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老师:
小学生做事的特点是容易开始也容易放弃,激发孩子上进的内在动机就要使孩子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使孩子能够完整做完一件事。
“上进心”指的是突破现状、渴望更好,是生命成长的一个原始动力。
生命就像花朵,总是向着光生长,而人就是被这些世间的真、善、美所吸引。人,天生具有上进心,追求丰盛的渴望,对生命潜能充满好奇。
既然人生来就具有上进心,那为什么有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上进心呢?家长依据自己的期待为孩子绘制成长蓝图,希望自己规划的路径是一条通向成功的坦途,然而成长的结果不仅是身体上的发育,还为孩子带来独立思考的能力,于是家长和孩子对“上进”的理解便出现了偏差——家长心里所谓的价值对孩子来说可能并没有什么价值,反之亦然,这造成家长误认为孩子没有上进心。沟通是消除认知偏差的重要方式,和孩子沟通彼此对“重要”的理解、对“价值”的理解、对“目标”的理解,通过沟通明确一个统一的目标。只有孩子和家长有共同的目标却安于现状,这才可能是真的没有上进心。孩子没有上进心的原因:
不清楚什么是上进心
家长安排一切,孩子毫无自由
孩子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孩子没有自己的目标
家长只要求学习成绩
激发孩子的上进心,首先要思考什么原因能促使孩子上进。上进的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指能从行动中获得收益,内在动机则是发自内心的渴望。上进心的真正动力是内在动机。小学生做事的特点是容易开始也容易放弃,激发孩子上进的内在动机就要使孩子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使孩子能够完整做完一件事。当孩子做完一件事,家长要夸赞孩子付出的努力(避免用“很棒”这种感念宽泛的词表扬孩子)。孩子都有梦想,只是缺乏实现梦想的计划。激发孩子上进的内在动机,家长可以为孩子实现梦想出谋划策,协助孩子制定一个长期计划,或者把长期计划分解为若干的短期计划,并指导孩子如何行动。当孩子开始为梦想行动,哪怕一次只前进一小步,那也是越变越好的一步。家长评估孩子的行为,总是简单地拿孩子和其他孩子作比较。“别人家的孩子”就像一个魔咒,是家长“打击”自己孩子的利器,只要“别人家的孩子”一出马,失败、挫折就会找上自己的孩子。不要用别人家的孩子做衡量自己孩子的标尺,激发孩子上进的内在动机,要让孩子自己去评估行动结果,让孩子看到努力所能带来的收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读传记类书籍,观看励志影片,激励孩子奋发向上。激发孩子上进的内在动机,还要多给孩子提供“担当”的机会。不做孩子的上帝,不做孩子的靠山,给孩子多一些自由,鼓励他们去认识自己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