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江小译|阿甘本:无作

无作

摘自《敞开:人与动物》

阿甘本

在维也纳的艺术史博物馆里,有一件提香(Tiziano)的晚期作品(事实上,一些人将这幅作品界定为他的“最后的诗篇”(ultima poesia),即告别绘画的画)叫做《宁芙与牧羊人》(Ninfae pastore)。画的前景画着两个人物,沉浸在暗色的乡村风景中,牧羊人,坐在前面,手执一根长笛,仿佛他刚刚在嘴边吹过它。宁芙,赤裸着画着她的背后,她斜靠着他,躺在一张豹皮上,那是传统中淫乱和力比多的象征,画面上画出了整个白皙的臀部。她以刻意的姿态,扭过她那沉思的脸转向观众,她的左手以抚摸的姿态,轻轻触摸着她的另一只胳膊。稍远处,阳光透过了大树,大树半干半绿,仿佛罗德寓言中的那棵树一样,一只动物——按照一些人的说法,这是一只“莽撞的山羊”,但或许是一只幼鹿——顽强地站立起来,仿佛要去噬咬树上的叶子。在更高的地方,正如晚期印象主义的提香经常画的那样,我们的视野会迷失在绘画中生动的色块当中。

(提香《宁芙与牧羊人》,收藏于维也纳艺术博物馆)

在面对这样沉浸在被耗竭的情欲和被压制的忧郁氛围之中的谜一般的道德风景(paysage moralisé)时,学者们感到一头雾水,没有什么解释会令人满意。可以肯定,这个场景“情感过于饱满,而难以成为一个寓言”,且“而对于更高级的假设而言,这里的情感又太过受限”。很明显的是,宁芙和牧羊人是在情欲上关联在一起的,但眼下他们的关系,如此随性,也如此遥远,这种关系太特别了,以致于他们必须是“抑郁的情人,他们的身体如此靠近,但他们的情感却如此生疏。”画中的一切——色彩那单调的色调,黯淡的色彩,以及女性那郁闷的表情,还有她的姿态——“都意味着这对情侣偷吃了智慧树的果子,他们失去了他们的伊甸园”。

这幅画与提香的另一幅画有关,即位于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Scotland)收藏的《人的三个阶段》(Letre età dell'uomo),朱迪斯·邓达斯(Judith Dundas)可能正好看过这幅画。按照这位学者的说法,维也纳的画——画于这幅画之后许多年——吸收了前面这幅画几个元素(爱侣、长笛、干枯的树、动物的出现、或许是一样的),但用哪个黑暗的色调来表现它们,这是一个更沮丧压抑的画面,与《人的三个阶段》那清澈明亮的风格毫无共同之处。然而,两幅画作的关系比这更为复杂,后一幅想让我们想到,提香是有意识地回到他早年的那幅作品,在深入研究两幅作品的情欲主题上的共同点之后,逐渐逐渐地放弃了那幅早期作品(在爱丁堡的画作中——可以看到,出现了情欲与干树——“人的三个阶段”的图像学主题,在对爱的冥思的形式下,得到了处理)。首先,两个爱人的形象被颠倒了,在早期的画作中,男人赤裸,女人却穿着衣服。画的并不是她的背后,而是画出了她的侧面,在这里她手中的长笛,在维也纳的那幅画作中,被转交给了男性手中。在《人的三个阶段》中,我们还会发现,在右边,那个残缺而干枯的大树——象征着知识与罪恶——就在这个树上,人们习得了情欲,但在晚期作品中这个主题又一次出现了,提香让这棵树只有一侧富有生机,这样就让两棵伊甸园之树,即生命之树和善恶知识之树合二为一了。在《人的三个阶段》中,小鹿在宁静地待在草坪上,现在占据了情欲的位置,并长出了生命之树。

(提香《人的三个阶段》,收藏于爱丁堡的

苏格兰国家美术馆)

男女之间性关系的秘密,成为了这幅画作的中心,这样它得到了一个新的也更为成熟的概括。情欲快感和爱——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棵半枯半荣的树一样——并不一定预示着死亡与罪恶。可以肯定的是,在性行为当中情侣都知道了某种他们不应该知道的东西——他们失去了他们的奥秘——不过这并未变成什么难以接受的东西。但两个人一起揭开这个秘密之后,正如本雅明的格言所言,他们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也更幸福的生活当中,这既不是动物的生活,也不是人的生活。性行为所达到的并非自然,而毋宁是(就像画作中动物所象征的站立起来噬咬生命和知识之树上的树叶一样)超越自然和知识,超越遮蔽和无蔽的更高阶段。这些情侣彼此邀请对方洞悉作为最隐私秘密的奥秘,他们共同原谅对方,并展现了他们的虚无(vanitas)。赤裸或着衣,他们不再是遮蔽或无蔽——相反,他们都变得透明了(inapparenti)。两对情侣的姿势都很清楚,长笛离开嘴边,一幅闲散(otium)的样子,这就是无作(senz’opera)。倘若真的如此,像邓达斯所说的那样,在这些画作中,提香创造了“一个王国,在其中,映射出身体与灵魂的关系。”在维也纳的那幅画作中,也就是说,这种关系被中性化了。在他们的性行为中,失去了奥秘的情侣,思考着人的本质,成为完美的无作状态——人和动物的无作(inoperosità),就是生命最高和不可救赎的形象。

👇支持一下👇

(0)

相关推荐

  • 要谨慎

    <谨慎的寓言>是提香在 1550 - 1565 年间绘制的一副寓意画.这幅画通过将老中青三个头像与三种动物并置,分别隐喻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三种人生状态. 这幅充满哲学意味的创作,在构图上完 ...

  • 提香未完成的绘画提香如何开始绘画

    < Actaeon之死>是未完成作品的独特例子.正如一些爱好者说服的那样,我完全拒绝将这幅画视为对古老传统的革命性突破.将废弃的油画作为艺术史上"第一幅现代油画"的例子 ...

  • 世界名画欣赏与解析(05)

    提香 提香(1490-1576),生于意大利的卡多列,是威尼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早年曾赴威尼斯学艺,与著名画家乔尔乔内是师兄弟,早期曾多有合作,深受乔尔乔内风格的影响.乔尔乔内去世后,他成为了 ...

  • 【极简西方艺术史】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些艺术家

    欢迎来到[西方艺术] 点击"襄子讲西方"关注我们哟 这是一篇贼长贼长,干货满满的文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些艺术家 前言 这是一篇贼长的文章,是我专门从[文艺复兴]系列中截取出来的片段 ...

  • 艺术史上最露骨的5幅情色作品,背后竟有这些狗血故事!

    - 艺术史上最著名的情色作品背后 居然还有这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美丫姐! 又到了愉快的周末时间 在这愉快的时间里我们就来聊些 能让大家愉♂快的东西 那就是美妙的肉(luo)体 等等!等等 ...

  • 蓝江小译 | 阿甘本《品味》:享受的知识与认识的快感

    品味 享受的知识与认识的快感 -阿甘本<品味>- 从17世纪开始,直到18世纪许多关于品味和美的论文对其最终的阐发,由于假定了科学与快感的隐秘的团结,对品味概念的概括背弃了其的形而上学起源 ...

  • 蓝江小译 | 阿甘本《品味》:真与美

    品味 真与美 -阿甘本<品味>- 在<斐德罗篇>(Fedro)中,柏拉图用一个断言确立了不同的美的地位,即智慧无感于像(immagine),而美则拥有可见性的特殊地位: 正如我 ...

  • 蓝江小译 | 阿甘本《品味》:科学与快感

    品味 科学与快感 与赋予视觉和听觉的优先地位不同,西方文化传统将品味划为所有感觉中最低端的感觉,这种感觉将人与其他动物统一起来,在人们看来,我们不能在这种感觉种找到"任何道德".即 ...

  • 阿甘本:论写作序言 | 蓝江小译

    论写作序言 在<书简三>(316a)中,柏拉图说他"适度关注了法律的序言"(περὶ τῶν νόμων προοίμιασπουδάσαντα μετρίως),即他 ...

  • 阿甘本:至上的音乐 |蓝江小译

    至上的音乐 1 今天,只有当重构音乐时,哲学才是可能的.如果我们将音乐称之为缪斯的经验,即词语诞生和占位的经历,那么在一个既定的社会里,在一个既定的时代里,音乐必须表现和主宰人类与词语事件之间的关系. ...

  • 阿甘本《需要的概念》 | 蓝江小译

    需要的概念 ---阿甘本--- 译 「蓝江」 哲学一直会发现自己不断地面对严格界定需要(esigenza)概念的任务.对其定义非常迫切,因为我们可以说--没有玩弄辞藻--哲学需要这个定义,哲学的可能性 ...

  • 阿甘本:什么是哲学? | 蓝江小译

    什么是哲学 吉奥乔·阿甘本 Giorgio Agamben 第一章 / 语音实验 1.我们应当不厌其烦地思考下列事实: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尽管曾经有过且仍然存在着这样的团体,这种团体在我们看来非常野 ...

  • 蓝江小译|无劳作之人 ——阿甘本《身体之用》第一章

    无劳作之人 --阿甘本<身体之用> 第一章  译|蓝江 1.1 "身体之用"(he tou somatos chresis)的用法出现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

  • 蓝江小译|阿甘本:《波德莱尔》导言(意大利文版)

    意大利文版<波德莱尔>导言 (意大利文版) 阿甘本 译者按:本文是阿甘本2012年为意大利文版<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所撰写的前言. 瓦尔特·本雅明的<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