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话之“春捂”
寒冬已过,万物复苏的春天已经到来,但经验告诉我们,初春的气候变化无常,也是一年中气温最不稳定的时期。谚语说:“春捂秋冻,老了没病。”其实这也是一条养生保健大道理!早春时节,感冒、过敏、上火、关节炎等疾病也特别容易找上门。你要学会正确的“春捂”,能帮你把疾病挡在外面哦!
★ ★ 初春之阳难御寒,遇热莫脱衣
春天万物生气勃勃,像早上初升的太阳一样,此时人体阳气也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蓬勃生发。此时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由于冷空气的活动频繁,气候多变,温差幅度很大。所以初春养生还要注意防风又防寒,以养阳敛阴。
人体的头部及上半身不仅属阳,且有多条阳经循行于此,所以上半身的阳气较为旺盛,对风寒的抵御能力较强;而下半身的位置属阴,多条阴经循行于此,因此,下半身的阳气较之上半身薄弱,对风寒的抵御能力较弱。
下半身尤其是人的双脚,是春捂的重点,因为双脚位于人体最低点,距离心脏又最远,也是阳气最薄弱之处。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暖,以保护阳气。当气温上升时,也不要过早减少裤子和袜子。初春气温瞬息万变,早春宜捂,遇冷不可强忍,务必及时添加衣物,遇热不得急脱衣服,以助阳气之升发。
★★ 春捂也需要看年龄
“春捂”并非一概而论,也是因人而异的,年轻力壮的人可以适当冻一冻,而老年人以及婴幼儿大多经不起太冷的刺激,还有一些慢性病患者则对寒凉的刺激更加敏感,稍不注意就会引起疾病发作。因此如果“捂”时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也不必急着脱衣服。如果觉得“捂”了身体出汗,则需要早点换装,不然“捂”出了汗,被风一吹反而更容易着凉。我临床常对小儿家长们讲,胳膊腿等,凉一点不要紧,可以适当冷一点,冻一冻。但是腰部、腹部、背部等部位千万不能冻。 腹部属阴,脾为至阴,最不能受凉。受凉则会引起腹痛腹泻,日久脾胃受损。后背受凉最容易导致寒邪入侵肺部,引起感冒、发热。腰部也不可以受凉,腰部着凉容易导致寒邪侵犯腰腹部,导致腹部的疼痛。其次,手脚头项需保暖。当人体的四肢暖和时,身子也就是暖和的。因此,只要摸摸孩子的手脚是暖和的,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护住孩子的前心后背,因此最好给孩子做个“贴心”的小棉坎肩儿,护心护背,既不会捂过了,孩子穿着也灵活。 因此不要很快就摘掉帽子,取下围巾、口罩,脱掉厚袜及手套,否则很容易降低身体免疫力,导致疾病入侵。
最后总结归纳一下,我们哪些情况下尤需注意“春捂”?
(1)体质虚寒者最好要捂一捂。体质虚寒主要表现有容易怕冷,平时容易打喷嚏,流鼻涕,面色有些发白等表现。
(2)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儿童适合“捂一捂”。平时容易感冒咳嗽,有慢性咳嗽以及哮喘,容易劳累,精力不振,面色发黄等体质虚弱者宜捂一捂。
(3)患病期间也要捂一捂。
(4)天气忽冷忽热时宜捂一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