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采蘩》理解孔子所言“吾不与祭,如不祭”

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bì)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于以:问词,往哪儿。一说语助。这里取前者。在哪里去采蘩呢?在沼和沚这些地方啊。

蘩:白蒿。生彼泽中,叶似嫩艾,茎或赤或白,根茎可食,古代常用来祭祀。白蒿也就茵陈蒿,茵陈是一味很重要的中药。我们回到中药方剂里有茵陈蒿汤,它的退黄效果很好。俗话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三月采摘,主要就是要它的潜藏了一个冬天的能量,集聚有一股少阳肝胆之气。这是一个生发之气,可让生命伸展,能“申”,故通神,用在祭祀场合,再合适不过。我们理解“蘩”是理解这首诗歌的关键。

你看这个采摘的季节一出来啊,就发现采蘩这件事其实是很辛苦的,那个时候刚开春,还很冷。并且是采摘很嫩的那一部分,不容易。

沼:沼泽。

沚:这里用为水中的小块陆地之意。

事:此指祭祀。

涧:山夹水也。山间流水的小沟。

宫:大的房子;汉代以后才专指皇宫。

被:同“髲”。首饰,取他人之发编结披戴的发饰,相当于今之假发。一说这里是用为施加之意。僮僮:首饰盛貌,一说高而蓬松,又说光洁不坏貌。一说这里用为未成年的僮仆、奴婢之意。这里取发饰胜且庄重之意。其实我们要思考一件事,带发髲,是专门在这样的祭祀场合才带呢?还是平时就这样的妆容呢?结合后面一句“夙夜在公”,早晚都勤于公众之事,更倾向于在这个祭祀的场合,她们有这个妆容。祭祀的过程,就是和神明以及祖先对话的过程,这是一种无形的对话,无言的对话,是一种感通。可以说“被之僮僮”象征一种感通的媒介。所以第三章,很可能就是祭祀的开始与结束,最后这个妇人回到家中的整个过程。第一第二章,是妇人准备祭品的环节,体现了准备过程中的诚意和辛劳。

夙:早。

公:公庙。

祁祁:形容首饰盛,一说舒迟貌。这里意在舒展,甚至有些散乱。因为祭祀结束,回到家中,进入私人的生活,又是一种生活状态。但是呢,从这个逻辑看,她回到家中,也不是没有仪了,那个“敬”意还在。公与私之间有不同,但是呢,还是一贯的。

薄:这里用为减少之意。

归:归寝

国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这首诗就是写公猴做祭祀之事之时,妇女采蘩以作祭品的事情。

祭祀,祭神祭祖,这是大事情。这样的一个事情,很容易变成一种形式。因为天啊,神啊,祖先啊,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相的,你怎么祭?所以这样的一件事,如果没有至诚之心和敬畏之心,那就是一个形式。

所以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祭祀是一件亲力亲为,诚心诚意去做的事。所以采蘩这样的一件辛苦事,不能假手于人,所以那些公侯家的女性,都要亲自来做。

有人看到采蘩的辛劳,就说这首诗是反应宫女的艰辛,间接反应劳苦大众的艰辛。在这样的一种视角下,看似成立。但是,其实是没有把目光放到祭祀这件事上。一方面,祭祀不是常有的事情,一年也就那几次。从采蘩这个植物来看,可能就是春祭。落脚在艰辛上,显得很单薄。落脚在祭祀的前后,人的庄重,亲力亲为,诚心诚意上,可能更符合孔子编诗之意。

如果我们带着恭敬和至诚的心,跟着诗中的人一路艰辛地采蘩,把最好的蘩采摘过来,爬山涉水在所不惜。祭祀的当下,仪容庄重,诚心诚意,对于读诗人而言,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是一个与诗对话,于“天人之际”和天道和我们的祖先相感通。母亲刚去世,我们家也为母亲做了一场三天的法事,以前对于这样的法事,多是看个热闹,内心没有多少“信”在。但是经历这几天,我确实明白了法事背后的人心才是根本所在。这个时候真的能够理解孔子所言的“吾不与祭,如不祭”,也能明白“祭如在”这样的一种非常真实的心理状态。在法事之外看法事与在法事之里看法事,完全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诗里读诗和在诗外读诗,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诗里读诗,在经里读诗,这样的读诗,是真的把诗作为“经”来读,沿着经的指示,进入我们文化的核心境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