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版|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序言 2024-08-01 14:55:34 子归明 袭明堂 今天 根据原注解内容尝试制作音频版 请大家及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原文链接:徐大椿《道德经注》译注:序言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序言 来自袭明堂 00:00 06:44 文稿编辑:子归明 音频制作:君如玉 【原文】道德经注序(徐大椿 撰) 道德经,非谈“道德”之书也。昔老聃氏去周出关,关令尹喜迎而谓之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夫著书而曰强,喜真知道德之意者乎。夫道固不可以书明,而非书又无以存道。强之云者,明书之不足以言道也。于是老聃氏曰,吁,道可道,非常道,反覆其义成五千言。夫以五千言言道,则道仍可道也。乃矢口即曰,可道者非常道,则五千言皆非常道也。非常道而仍有五千言,此乃不得已而有言,不可以五千言为即道也,故曰“强”也。然则书之所言,皆非道乎?是又不然。非道则并不必著书,夫书固不足以言道,而道又未尝不在书。知书之为强而著,则知书之所名皆强而名,从其强而求,其所以必出于强,因以得其非强者,则不可道者因可道者而见,五千言又皆道也,故强而仍著书也。后之学者能知此意,则道德经可晓然矣。知此意,则并无道德经而亦晓然矣。道可道,非常道,此五千言之宗旨也,即五千言之义疏也。若古今之注道德经者,存者不下数十家,皆道道也。夫道道之不足以知道也明矣,何也老聃氏又曰强名之曰道,是道之名并非道之本名也。而奈何?且道道也。乾隆二十五年岁在上章执徐如月中浣洄溪徐大椿序【原文注解】道德经这本书,并不是谈论世俗所谓“人伦道德情操”之类的书。当年老子离开周朝都城西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迎接老子时说:“你就要隐居了,勉强写本书留给我吧。”尹喜请老子著书用“强”这个词,说明尹喜真是一个懂得“道德”二字真正内涵的人啊。“道”原本是没法用语言和文字来讲清楚的,但不写成文字,“道”的思想就没有依存和传播的载体。尹喜用“强为我著书”这个说法,是因为他知道语言和文字不足以讲清楚“道”是怎么回事。于是老子说,唉,“道可道,非常道”,反复阐发“道”的方方面面,而写出了《道德经》这本五千多字的书。老子用五千多字讲述“道”,说明“道”仍然是可以描述和言说的。但是老子转口又说“可道者非常道”,似乎是说这五千多字的描述都不是“常道”了。不是“常道”却又描述了五千多字,意味着这是不得已才用文字来描述,不能认为这五千字的描述,就是“道”的本体和全部内涵,所以就用“强为我著书”这个说法了。然而,《道德经》这本书中所言,都不是“道”吗?也不能这样说。如果讲的都不是“道”,就没必要写这本书了。文字和书本不足以讲清楚“道”是怎么回事,然而“道”的思想内涵又何尝不包含在这本书的描述之中呢?如果知道这本书是不得已而写成的,那么就知道书中的很多概念和阐释,都是勉强命名的,是因为尹喜要求老子向他传道而勉强所为,所以说著书传道这个事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如果能通过不得已而勉强写成的书,而领悟到书本之外的思想,那么,所谓“不可道”的“道”,却又能通过文字和书本这种可见之物,而得以呈现出来。从这个角度看,这五千多字讲的又都是道,所以,虽然勉强而不得已,老子却仍然写了《道德经》这本书。如果后世的学者能够明白上面说的这些含义,就能明白道德经这本书中蕴含的道理。假如真能明白上述的含义,甚至没有道德经这本书,也能通晓“道”的内涵。“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是道德经这本书的中心思想,也是这本书的义理所在。从古至今,有很多注解道德经的著作,得到人们认可而流传至今的也不少于数十家,但都不过是像老子向尹喜传道那样,不得已而用文字来描述“道”而已。既然明白,用文字来描述“道”,不足以讲清楚“道”为何物,为什么老子又要勉强给“道”取名为“道”呢?后世学者们要明白,这不过是人为地给“道”取的名字和概念而已,并不是说“道”天然地本来就叫“道”这个名字。面对这个“可道非道、道不可道”的思维困境,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也只能“道道”了。——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岁在庚辰,二月中旬,洄溪徐大椿序【义理阐发】古往今来,注解道德经的有成百上千家,其中以王弼与河上公的注解流传最广。然而,清朝名医徐大椿说,王弼对道德经的解读晦暗肤浅,河上公对道德经的解读则文理不通。他还推翻了当时文人把“六经”视为最高经典的认知,说《道德经》远在六经之上,书中的思想承自上古圣人,可与黄帝之道并列。徐大椿从14岁开始研读《易经》和诸子百家,对道德经独有会心,并详加注释,到35岁时才写成《道德经注》这本书。徐大椿如此推崇道德经,并用了20余年时间进行注解,他对道德经的理解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接下来,本号将连载《道德经注》及现代文译注,让我们跟着徐大椿的视角,一起学习道德经这本至道经典吧。 赞 (0) 相关推荐 尹锋:在老子研讨会上的演讲 道与和谐 -----在陕西省老子书道研究会上的演讲 尹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道友,早上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参加"陕西省老子书道研究会"第二届第一次理事大会,能与诸位参加 ... 老子:道德经注解(全集) 道德经注解 -太上道祖老子亲自注解 道德经注解(1-27) 道德经注解(28-54) 道德经注解(55-81) 道德经全文 老子:主张“道化万物”到底是何意义? 民间传说里认为老子是太上老君在凡间的化身,也有人认为他是道家始祖. 他所著的<道德经>与<易经>,<论语>堪称华夏五千年历史中的三大奇书. 不仅仅是在中国,在世界文 ... 音频版|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凡例 子归明 袭明堂 昨天 根据原注解内容制作音频版 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原文链接: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凡例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凡例 来自袭明堂 00:00 09:5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致虚极第十六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上一章讲,超凡入圣的得道之人是什么样子,本章接上文,讲如何才能超凡入圣,具体讲圣人如何明道察物,如何以道治天下. 本章内容还涉及道家养生和修炼的基本原理,可以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古之善为士第十五 上一章讲,道是什么"样子",圣人如何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本章接着讲,为道之人又是什么样子的. 在先秦语境中,有志于道者称为士,为士和为道是一个意思.或许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法在生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道可道第一 [原文]道德经注(徐大椿 撰) 上经 道可道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常者,本然之谓.道本无名,指为道者,非道之本名.所谓"强名之曰道",非道体常然之称也] [译文]常,是&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视之不见第十四 [明论]前面几章都在讲,要弃人道,行天道.那么,"道"到底是什么呢?"道"到底长什么样子呢?很多人读到这里可能就会有这样的疑惑,所以,<道德经>在行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五色第十二 [明论]上一章讲到,以无为用,以道统御万物之利的道理.本章承接前面数章的意思,再次强调,圣人治世应当去人复天. 先来简单梳理一下这几章的思想脉络: 上善若水第八,从正面主张效法天道利万物而不争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三十辐第十一 上一章讲到,圣人应该无离.无疵.无为.无知,以此去人道而复天道.本章接着讲,天道贵无.以无为用的道理.天道集虚,有无相生,利用相成. 本章的内容,对我们处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对于我们经营家庭和组织团队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载营魄第十 上一章讲到,圣人应该弃人道.循天道,功成名遂之后,则退身守道.本章接着讲,具体该如何去人复天.本章的内容,十分精妙,既可用于治世,也可用于指导人们养生.修身,值得反复研读,仔细体会. [原文]道德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宠辱第十三 [明论]上一章讲,圣人治世应当去彼取此,去人道而行天道.本章接着讲,圣人宠辱不惊,不以己身为身,而以天下为身,则可以替天行道,居天下之王位. 本章主要讲"圣王一体"的合法性问题,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