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有用吗

对思维导图的推崇反映了同学们一个学习漏洞,就是凡事都喜欢整一套流程、一个过程,非要把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化,复杂的问题更复杂化,很多学习好的同学就养成了这种特别精密细微的分析方法,但是他们用的点不对,分析的问题是很细微,但是他不是真正把一个问题搞明白,而是吹毛求疵。而且不能接受“条件不足”、“非理性”、“混乱”的问题,面对要解决的问题只要稍微变化一点,会变得很差急躁、痛苦,不敢想、不敢犯错,因为一犯错就要混乱,连想都不敢想,如何能学好?

思维导图的本质是对知识点的固化,固化的前提是先独立思考,但很多人跳过了思考这一步,不管是否理解了就进行固化,这样的思维导图不是在学习而是在练书法、练画画。

很多同学初中高中学了好几年的物理,连基本的道理都没理解清楚,画再多导图有何用?比如两个木块放在一起,分离开了,他还在计算力,两个木块都分离开了还有什么力呢?

还有英语,单词记不住,就一定要背单词,不要弄出各种特别复杂炫酷的思维导图来背单词,一个单词就是一个单词,它的意思就是这样,你知道就行了,直接背就可以了。

还有语文作文,你要每天去写,或者至少两三天写一次,不能用笔写就用脑子去构思,这样你的写作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还有数学,看题能力,想题能力,做题能力,自己出题能力,这四大能力是构成数学学习好的基本的要素。那有同学学了思维导图之后变的思维及其僵化,而且什么都是依赖思维导图。本来你可以用直觉快速准确解出来的,非要总结出密密麻麻的大括号、小括号、大圆圈、小圆圈、五颜六色的思维导图,饶了好大一个弯子,然后你的反应速度就变慢了,你总结的不同的思维导图总结多了还很容易互相混乱,结果就是你的直觉能力被破坏没了。

很多同学在思考问题上,就是温室的花朵,从小天天上课听讲,然后再上各种辅导班,上辅导班还不够,又上网课,上网课还不行,再找家教,最后越学脑子越混乱,成绩越差,为什么上辅导班也没学好?上网课也没学好?还有名师家教为什么也不行呢?

好多辅导班,各种所谓的伪专家,教稀奇古怪的方法,觉得自己很高明,还有网课老师讲得一套又一套的,巧妙的解题方法层出不穷,其实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基本的方法就能做出来了。你在上这么多课的过程中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套复杂无用的方法不断的被灌输,无论是数学、语文、英语、地理、历史、物理等用本源去思考,要以自己独创的方法把它解出来,为什么独创的方法?因为你独创的方法,你考试时候就不会忘记,也不需要记忆,就自然会做出来。

每个人的记忆容量是极其有限的,你学习的时候尽可能的不要记忆,甚至要忘记。因为考试的时候,你只能去把自己的力量,抓取极其有限的知识去解决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记忆的东西越少,那么他的学习能力越强。考试的时候他越想。

所以为什么有的同学平时学习成绩好,一到考试就不行,平时小测验还行,大考就不行,因为小测验的时候它考的范围很窄,需要的知识很少,所以同学们又是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不自己去思考,不自己把东西真的吸收,不自己去独创。这位同学呢,跟后者比,后者平时学习的时候善于总结,真正时候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善于的独创,以独创为主。

像我的一对一的同学数学以自己为出题为主,物理以自己出题为主,化学以变题,以形成解题体系为主。生物以寻根溯源,找到对源头,独创概念为主。生物的概念很多呀,所以我的同学用这种方法,平时就不记忆,甚至抛弃记忆。平时考试成绩往往不是很好,因为平时考试老师出的太细节的东西,太细枝末节东西的。但一到大的考试,我的同学考的特别好,越到大的考试,中考、高考、考研就考得越好,而其他同学平时考试考的挺好,一到大考不行了,为什么大考是不行了?那细节东西记的太多了。

你平时考试单位时间记得好多细节东西,考试考满分,但大的考试呢把所有的知识放在一起,那么多细节东西,你哪记得住,而且不光这样,你考数学的时候脑子还一大堆英语单词呢。害怕下一节课英语还要考试,还不能忘记,还背着沉重的包袱去考试,其中重要一个方面就是思维导图,好多同学就满脑子思维导图,本来很简单的知识,又搞了一套特别复杂的东西,越到大的考试,邯郸学步,最后都不会走路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