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们追过的小白丨漫画篇
恭喜各位群友,已经成功自我隔离第二天了,距离胜利还有不到X天(以钟南山公布答案为准),除了疫情外,大家也可看看其他的新闻放松下心态,所以小白为大伙准备《小白买车2019全年总结报告》-漫画篇。
虽然每年盘点都是一项相当大的工程,但为了给过去的一年工作作一次梳理,同时也是为了给自己加油打气,以便在接下来一年能给大家呈现更多更有趣的漫画、更专业的文章和视频。
今天小白就把2019年做过的一些内容给大家做一个整理盘点,以便能更好的给大家帮助,让大家能像我们的slogan一样:让买车比买菜还要简单!
NO.1
野猪佩奇的WB找到了!
👇👇👇戳这里,阅读原文👇👇👇
涡轮增压发动机虽然兼顾动力与排量,但伴随而来的有涡轮迟滞、爆震等问题,还有涡轮本身温度高磨损严重,造成涡轮早期难以量产。
而涡轮能普遍应用主要还是得益于制造与技术的进步,如泄压阀、偏时点火、双涡轮、单涡轮双涡管、可变截面涡轮等技术都大大改善了涡轮的缺点。
还有一个大家比较关系的问题,涡轮是否省油?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角度去看,首先在同样动力参数的情况下,涡轮的排量可以比自然吸气做得更小,因此涡轮相对是更省油的;另一个角度在排量相同的情况下,涡轮发动机的压缩比一般比较小,虽动力强但相对的油耗也更高,因此也不能说涡轮就是绝对的省油。
虽然发动机搭载的技术越多确实越容易出现故障,但如今涡轮的技术普遍比较成熟,我们在买车的时候不需要过度担心涡轮的可靠性和耐久度,不能因噎废食。
NO.2
四驱到底值不值得加钱
👇👇👇戳这里,阅读原文👇👇👇
四驱系统最主要分为分时四驱、适时四驱和全时四驱,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脱困攀爬能力、增加雨雪天气的抓地力以及强化操控。
各种不同的四驱系统之间,并没有说孰好孰坏,更多的只是看在某种环境下,谁会更合适而已。
不过在理论上来说,四驱车型相比两驱车型油耗会更高,因此在非冰雪地区以及日常仅在城市道路中代步的小伙伴来说,其实并不用过于纠结是否要加钱上四驱。
NO.3
发动鸡和变速象到底在干哈
👇👇👇戳这里,阅读原文👇👇👇
NO.4
三缸抖是因为骚?!
👇👇👇戳这里,阅读原文👇👇👇
事实上现在对于三缸的偏见大部分都是基于键盘,三缸的装车体验与四缸已经没太大区别,宝马、奔驰、大众、丰田、本田、日产等等主流的汽车厂商都已经开始大面积应用三缸发动机。
至于三缸机如何做到更平顺更有力,是所有主机厂共同的目标,每家都使出浑身解数去优化,涡轮直喷是常规操作,增加平衡轴、加重飞轮有利有弊,执着自吸的丰田甚至连三缸都不用涡轮。虽然技术路线不同,但目标都一样,就是用三缸完全代替现在四缸的水平,至于具体怎么优化,大家若有兴趣我们日后再聊。
实际上主机厂要重新研发三缸机的成本甚至比优化原有的四缸更高,不过相对的三缸的制造成本会比四缸更低。但如果三缸车型的售价与四缸保持一致,那消费者肯定很难接受。
因此车企既要加大研发成本,终端售价还要做出让步,还要是靠销量上来,研发成本自然也可以分摊。要努力在节约的制造成本与下调的售价中取得平衡。这确实多少有点吃力不讨好,但受到节能减排的大趋势影响也不得去做。
那话说回来,新能源车呢?
电动车是不是未来还真不好说,说不定哪天有更清洁高效的能源代替,但三缸机在石油能源的年代里已经注定要成为主流,如果现在还在歧视三缸,那就只能劝你善良了,不然到你真正买车的时候容易打自己脸。
NO.5
加速到底看扭矩还是功率
👇👇👇戳这里,阅读原文👇👇👇
动力够不够用一直都没有个绝对的标准,如果说对动力的追求,可以说人皆有之,就算是不懂车不爱车的人,也知道动力不嫌多,一样价钱的前提下当然越多越好啊。
所以这本来就是个相对的问题,往往取决于个人的开车习惯,但同时受到“硬件”的局限,大部分人在市区都只有堵车的份儿,100匹马力与200匹没有质的区别,就算上了高速,最高120km/h的限速基本是个车就能跑到,差那几秒到达限速对最终到达目的地的时间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
而真正玩得起赛道的人少之又少,甚至很多性能车的车主也不曾把车开上赛道,更别提发挥性能的极限,因此我们选择动力的时候量力而为即可,不要太在乎键盘侠所说的动力“弱鸡”。
换个角度来看,就算不能发挥极限,更强的动力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也不少,爽快的超车,瞬间爆发的推背感,当然这些不是必须的,这属于更高的追求,已经超出代步的基本需求,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已经属于高阶的追求了哈哈。
最后回归主题,功率与扭矩往往是共进退的,扭矩大的车可能在01这种项目中更占优势,而高转速区间与极速可能就不如高功率的车型,具体是根据车型的定位与需求去标定,如缸径行程的数据都会影响发动机的风格取向,目前流行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就比较擅长输出大扭矩,在低转速就能发挥大扭矩更符合现代人的用车风格。
NO.6
销量不好怪我咯?
👇👇👇戳这里,阅读原文👇👇👇
简单来说,排放标准是指从汽车废气中排出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含量的规定。
而国六排放是在国五的基础上改进的,分为国六a和国六b两个阶段,目前在实行的是国六a标准,2020年开始就会在全国实施,排放标准是在国五的基础上减少了25%左右。
国六b则是到2023年才全面实施,并且而到了国六b的时候,标准就直接降到了国五的50%左右,足足减少了一半。
无论这么说,排放标准的严苛,并不单止能造福子孙,也是能对我们自身的健康有益处。
NO.7
啥?奔驰宝马只值10万?
👇👇👇戳这里,阅读原文👇👇👇
我们买车是否需要关注制造成本呢?
小白认为还是有必要了解的,一方面如果制造成本与终端售价差价比较大,那么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更多的成本花费在营销上,又或者其他溢价比较高,对我们消费者而言为这些买单显得不那么划算了。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需要过分的关注制造成本,好的技术并不能与高成本划等号,相反的很多先进的技术往往比老旧技术更能节约成本,性价比也更高。
所以一切以实际情况出发,买车还是多关注一下切身的体验与需求,无论是制造成本还是营销成本都是有必要的价值的,如果要说有坑的话,那有些厂商缺乏技术硬核,纯靠营销吸引消费者,这类产品我们多少留点心。
主流的厂商基本是不会出现这种状况的,纵使是我们常说的“拉皮车”,也是有最基本的技术底蕴,只是可能成本相对更低,但往往终端售价也比较实惠,所以也并不存在说买亏了。
NO.8
丰田织布机厂了解一下?
👇👇👇戳这里,阅读原文👇👇👇
丰田作为一个纺织起家的品牌,最早是通过模仿雪佛兰开始造车的,因为日本资源匮乏的国情,丰田一开始就确定了首先要制造生产安全、牢固、经济、传统的汽车,把重心放在制造而非产品创新上,甚至创造出了一套独家的“丰田生产方式”。
凭借着做工精良,经济耐用的产品,丰田进军全球市场,销量成功突破百万大关。借着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机会,节油经济的丰田车在美国大卖,销量甚至超过了许多老牌的美国车。之后“进击”的丰田在豪华车,性能车、新能源领域都大展拳脚,在2008年正式超越通用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公司。
而车无完车,丰田在2009年开始出现“油门、刹车门”的重大质量问题,丰田也因此受到重创,但总体而言,包括目前的丰田产品的质量都是高于业界平均水准。
NO.9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扣扣
👇👇👇戳这里,阅读原文👇👇👇
虽然奇瑞QQ放在如今的市场中实在谈不上是什么“好车”,甚至这些年已经沦为廉价的代名词,但当年它确实是很多人想拥有的理想座驾,也确实推动了我国的汽车普及,不可否认是国内汽车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80、90后可以说是见证了中国汽车的高速发展的一代人,虽然很多记忆中的经典国产车型已经退市了,但同时我们也迎来了更多更好的产品,优胜劣汰本来就是市场的规律,需要及时的洞察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做出相应的产品迭代升级。
奇瑞其实也算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当年无论是QQ还是艾瑞泽和瑞虎都有着不错的口碑,虽然产品也在不断迭代,但现如今的产品确实乏力了许多。
但小白依然相信中国的汽车工业能够后来居上,迟早也能跻身世界一线,也相信我们这代人会继续见证中国汽车文化逐步发展壮大。
NO.10
请勿章口就莱
👇👇👇戳这里,阅读原文👇👇👇
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在哪个领域都会有KeyboardMan的存在,汽车圈也不例外。
无论是媒体还是网友,很多自己没买车,甚至没开过多少车,在网上看了点资讯就自认为懂车,还美其名曰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提起什么车都能来一轮嘴炮,好像全世界的车他们都懂,但往往都是自己的意淫,与实际购车的情况差之甚远。
现在上网看看汽车资讯,就是爱贴标签。加个外观套件就是运动,塞车的时候打个尖就觉得自己是拓海,有个四驱系统就能越野,全时四驱适时四驱都没搞清楚。反正不懂的就跟风贴个标签,不仅没有参考价值,还容易误导消费者。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网上的资讯良莠不齐,不是不懂装懂就是照本宣科。
NO.11
豪华版居然是低配?
👇👇👇戳这里,阅读原文👇👇👇
其实厂商对车型的命名这些表面功夫,主要是为了提升档次感,总不能最低配车型就叫乞丐版吧…
当然也有很多其他说法,如领导喜欢啊,或者风水迷信等说法。原本大部分的国外汽车厂商对车型命名的逻辑是很简单的,如宝马都用数字,奔驰都用字母,但进入国内市场也入乡随俗在数字后面加了豪华版等等,甚至还把数字加大以满足国人的口味。
真正的本土品牌则更夸张,例如哈弗,基本入门就是豪华版…也可以理解,为了满足客户的心理需求嘛。
随着汽车主流消费者的年轻化,近些年也有车企开始改变原来的命名套路,例如领克这等品牌,开始使用按照纯、型、耀、劲等单个字区分车型,但依然搞不清楚高低配。
其实与其搞的消费者一头雾水,虽然直接分成高中低配更直接明了,可能就是低配听起来不那么好听,或者用数字与字母代替中文车型名也是个不错的方案。
NO.12
经销商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