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与人文的复合 | 七政
前段时间,我们学了天文基础知识、天球,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和三大天球坐标系。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将学习天球内的和我们关系密切的日月金木水火土七大星。古人称之为七政也叫七纬、七曜。七政,既然加上了一个“政”字,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天文历法了,是天文历法结合了政治。
在古代中国,关于七政之说,我们先浏览一下相关文献:
《易·系辞》:“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此日月五星,有吉凶之象,因其变动为占,七者各自异政,故为七政。得失由政,故称政也。”这是明确七政应象日月五星的说法。
《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汉孔安国传:“七政,日月五星各异政。”唐孔颖达疏:“七政,其政有七,于玑衡察之,必在天者,知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舜典里没有指明七政到底是什么,后世孔安国、孔颖达做注疏有对应。其应也随其时代。
《甘石星经》曰:“北斗星谓之七政,天之诸侯,亦为帝车。” 裴骃集解引马融注《尚书》: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主月法;第三曰命火,谓荧惑也;第四曰煞土,谓镇星也;第五曰伐水,谓辰星也;第六曰危木,谓岁星也;第七曰剽金,谓太白也。日月五星各异,故曰七政也。这是七政应象北斗七星。后世人又把这种说法和应象日月五星打通了。
《尚书大传》卷一:“七政者,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这是就七政的主要内涵而言的。
七政之说,说法不一,基本上和天文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有对应上北斗七星的,有对应到日月和五星的,又有对应四时三才的。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是相通的。所以常言七政即为日月五星。
七政,既然谈到政,那么治理天下靠什么?天下的概念首先是一个空间概念,这个空间里孕育着无数的生命,这个空间又和天有着根源性的关系。不管是从渔猎到采摘到畜牧到农耕,人是靠天靠地吃饭的。天下怎么治理,核心点就是管理好空间和时间,天下的人能够各安其位各因其时,这就是正,就是形成天下的秩序,而做到这就需要人文之教化和民俗之自然传承。
上图是想说明天文人文与政治的关系,而粗略地画出的一张关系图。天统合天地,天地是一对大阴阳,人处于天地之间,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立天极、地极、人极,是为三才之道。人间天子相应北极星,三垣相应百官系统,其它星辰相应万事万物。如何把天上和人间联系起来呢?这里就涉及到古人一整套的取象思维和太极阴阳五行思维。
而七政正是这些思维的践行。以七政治理天下,构建天下秩序,是天文与人文相互的结合。这个结合持续几千年,不断地优化升级乃至于异化,大部分时候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如今是天文与人文渐行渐远,传统文化的复兴,必然也是天文与人文的复合。
政者,正也。何以正之,以政统和文教也。教字,从爻,从反文,从子。“爻”者,探究日月五星变化之道,以成内德与智慧,爻字,也体现了阴阳的互根互生,以螺旋运动为内涵运动规律,这在华夏文化内在的思维结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政统之正,在于明诸天星辰之正位。政教合一,就是以德配位,以赞天地之化育。
七曜之说,取曜之光明、照耀之意。天下为公、德性的内涵就是曜。以七曜代七政,取七政内圣的部分。
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阴阳为之愆度,七曜为之盈缩。”七曜就是古来天文官主要观测的七颗和我们密切相关的光明的星。唐朝时,七曜在内涵上有短期的变道。759年,唐代四大译经家之一密教高僧不空三藏译印度《宿曜经》,全称《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悪宿曜経》,星期于是经印度传入中国,于是中国有了七曜记日: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分别指周日开始的一周七天。但由于当时中国的天文已经十分先进,并已有五日一候、十日一旬和朔望等记日方法或作息规律,最后七曜没有在中国流行开来。所以当我们说七曜的时候,要和一周七日之内涵有所有区分。西传的七曜记日起源问题,这次分享悬而不论。
七纬之说,取经纬之意,也是天下的时空定位,是建立天下秩序的大器。以七纬代七政,取外王之意。
七政、七曜、七纬,三者合一,是内圣外王、天文人文合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