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慎其独:和自己好好相处,是一种境界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未经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
来源:中山国学堂
东汉名臣杨震少年时爱学习,通晓经术,博览群书,专心探究。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杨震担任荆州刺史时,曾向朝廷荐举当地名士王密,王因此被朝廷启用,担任昌邑县令。后来,杨震升任东莱太守,在赴任途中路过昌邑县境,王密去看望杨震。当夜,王密怀揣十斤黄金,来到杨震下榻的馆驿,酬谢当年的知遇之恩。
杨震见了很不高兴,说:我当年了解你才向朝廷推荐,但你并不了解我。王密见他推辞,便说:这是我的一片心意,你可以放心收下,没人知道。杨震听了更不高兴,说:这件事一旦发生,就是天知、神知、你知、我知,可谓“四知”,怎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听罢,惭愧地把黄金带回。
慎者,谨慎、恭谨也。古时非常讲究“慎”。慎,也叫慎独,“慎”即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做人的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没有的。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的重要思想,也是儒家学者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标准,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的“修身之法”“入德之方”。

“慎独”一词最早出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和道德分离,哪怕在独处的时候,也应恪守高尚的道德情操,哪怕多么微小的事情,绝不逾越原则半步。
即使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任何地方,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能使自己的一言一行超越道德规范。“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即自律,是封建士大夫的道德至高标准,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模范地遵守道德规范,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做到言行一致,人前人后都是君子,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
强调不要因为没有人看见,或者事情微小就放纵自己,一个注重品行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有越轨行为。隐蔽的东西和微小的事情,最能显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要特别谨慎,不做坏事。
“慎独”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特有的范畴。《大学》认为慎独要以“诚意”为基础。“慎”有言语之慎、行为之慎,有慎己、慎人、慎大、慎交、慎微、慎独等类别。
历史上有很多“慎独”的生动例证。康熙将“慎独”概括为“暗室不欺”,并告诫子孙:“《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武则天在《臣轨》中特别要求注重“慎”,强调官员当慎思慎言慎行,有预则立、不预则废等,告诫官员当常修为官之德、常思贪欲之害,时刻做到兴虑衰安思危。要求为官者要修身养性,端正品行,不能不慎重;谋划思考机密大事,不能不周密。
忧患常源于轻视小事,灾祸常因为忽略细节。一个人行事不慎重周密,大多会后悔终生;说话容易泄露机密,是灾祸的媒介;做事不慎重,是失败的缘由;眼睛明亮的人能看到无形的事物;耳朵聪敏的人能听到弦外之音;善于谋划的人对策出现在预兆之前;做事慎重的人在事情没发生之前就十分慎重;远离困窘就必须及早谋划,不想贫穷就必须趁早预计。不该说的话不说,可以避免祸患;不该做的事不做,可以躲避危险。
做人做事“不慎重”“不周密”“不准备”“不保密”“不注意细节”“不适当的言行”,甚至“不适当的表情”都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因为这些个“不”会导致人的不平衡,而灾祸源自不平衡。
林则徐在其居所悬挂一幅醒目的中堂,上书“慎独”二字,以警醒、勉励自己。晚清名臣曾国藩32岁那年给自己订了个日课册,规定了自己每天必做的十二件事: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日知其所亡、月无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一以贯之,坚持下来。正是凭借这种严格的修身成就功名,并树立了做人的标杆。曾国藩临终时只给子孙留下四条遗训,第一条就是“慎独则心安”,如果能做到慎独,则内心坦荡,心中无愧疚之事,人也就可以泰然处之。
南宋陆九渊说:“慎独即不自欺。”慎独之时,人主要面对的是自己,是与自己的内心赤膊相见。能做到慎独的人,是战胜了自己的人。老子言:能自胜,才称得上强大;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这样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定和富足,面对世间的滚滚红尘,命运的荣辱沉浮,人生的成败得失,守得住自己的内心,管得住行为,不崩溃,不放纵,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
与别人相处是能力,与自己相处好才是境界。所谓“慎独”,正是与自己好好相处,并做那个更好的自己。以上种种,无一不是自律慎独、道德完善的体现。
古代先贤在道德修养方面十分讲究“慎独”,因为一个人只有独自一人时才会表现出自己的真实道德修养来。“道德”就其本质意义来看,是人们的自觉行为,即“自律”的行为。只有凭借人们的道德觉悟,凭借人们“良心”的自律,道德对人的规范作用,才会真正成为不受外界制约的自觉行为,道德的社会作用才能充分体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