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写作主题更新,古典读书治学生活新启航

最开始的《在上海的日子》,是一种诗意生活的探索,“钢筋水泥,诗意栖居”是到现在依然在践行的一种生活方式。小日子的生活,随着进入橘子树做全职,随着融入集体的生活,个人空间的压缩,很难写出那种生活的琐碎,以及在琐碎之中的诗意超越。那个时期的写作,是一种天然的,带着好奇地探索欲的生活,当结了婚,当全心投入一种事业的时候,那种带着小资的调调,带着生活情趣的文章慢慢地远离我了。橘子树是一个大的家庭,在这里学习国学,学习茶道,做一些行政性的事物,那些文艺的,小清新的触感,变成一种严肃的,学术的,深入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

在这种工作生活氛围中,我把公众号改为《维摩小屋》。这个时候的写作,是以佛学为入口的探索,也不限于佛学,兼顾着儒学。从“在上海的日子”到“维摩小屋”(2017年03月17号 00:45)这篇文章,大概地说明了这次改变的缘由。

这一次的改变,是一次在思想上的转变,这个转变有两点。一是对个人自品牌建设的认识的改变,以往很想打造一个稳固的个人自品牌,诸如《在上海的日子》、《维摩小屋》都有这样的一个想法。现在我觉得这种想法是有所执取的,个人品牌是需要打造,重点在于生命状态的展现,而不是一种形式上的品牌,自品牌有活力的地方就在于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人。

这次呢,把《维摩小屋》更名为《古典读书治学生活》。古典读书治学生活,在这篇文章里,说明了在接下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的生活里是和这几个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我这一段时间里很想做乐于做的一件事。找到一种自我成长,学习,表达的路径。这是书中路,是古典之路,也是文能化人之路。维摩小屋从3月份到11月份,有八个月的存在,“维摩小屋”立意过于高远,是高悬于内心的明月,而最贴近人的实实在在的生活,是日常,是风,是鸟鸣声,是车轮滚滚,是这些自然的,社会的,常见的,生活的事物。最近一段时间,学习儒学多于学习禅学,在思想上也发生了一些转变,更为落地地去践行传统文化,去传播传统文化,从读书习惯做起,从自学做起,从古典学术研究做起,从日常工夫践行做起。

再回溯到写作的初心,并非是想求得在写作上有所成就,而是写作是一个明心明理的过程,是真诚的内心探索,求学探索。回归到真诚,自然,毫无遮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与我而言,这是一个正道。

这篇文章就写到这里。

维摩小屋

shanghairizi

钢筋水泥,诗意栖居

诚,对话,探索,善,中,日常的工夫

古典学术古今探索,建立日常古典读书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