黄芩6g,黄连3g;呕苦、嘈杂者,加吴萸3g,黄连6g;呃逆、呕吐甚者,加刀豆12g,旋覆花(包)10g。

02湿困脾土

症状:脘痞腹胀,周身倦怠,肢体沉重,纳谷不馨,厌油腻,口黏,吐白痰涎沫,大便黏滞不爽或溏泄,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滑。

辨证分析: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湿浊中阻则升降乖戾,气机壅滞,故见脘腹痞胀,纳呆食少;脾虚湿阻则大便溏薄不爽;脾主肌肉四肢,湿困脾土,则肢体沉重,倦怠乏力;脾脉散舌本,湿浊上蒸则苔腻,口黏。

治则:芳香醒脾,燥湿行气。

处方:佩兰(后下)10g,藿香(后下)12g,苍术9g,砂仁(后下)3g,厚朴9g,白芷6g,大腹皮子各9g,陈皮9g,云苓12g,泽泻6g,六一散(包)12g,桔梗6g。

方药分析:《内经》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本方以苍术、厚朴、白芷、陈皮苦温燥湿;以佩兰、砂仁、藿香芳香醒脾化湿;用云苓、泽泻淡渗利湿;以厚朴、大腹皮子、陈皮理气除湿,行痞消胀。“

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故以桔梗一味,开提肺气,用六一散通利下窍。此即叶氏所谓“启上闸,开支河,导水下行”之意。

加减:头昏蒙不清者,加蔓荆子6g;带下清稀者,加炒芥穗9g,炒薏米20g;肢体沉重较甚者,加防风、防己各6g,去肌表经络之湿。

03湿热蕴结

症状:胸膈不适,脘腹胀满,肢体沉重,口干苦而黏,大便黏滞不爽或便秘,小便黄浊或短赤,午后身热,心中烦热,舌淡红或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辨证分析:本证由感受湿热或湿郁化热而成。

脾湿胃热交阻,则见脘闷腹胀,肢体沉重;湿热蕴结大肠,则大便黏滞不爽或便秘;湿得热蒸,则弥漫三焦,影响于肺则胸膈痞闷,上扰于心则心烦不安,上蒸于口则干苦黏腻,“湿为阴邪,阴邪自旺于阴分”,故见午后身热;小便黄浊,脉濡数,为湿热内蕴之征。

治则:清热祛湿,调中行气。

处方:黄连6g,栀子3g,豆豉6g,厚朴10g,藿梗10g,半夏9g,茵陈12g,白蔻仁(后下)6g,杏仁10g,滑石(包)15g,通草6g。

方药分析:本方重在祛湿清热,调理升降,醒脾开胃。

以黄连、茵陈、厚朴、半夏辛开苦降,燥湿清热;以白蔻仁、藿梗醒脾开胃,芳香化浊;栀子善清三焦伏火,配杏仁、豆豉以宣肺、泻火、除烦;滑石善利湿中之热,得通草助,则利湿清热之力更强。

加减:湿重于热者,去栀子,减黄连为3g,加草蔻10g;热重于湿者,加黄芩9g,连翘6g;大便黏滞不爽者,加败酱草12g,炙酥皂角子10g,枳实10g;大便秘者,加槟榔片6g,生大黄(后下)1.5g。

04寒湿中阻

症状:脘腹胀满,隐隐作痛,遇寒则甚,得热痛缓,泻下清稀,纳呆食少,口淡不渴,周身沉重,肢体酸楚,舌淡,苔白滑腻,脉沉迟。

辨证分析:本证的病机是寒湿内盛,脾阳式微,水谷与寒湿之邪郁于中焦,故见脘腹痞胀,隐隐作痛,纳呆食少,泻下清稀;热能胜寒,故上述见症得热则缓;寒湿困脾,则见身重体倦,肢酸,苔滑腻,脉沉迟。

治则:温中散寒,燥湿行气。

处方:厚朴9g,干姜6g,草蔻仁(后下)6g,苍术12g,陈皮9g,茯苓12g,泽泻6g,广木香(后下)6g。

方药分析:本方以辛温之厚朴、辛热之干姜,温中散寒,斡运中气,以辛苦温燥之苍术、草蔻仁、陈皮燥湿行气,舒脾开郁;再配以辛香馥郁之砂仁,以醒脾暖胃,快气调中止痛;以云苓、泽泻之渗泄,利小便而实大便。共奏散寒燥湿、行气止痛之效。

加减:兼寒湿外侵,身冷恶寒,肢体酸痛者,加苏叶(后入)9g,羌活9g;兼肝经虚寒,出现胸胁不适,痛连少腹,妇人经来腹痛者,去砂仁、泽泻,加乌药9g,醋元胡10g,当归12g。

05脾虚湿困

症状:脘痞腹胀,食后为甚,头重昏蒙,面色萎黄,神疲肢倦,懒于动作,口淡纳呆,大便滴薄,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腻,脉细弱。

辨证分析: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湿浊内生,脾虚运迟,故腹部胀满,食后为甚;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头昏蒙诸证,皆由脾气虚弱,生化乏源,清阳不升所致;脾主四肢,生化不及则肢体乏力;舌淡胖,有齿痕,苔腻,大便稀溏,均为脾虚湿困之明证。

治则:益气健脾,化浊祛湿。

处方:太子参12g,茯苓12g,苍术10g,半夏9g,陈皮9g,砂仁(后下)4g,扁豆10g,藿香(后下)6g,佩兰(后下)10g,生姜3片。

方药分析:本证是脾虚失运,水湿内聚,或素体虚弱,重感湿邪所致的正虚邪恋证。

正气不足则湿邪难祛,故以四君子汤,白术改为苍术,甘草改为扁豆,以健脾运湿;藿香、佩兰芳香化浊,醒脾开郁;砂仁、生姜开胃进食;以苍术、半夏、陈皮燥湿行气,散痞消胀。共奏益气补中,健脾开胃,行气祛湿之效。

加减:气虚下陷,脘腹重坠者,去扁豆、藿香、佩兰,加黄芪15g,炒枳实9g,升麻6g;头蒙较甚者,乃清阳不升,加荷叶6g,葛根10g;有食滞者,加焦三仙30g,香橼皮9g。

06湿邪弥漫,中上同病

症状:胸膈痞闷,脘腹胀满,头昏沉重,厌食纳呆,口中黏腻,渴不欲饮,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辨证分析:本证由湿蕴中土,弥漫上焦,或上焦湿邪“由膜原直走中道”而成,是肺与脾胃同时受病。

故在脘腹胀满,厌食纳呆,渴不欲饮的同时,又有胸膈痞闷,头昏沉重等湿邪侵犯上焦,气机不宣的症状。

治则:宣肺理气,健脾祛湿。

处方:藿荷梗(各)12g,杏仁(去皮尖,炒)9g,豆豉9g,佩兰(后下)12g,白蔻仁(后下)6g,半夏9g,厚朴9g,茯苓12g,竹叶6g,杷叶10g。

方药分析:本方以藿荷梗、杏仁、豆豉、杷叶宣肺化湿,行气解郁;以佩兰、白蔻仁、半夏、厚朴醒脾开胃,祛湿消痞;以茯苓、竹叶健脾渗湿。

诸药合用,共奏宣肺、醒脾、开胃、除湿、散痞、消胀之功。

加减:胸膈痞闷较甚者,去豆豉、竹叶,加枳实9g,香橼皮9g;肺气上逆,咳嗽有痰者,去豆豉、佩兰、竹叶,加前胡10g,陈皮10g;胃气上逆而呕者,加旋覆花(包)10g,生姜6g;湿邪化热者,加黄芩6~9g。

07湿邪中阻,肝脾不和

症状:胁肋胀满,脘腹痞闷,隐痛不适,痛甚则泻,泻后痛减,复如故,体倦乏力,纳呆呕逆,舌淡,苔白腻,脉虚弦,重取无力。

辨证分析:本证多由肝气横逆,犯胃克脾,或脾虚湿阻,影响肝气疏泄而成。

故既有脾失健运,湿邪中阻之脘腹痞胀,纳呆呃逆,口淡口黏等症,又有肝气不舒的两胁胀闷。

肝气克脾犯胃,则腹痛而泄,泄后气机得畅,故疼痛减轻,因病变之根本未除,故过后腹痛如故。

治则:疏肝缓急,燥湿运脾。

处方:柴胡12g,炒枳壳10g,青陈皮各9g,炒苍白术各10g,生意米15g,防风6g,白芍12g,甘草6g。

方药分析:本方以柴胡、枳壳、青陈皮疏肝理气;以苍白术、生意仁、厚朴、陈皮健脾祛湿,行气消胀;以防风祛风,胜脾胃、大肠之湿;佐以芍药甘草汤,加强其缓急止痛之力。

加减:脾气虚者,加太子参12g,茯苓12g;中阳虚寒者,加干姜3g,草果6g;如出现嘈杂泛酸,呕吐苦水,舌边红,口干黏苦者,则为湿热内蕴,胆胃不和,宜合黄连温胆汤加减。

08湿阻肝胆,蕴热发黄

症状:胸胁满闷,两肋痛胀,身目发黄,脘痞腹胀,口干黏苦,恶心呕吐,纳呆,四肢困重,小便黄浊,大便不调,舌淡,苔薄黄腻,脉沉弦滑。

辨证分析:肝胆居于胁下,其经脉布胸胁,湿邪阻滞肝胆,故表现为胸胁满闷,痛胀;湿邪内阻,肝胆气机不畅,疏泄不利,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肌肤则身目皆黄,上泛则口干黏苦;湿阻肝胆,木不疏土,则见腹胀脘痞,恶心呕吐,纳呆,大便不调,或稀软,或黏滞或秘结。

治则:疏肝利胆,清热祛湿。

处方:柴胡12g,茵陈15g,炒枳壳15g,赤芍12g,川朴10g,川楝子6g,郁金9g,云苓12g,泽泻6g,苍术6g,甘草6g。

方药分析:本方以柴胡、枳壳、川楝子、郁金疏肝气,利胆腑,解郁滞,畅通经脉;以苍术、厚朴燥脾祛湿;以茵陈、云苓、泽泻清热利湿;肝藏血,故用赤芍、甘草,活血散瘀,清热和络。

加减:如湿郁化热,热重于湿者,去川朴、苍术、川楝子,加黄芩10g,龙胆草6g,车前子(包)12g;如胁痛较著者,去泽泻,加醋元胡9g;如为寒湿下注,少腹拘急,睾丸坠胀者,上方去茵陈、泽泻,加干姜6g,乌药10g,盐茴香12g,以暖肝散寒,行气化湿。

09湿邪蕴阻,脾肾阳虚

症状:脘腹痞闷不适,时发凝痛,得热则缓,纳呆运迟,面色晄白,神疲懒言,周身困重,肢冷畏寒,大便澹泻,腰背酸楚沉重,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腻,脉沉迟尺弱。

辨证分析:本证乃素体脾肾阳虚,复受湿邪,或脾湿日久,伤及肾阳,或湿热中阻,过用苦寒,损伤脾肾,湿从寒化而成。

脾肾阳虚,则见面色晄白,神疲懒言,身重肢冷畏寒,纳呆运迟,舌淡胖有齿痕等症;寒湿内盛,则见脘腹痞闷,冷痛时作,大便溏泻;腰为肾之外候,寒湿侵袭,则腰背酸痛,沉重。

治则:健脾益肾,温阳化湿。

处方:附子(先煎)9g,炮姜6g,白术12g,茯苓12g,党参10g,厚朴6g,广木香(后下)6g,炙甘草4g。

方药分析:本方以附子、干姜壮阳补肾,温脾散寒,阳盛则寒湿自化;以党参、茯苓益气健脾渗湿,脾旺则水湿可除;厚朴、广木香行气祛湿,理肠胃凝滞之气,气畅则痞胀、疼痛可消。

加减:如泻利次数较多,清稀如水者,加猪苓12g,泽泻10g,增加利水渗湿之力,利小便而实大便,如以腰背酸楚疼痛症状明显者,加桑寄生15g,山药12g,以益肾强腰。

10湿热阻滞肠道

症状:下痢赤白脓血,肛门灼热,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身热心烦,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本证为湿热蕴结肠道,致腑气不通,气机不畅,传导失司,故见腹痛,腹胀,里急后重;湿热熏蒸肠道,伤气败血而见下痢赤白,肛门灼热;身热心烦,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蕴蒸之象。

治则:清热燥湿,调气行血。

处方:黄连9g,黄芩10g,生大黄(后下)3g,赤白芍(各)12g,当归12g,广木香(后下)9g,槟榔6g,葛根12g,甘草6g。

方药分析:本方以苦寒之黄连、黄芩、大黄清热燥湿,逐秽解毒;以赤芍、当归行血活血,“血行则便脓自愈”;以广木香、槟榔行气导滞,“调气则后重自除”;甘草、白芍药、葛根缓急止痛,同时葛根能升清以止痢,配大黄、槟榔之导滞通腑,促进脾胃气机升降的恢复。

加减:如湿邪偏重,下脓多于下血,身热不甚,脘痞呕恶,苔白腻者,上方去大黄,加藿香12g,苍术6g;

如热毒较盛,下血多于下脓,血色鲜红,壮热烦渴,舌红苔燥者,宜加白头翁12g,败酱草15g,银花15g,赤芍改为丹皮;

兼食滞者,嗳腐吞酸,呕吐呃逆,糟粕与脓血挟杂而下者,加炒枳实12g,炒莱菔子9g,谷麦芽各15g;

如下痢赤白粘冻,白多赤少,伴腹痛畏寒,里急后重,脘痞纳差,头身困重,舌淡苔白腻,脉濡缓者,为寒湿之邪内蕴肠道,治应温中散寒,行气燥湿,方用胃苓汤加当归、炮姜、广木香。

11湿阻胞宫,带脉不利

症状:带下量多,或色白清稀,如涕如涎,或带下黄浊,腥臭,腰膝困重酸软,少腹坠胀,肢体倦怠,苔腻,脉缓滑。

辨证分析:本证乃湿浊下注胞宫,蕴阻带脉所致。

症见带下清稀如涕如涎,苔白腻,脉缓滑者,为湿浊下注;症见带下黄浊,腥臭,苔黄腻,为湿热内蕴;少腹坠胀,腰膝困重酸软,肢体倦怠,为湿邪阻滞,带脉不固之征。

治法:白带,健脾燥湿止带。黄带,清热燥湿止带。

处方:

白带方:苍白术各12g,陈皮12g,生意仁15g,车前子(包)12g,醋香附9g,炒山药15g,炒芥穗9g,生龙牡(先煎)各20g,柴胡12g,云苓15g,泽泻9g,甘草6g。

加减:有头昏沉重,或头蒙不清者,去泽泻,加川芎6g,天麻6g;少腹胀痛较著,遇寒痛甚者,上方去车前子,加炮姜6g,乌药10g;

如伴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舌淡胖,有齿痕者,乃脾气虚弱,上方加太子参12g,甘草改为炙草。

黄带方:黄柏10g,芡实15g,车前子(包)15g,椿根皮12g,土茯苓20g,生意仁15g,泽泻9g,川楝子10g,山药18g。

加减:带下色赤者,加鸡冠花15g,丹皮12g,以清热凉血。

外阴瘙痒,或有外阴湿疹、溃疡者,加用自拟“带下外洗方”:苦参30g,马鞭草30g,车前草20g,黄柏15g,蛇床子15g,白矾10g。煮沸20分钟,先熏后洗,1日2~3次,注意勿烫伤。

12湿蕴膀胱

症状:小腹胀满,小便频数,淋沥赤涩,尿道疼痛,或点滴不通,口黏口苦,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而见小便淋沥,甚则点滴不通;湿热薰灼,故见尿道赤涩疼痛;湿热上蒸,则舌苔黄腻,口黏口苦,渴不欲饮。

治则:清热祛湿,通利膀胱。

处方:瞿麦12g,萹蓄12g,川木通10g,滑石(包)15g,车前子15g,竹叶9g,栀子9g,甘草梢6g。

方药分析:本方以瞿麦、萹蓄、车前子、川木通、石韦、滑石清热利湿,其中木通、滑石、车前子又有开窍通淋之功;用栀子、竹叶引热下行;以甘草梢直达茎中而止痛。

加减:如尿中带血者,为热伤血络,迫血妄行,加小蓟15g,蒲黄(包)12g,生地15g;如小便黄赤混浊,或如米泔水样者,加萆薢12g,黄柏9g。

如排尿突然中断,尿道刺痛窘迫,或尿中有砂石者,为湿热蕴结,煎熬尿液,结为砂石,阻闭尿道,加海金沙(布包)15g,金钱草20g,鸡内金粉3g(分2次冲服),琥珀粉3g(分2次冲服)。

经治症减,余邪未净者,不可专事清利,以免伤阴耗液,当用清心莲子饮加减,以扶正清除余邪。

国医大师祛湿金方,77年从医总结,个个对症,没有去不掉的湿气

路志正,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

天暑下逼,氤瘟蒸腾,雾露雨淋,是天之湿;

处卑湿之地,江河湖海之滨,是地之湿;

暴饮暴食,过嗜茶酒,恣食生冷,是人之湿;

天地之湿伤人,多为外湿,而饮食所伤,多为内湿。

湿之论述,始于《内经》、《难经》,湿病之名可追溯到《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湿证最早见于《景岳全书·湿证》,专论有薛雪著述《湿热病篇》。

路志正教授博学诸家,主张不独南方有之,北方亦多湿邪,辨病多从内外分证、三焦辨治。路老内科常用祛湿辨治金方十二法,77年的从医总结,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1、湿蕴胃腑

症状胃脘痞闷不适,食后胀满,恶心欲吐,纳呆食少,呃逆时作,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滑或濡。

治则芳香化浊,和胃降逆。

处方姜半夏10克,枇杷叶10克,藿香12克,苏梗6克,白蔻仁(后下)6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杏仁6克,生姜3克。

加减苔白厚腻者,加草果6克;苔薄黄腻者,加竹茹12克,芦根15克;苔黄厚腻,口黏苦者,去苏梗,加黄芩6克,黄连3克;呕苦、嘈杂者,加吴萸3克,黄连6克。呃逆、呕吐甚者,加刀豆12克,旋覆花(包)10克。

2、湿热蕴结

症状胸膈不适,脘腹胀满,肢体沉重,口干苦而黏,大便黏滞不爽或便秘,小便黄浊或短赤,午后身热,心中烦热,舌淡红或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则清热祛湿,调中行气。

处方黄连6克,栀子3克,豆豉6克,厚朴10克,藿梗10克,半夏9克,茵陈12克,白蔻仁(后入)6克,杏仁10克,滑石(包)15克,通草6克。

加减湿重于热者,去栀子,减黄连为3克,加草蔻10克,热重于湿者,加黄芩9克,连翘6克。大便黏滞不爽者,加败酱草12克,枳实10克;大便秘者,加槟榔片6克,生大黄(后下)1.5克。

3、湿困脾土

症状脘痞腹胀,周身倦怠,肢体沉重,纳谷不馨,厌油腻,口黏,吐白痰涎沫,大便黏滞不爽或溏泄,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滑。

治则芳香醒脾,燥湿行气。

处方佩兰10克,藿香12克,苍术9克,砂仁(后下)3克,厚朴9克,白芷6克,大腹皮9克,陈皮9克,茯苓12克,泽泻6克,六一散(包)12克,桔梗6克。

加减头昏蒙不清者,加蔓荆子6克;带下清稀者,加炒荆芥穗9克,炒薏苡仁20克。肢体沉重较甚者,加防风、防己各6克,去肌表经络之湿。

4、寒湿中阻

症状脘腹胀满,隐隐作痛、遇寒则甚,得热痛缓,泻下清稀,纳呆食少,口淡不渴,周身沉重,肢体酸楚,舌淡苔白滑腻,脉沉迟。

治则温中散寒,燥湿行气。

处方厚朴9克,干姜6克,草蔻仁(后入)6克,苍术12克,陈皮9克,茯苓12克,泽泻6克,广木香(后下)6克。

加减兼寒湿外侵,身冷恶寒,肢体酸痛者,加苏叶9克(后入),羌活9克。兼肝经虚寒,出现胸胁不适,痛连少腹,妇人经来腹痛者,去砂仁、泽泻,加乌药9克,醋元胡10克,当归12克。

5、脾虚湿困

症状脘痞腹胀,食后为甚,头重昏蒙,面色萎黄,神疲肢倦,懒于动作,口淡纳呆,大便溏薄,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腻,脉细弱。

治则益气健脾,化浊祛湿。

处方太子参12克,茯苓12克,苍术10克,半夏9克,陈皮9克,砂仁(后入)4克,扁豆10克,藿香6克,佩兰10克,生姜3片。

加减气虚下陷,脘腹重坠者,去扁豆、藿香、佩兰,加黄芪15克,炒枳实9克,升麻6克。头蒙较甚者,乃清阳不升,加荷叶6克,葛根10克。有食滞者,加焦三仙30克,香橼皮9克。

6、湿邪弥漫,中上同病

症状胸膈痞闷,脘腹胀满,头昏沉重,厌食纳呆,口中黏腻,渴不欲饮,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治则宣肺理气,健脾祛湿。

处方藿荷梗(各)12克,杏仁(去皮尖)9克,豆豉9克,佩兰12克,白蔻仁(后下)6克,半夏9克,厚朴9克,茯苓12克,竹叶6克,枇杷叶10克。

加减胸膈痞闷较甚者,去豆豉、竹叶,加枳实9克,香橼皮9克。肺气上逆,咳嗽有痰者,去豆豉、佩兰、竹叶,加前胡10克,陈皮10克。胃气上逆而呕者,加旋覆花(包)10克,生姜6克。湿邪化热者,加黄芩6~9克。

7、湿蕴膀胱

症状小腹胀满,小便频数,淋沥赤涩,尿道疼痛或点滴不通,口黏口苦,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祛湿,通利膀胱。

处方瞿麦12克,萹蓄12克,木通10克,滑石(包)15克,车前子15克,竹叶9克,栀子9克,甘草梢6克。

加减如尿中带血者,为热伤血络,迫血妄行,加小蓟15克,蒲黄(包)12克,生地15克。如小便黄赤混浊,或如米泔水样者,加萆薢12克,黄柏9克。

8、湿邪中阻,肝脾不和

症状胁肋胀满,脘腹痞闷,隐痛不适,痛甚则泻,泻后痛减,复如故。体倦乏力,纳呆呕逆,舌淡苔白腻,脉虚弦,重取无力。

治则疏肝缓急,燥湿运脾。

处方柴胡12克,枳壳10克,青陈皮(各)9克,苍白术(各)10克,薏苡仁15克,防风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加减脾气虚者,加太子参12克,茯苓12克。中阳虚寒者,加干姜3克,草果6克。如出现嘈杂泛酸,呕吐苦水,舌边红,口干黏苦者,则为湿热内蕴,胆胃不和,宜合黄连温胆汤加减。

9、湿热阻滞肠道

症状下痢赤白脓血,肛门灼热,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身热心烦,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燥湿,调气行血。

处方黄连9克,黄芩10克,大黄(后下)3克,赤白芍各12克,当归12克,广木香(后下)9克,槟榔6克,葛根12克,甘草6克。

加减如湿邪偏重,下脓多于下血,身热不甚,脘痞呕恶,苔白腻者,上方去大黄,加藿香12克,苍术6克。如热毒较盛,下血多于下脓,血色鲜红,壮热烦渴,舌红苔燥者,宜加白头翁12克,败酱草15克,银花15克,赤芍改丹皮。

10、湿阻肝胆,蕴热发黄

症状胸胁满闷,两肋痛胀,身目发黄,脘痞腹胀。口干黏苦,恶心呕吐,纳呆,四肢困重,小便黄浊,大便不调,舌淡苔薄黄腻,脉沉弦滑。

治则疏肝缓急,燥湿运脾。

处方柴胡12克,枳壳10克,青陈皮(各)9克,苍白术(各)10克,薏苡仁15克,防风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加减如湿郁化热,热重于湿者,去川朴、苍术、川楝子,加黄芩10克,龙胆草6克,车前子(包)12克。如胁痛较著者,去泽泻,加元胡9克。如为寒湿下注,少腹拘急,睾丸坠胀者,上方去茵陈、泽泻,加干姜6克,乌药10克,盐茴香12克,以暖肝散寒,行气化湿。

11、湿邪蕴阻,脾肾阳虚湿蕴胃腑

症状脘腹痞闷不适,时发凝痛,得热则缓,纳呆运迟,面色白光白,神疲懒言,周身困重,肢冷畏寒,大便溏泻,腰背酸楚沉重,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腻,脉沉迟尺弱。

治则补益脾肾,温阳化湿。

处方附子(先煎)9克,炮姜6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党参10克,厚朴6克,广木香(后入)6克,炙甘草4克。

加减如泻利次数较多,清稀如水者,加猪苓12克,泽泻10克,增加利水渗湿之力,利小便而实大便。如以腰背酸楚疼痛症状明显者,加桑寄生15克,山药12克。

12、湿阻胞宫,带脉不利

症状带下量多,或色白清稀,如涕如涎,或带下黄浊,腥臭。腰膝困重酸软,少腹坠胀,肢体倦怠,苔腻,脉缓滑。

治则白带,健脾燥湿止带;黄带,清热燥湿止带。

白带方白术各12克,陈皮12克,薏苡仁15克,车前子(包)12克,山药15克,炒荆芥穗9克,生龙牡(另包,先煎)20克,柴胡12克,茯苓15克,泽泻9克,甘草6克。

加减有头昏沉重,或头蒙不清者,去泽泻,加川芎6克,天麻6克。少腹胀痛较著,遇寒痛甚者,上方去车前子,加炮姜6克,乌药10克。如伴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舌淡胖有齿痕者,乃脾气虚弱,上方加太子参12克,甘草改为炙草。

黄带方黄柏10克,芡实15克,车前子(包)15克,椿根皮12克,薏苡仁15克,泽泻9克,川楝子10克,山药18克。

加减带下色赤者,加鸡冠花15克,丹皮12克,以清热凉血。外阴搔痒,或有外阴湿疹、溃疡者,加用自拟“带下外洗方”:苦参30克,马鞭草30克,车前草20克,黄柏15克,蛇床子15克,白矾10克。煮沸20分钟,先薰后洗,1日2~3次。

湿邪伤人最广,引发百病,西医难治,中医调理有优势,路老祛湿12大金方,更是中医权威医家名方,赶紧收藏吧,从此没有去不掉的湿气。

湿病的辨证论治——湿阻

病因

二.  湿阻病的流行学调查

三.  湿阻的辨证论治

四.  湿阻的辨治要点

五.  湿阻的治疗禁忌

湿为自然界正常气候之一,有滋润万物,令其繁华等作用。是人所生活的外界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然湿气太过,则成为湿邪,对人体有害,易使人精神倦怠,胃纳呆滞,风湿病迭起。前人对此早有认识。据近代医学气象研究表明,湿气的变化,对人体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最近美国五个州对从事11种工业生产的1500名雇员进行调查,空气中相对湿度提高80%时,工业生产中的意外事故就增加1/3。……美国霍普金斯医疗中心测试显示,严重的潮湿会产生头晕、胃痛、痉挛、复视及视力模糊等症状(见1994年5月24日健康报)。充分说明中医学有关湿病论述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湿邪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表现为云雾雨露冰雪外侵而发,内湿由贪凉饮冷,损伤脾胃而成。

湿为阴寒之邪,与水异名而同类。散则为湿,聚则为水,积而成饮,凝而成痰。因其流动性强,随气血运行无处不到,内至脏腑、骨骼、脑髓;外而皮肤、肌肉、筋脉、四肢百骸。因之,其发病范围甚广,种类繁多。这里仅将常见的湿阻病作一举隅性介绍:

【病因】

湿阻是指湿邪阻滞脾胃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夏末秋初的长夏季节。但湿为土令,寄旺于四时,临证中其它季节亦常见到。清·叶天士根据江南水乡,沟渠纵横,暑期过长,热迫湿蒸,人处其中,易患湿病的特点,明确提出:“吾吴湿邪害人最广”的观点。后人亦多以北方干燥,刚劲多风,湿邪不甚,而予以忽视。余通过多年临床观察,逐渐认识到湿病不仅南方独有,北方亦不少见。只是感邪途径少异,受侵脏腑不同而已。

【湿阻病的流行学调查】

为了深化湿病的认识,余曾指导研究生于1987年10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对常见湿病之一湿阻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湿阻,是指湿邪阻滞脾胃,以全身困重倦怠,胸闷脘痞,腹胀纳呆,口粘苔腻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调查结果表明,饮食不节(饥饱失常,餐次、餐时无规律,进餐过快,嗜食肥甘、生冷等),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占已知发病因素的1/2强。有这种不良习惯的人群患病率22.57%;而饮食有节者,人群患病率仅6.42%,二者相比,有非常显著之差异(p<0.01)。居处潮湿,性格急躁,忧郁,过嗜茶酒,冷饮等,都与湿阻的发生密切相关。而性别、年龄、职业的差别与患病率无明显相关性。这些情况充分说明,随着人们居处环境、工作条件极大地改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抵御外邪能力增强,外湿致病较为减少。相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地改变,过饮茶酒、冷饮、恣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节之人日长;冰箱、冰柜、空调的普遍应用,恣食生冷,以妄为常者随处可见。致使脾胃受损,中阳困遏,水湿停聚之证有增无减,内湿病明显增多。这也是湿病在当今社会发病学上的一大特点。

【湿阻的辨证论治】

湿阻起病一般缓慢,正如《刘纯医学全集·玉机微义》所言:“伤人于暝暝之中”。因其湿性粘腻,不易速除,所以病程亦较长。

湿阻的主要症状是全身乏力,四肢酸重,胸腹闷胀,饮食无味,甚至不思饮食,口中粘腻,口臭,口干不欲饮,口吐浊唾粘涎,大便粘滞不爽或大便溏薄。

1.        湿浊中阻

症状:脘痞腹胀,周身倦怠,肢体沉重,纳呆食少,吐白痰涎沫,大便粘滞不爽或溏泄,舌淡红,苔白腻,脉濡。

治则:芳香化浊,行气燥湿和中。

处方:藿香、佩兰、炒苍术、厚朴、大腹皮子、茯苓、清半夏、陈皮。

加减;苔白厚腻者,加草蔻仁;呃逆、呕吐者,加刀豆、旋复花;头昏蒙不清者,加蔓荆子;带下清稀者,加炒芥穗、炒薏米;肢体沉重较甚者,加防风、防己,去肌表经络之湿。

2.        湿热蕴结

(1)湿重于热

症状:胸膈不适,脘腹胀满,肢体沉重,口粘而苦,大便粘滞不爽,小便黄浊,舌淡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则:祛湿清热,行气调中。

处方:藿梗、半夏、草蔻仁、黄连、厚朴、杏仁、滑石、通草。

(2)热重于湿

症状:脘腹胀满,心中烦热,胸膈不适,口干苦而粘,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爽,午后身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燥湿,辛开苦降

处方:茵陈、黄连、栀子、半夏、炒枳实、黄芩、连翘。

3.寒湿中阻

症状:脘腹胀满,隐隐作痛,遇寒则甚,得热则缓,泻下清稀,纳呆食少,口淡不渴,周身沉重,肢体酸楚,舌质淡,苔白滑腻,脉沉迟。

治则:温中散寒,燥湿行气。

处方:厚朴、干姜、草蔻仁、苍术、陈皮、广木香、云苓、泽泻。

加减:兼寒湿外侵,身冷恶寒,肢体酸痛者,加苏叶、羌活。兼肝经虚寒,出现胸胁不适,痛连少腹,妇人经来腹痛者,去砂仁、泽泻,加台乌药、醋香附、当归。

4.脾虚湿困

症状:脘痞腹胀,食后为甚,头重昏蒙,面色萎黄,神疲肢倦,懒于动作,口淡纳呆,大便溏薄,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腻,脉细弱。

治则:太子参、茯苓、苍术、半夏、陈皮、砂仁、扁豆、藿香、生姜。

加减:气虚下陷。脘腹重坠者,去扁豆、藿香,加黄芪、炒枳实、升麻,头晕较甚者,乃清阳不升,加荷叶、葛根,有食滞者,加焦三仙、香橼皮。

【湿阻的辨治要点】

1.        辨湿阻,要善抓主症。

湿为土气,兼杂证多,要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症状中,抓住主症,因势利导,使湿邪内蕴的其它症状渐次明朗。湿性重浊粘腻,易阻气机,故湿阻以气机阻滞为主要表现,进一步查其面色、舌苔、脉象,诊断基本可以确立。综合分析,四诊合参,寒热虚实则明辨无误。

2.        治湿阻,理气为先

湿阻治疗首当舒畅气机,应着眼于肺、脾二脏。余在详为辨证的基础上,无论苦温燥湿,清热祛湿,益气键脾,均在方中佐入一二味宣降肺气,化浊醒脾之品。以起到宣肺气、醒脾运,畅三焦,有利于其他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之目的。

3.        处方遣药,轻灵活泼

所谓轻灵。即药量不宜过大,药味不可过多过杂,量大药杂则味厚气雄,难以运化,脾胃不伤于病而伤于药。所谓活泼,即药物的性味应芳香流动,不可壅滞、滋腻。且轻灵之药入肺,芳香流动之品多能化浊醒脾,于祛湿化浊之法中,寓有调畅气机之意。肺气畅,脾胃健,则湿邪可去。

4.        湿浊中阻,脾胃同调

脾胃以膜相连,脏腑经脉互为表里,脾运胃纳互相依赖,一升一降相反相成。一方受损,必影响它方。湿浊中阻虽有偏重,但应兼治,如化脾湿必佐以开胃,祛胃湿多佐以运脾,使其相得益彰,亦寓有“先安其未受邪之地”之意。

5.        善后调理,注意饮食

湿阻患者,应以清淡素食为主,忌食油腻辛辣寒凉,甘甜壅滞之物,应做到饮食有节,饥饱适度。在药疗的同时,可配以食疗。如脾虚湿困者,服黄芪薏米粥;湿困脾土者,以苍术、白术煮粥,早晚佐餐等,证之临床,却有良效。

【湿阻的治疗禁忌】

1.禁过用寒凉,滋腻。湿为阴邪,“非阳不化,气滞则难消”。若过用苦寒,则戕伐阳气,致湿邪更盛,郁遏难化。若过用滋腻,则反助其湿,阻滞气机,成胶着难解之势。

2.忌苦寒攻下。误投苦寒攻下之品,必损脾阳,使脾气不能化湿反而下陷,形成滑脱不止之证。湿热蕴结,并非绝对禁下,当以行气导滞,清热化浊,缓缓下之。如宣清导浊汤,枳实导滞丸等。或在方中佐入枳实、槟榔,或大黄1~2克后下,使胃肠通畅,邪有出路,其愈期自速,但苦寒峻攻之品在所当禁。

(0)

相关推荐

  • 【中药配伍】湿病中医如何处方?——湿热、寒湿名老中医怎么处方? 湿气中医辨证论治

    (七)甘淡利湿 "甘淡利湿"的药物配伍,主要用于"祛湿剂",治疗湿邪诸病.因为许多甘淡药,如茯苓.猪苓.泽泻.滑石.通草.苡仁等,具有淡渗利湿的作用:而湿性重浊 ...

  • 腹泻中医的辨证论治(一)1、风寒泻【症见...

    腹泻中医的辨证论治(一) 1.风寒泻 [症见]大便清稀,色淡夹泡沫,臭味不甚,便前腹痛肠鸣,常伴恶寒发热,鼻寒流涕,舌淡红,苔白,脉浮,指纹淡红. [治则]疏风散寒,运脾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

  • 祛湿的四个方剂

    祛湿的四个方剂

  • 应付喝酒的处方

    应付喝酒的处方(出自<伤寒论>--小柴胡汤+苍术+泽泻) 柴胡25克 黄芩10克. 党参10克. 甘草炙 5克. 半夏25克.生姜10克.大枣4枚. 苍术25克.泽泻30克 在饮酒之前一小 ...

  • 经方:泽泻汤(左肋痛,眼前发黑,昏眩)

    泽泻汤 [原文]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作者]张仲景 [出自]<金匮> [经典回顾] 1.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组成] 白术 泽泻 ...

  • 路志正:治内伤湿病12法

    导读:今天学习路志正先生辨治内伤湿病的十二法法. 有关风湿.暑湿.湿热外侵所致病证的辨治,前人已有详细论述及专著问世,在此不再赘述.现将个人辨治内伤湿病的点滴体会,结合常见症状分述如下. 01 湿蕴胃 ...

  • 路志正:治内伤湿病12法(上)

    导读:今天学习路志正先生辨治内伤湿病的十二法法. 有关风湿.暑湿.湿热外侵所致病证的辨治,前人已有详细论述及专著问世,在此不再赘述.现将个人辨治内伤湿病的点滴体会,结合常见症状分述如下. 01 湿蕴胃 ...

  • 路志正:治内伤湿病12法【一点资讯】

    导读: 今天学习路志正先生辨治内伤湿病的十二法法. 有关风湿.暑湿.湿热外侵所致病证的辨治,前人已有详细论述及专著问世,在此不再赘述.现将个人 辨治内伤湿病 的点滴体会,结合常见症状分述如下. 1 湿 ...

  • 路志正:治内伤湿病12法(下)

    路志正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继续学习路志正先生辨治内伤湿病的十二法. [上篇] 路志正:治内伤湿病12法(上) 07 湿邪中阻,肝脾不和 症状:胁肋胀满,脘腹痞闷,隐痛不适,痛甚则泻,泻后痛减,复如 ...

  • 治内伤湿病12法

    导读:今天学习路志正先生辨治内伤湿病的十二法法. 有关风湿.暑湿.湿热外侵所致病证的辨治,前人已有详细论述及专著问世,在此不再赘述.现将个人辨治内伤湿病的点滴体会,结合常见症状分述如下. 01 湿蕴胃 ...

  • 治内伤湿病12法【一点资讯】

    导读: 今天学习路志正先生辨治内伤湿病的十二法法. 有关风湿.暑湿.湿热外侵所致病证的辨治,前人已有详细论述及专著问世,在此不再赘述.现将个人 辨治内伤湿病 的点滴体会,结合常见症状分述如下. 1 湿 ...

  • 【路志正:内伤湿病12法】

    有关风湿.暑湿.湿热外侵所致病证的辨治,前人已有详细论述及专著问世,在此不再赘述.现将个人辨治内伤湿病的点滴体会,结合常见症状分述如下. 01 湿蕴胃腑 症状:胃脘痞闷不适,食后胀满,恶心欲吐,纳呆食 ...

  • 路志正辨治疑难杂病验案三则

    路志正学术以经典为宗,学兼各家,既不泥古,亦不废今,宗<伤寒论>而不囿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说而不泥于四时温病,治伤寒.温病于一炉,而对清代叶.薛.吴.王等诸家的温病学说尤为服膺,并颇有心得. ...

  • 【经方】用21个经方,五方面辨治肝胆胰病

    前言:经方辨治肝胆胰疾病,可以从寒.热.郁.瘀.病变夹杂五个方面着眼,执21首基础方,随其证而合之,则良矣! 经方辨治肝胆胰疾病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王付 下面我们学习经方辨治肝胆胰疾病的思路与方法,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