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没法用了?这些人急了......
如果你是一个大学生,那么请和花呗、白条说再见。
3月17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中提到,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或者用营销方式诱导大学生贷款。
此规定一出,立刻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讨论。如今,我们很熟悉的花呗、借呗、白条等,其接入公司都离不开小贷公司的身影。花呗的接入公司之一是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白条的接入公司之一则是重庆两江新区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只要《通知》执行到位,大学生使用花呗和白条的行为将进入“倒计时环节”。
两难选择
大学生因为超前消费,而背上校园贷的新闻并不少见,公众也倾向于反对态度。但对于花呗和白条等互联网贷款,大学生其实并不太排斥。根据一项针对200名大学生的小规模调查显示,认为“大学生应当使用花呗”的人数达到了60%。
除了大学生之外,在公众范围内,对大学生是否可以使用花呗、白条的态度也莫衷一是。在多个微博投票中,支持大学生使用花呗的人数占到了三分之一,有着较为广泛的舆论基础。
小雷理解部分反对声音:一方面,相较纷繁复杂、不知出自哪家的“套路贷”,有着大公司背书的花呗和白条,确实能让用户更加放心,相关购物网站也时常举办与之关联的优惠活动;并且从去年开始,花呗就已经开始给一部分用户下降额度,不少网友表示,自己的额度在下降后仅有一两千元。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花呗和白条这种互联网贷款是“可控”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依然属于小额贷款范畴,在征信上的分类与其他小额贷款公司等同,使用过多可能会让个人征信受到影响。尽管花呗、白条等产品用户广泛,银行在贷款时依旧钟爱那些传统的信用卡用户。
而大学生在借贷群体中又极为特殊,他们虽然是成年人,没有持续性收入,他们的消费欲望却在逐年增长,花呗这样的互联网小贷给了他们超前消费的机会。在豆瓣上,我们能看到不少诸如“负债者联盟”、“努力还债联盟”等群组,这其中的不少成员都是沉迷消费的大学生,因为没有门槛的互联网借贷而误入歧途,用多个网贷“拆东墙补西墙”,最终走向负债。
如何给大学生提供贷款,一直都是金融监管的难题。十年前的信用卡进校园、四年前的“校园贷”、如今的花呗,这些借贷手段都被或多或少地正向鼓励过,但随后又被严格限制。
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大学生的自制力不够,“大数据金融创新”也会失灵。去年,广州互联网法院曾公布一组数据:互联网借贷案件中有60%的涉案数额小于一万元,借贷群体也以年轻人居多。甚至还有趁着“基金热”,大学生用小贷借钱投资的案例,小微贷款对年轻人的负面影响,开始浮出水面。
“花呗”背后的金融风险
“花呗”盛行,恶果不止于此,大学生超前消费只是小事,它背后蕴藏的金融风险才是大事。
去年的一大金融事件,就是蚂蚁金服的暂缓上市。除了政治原因外,蚂蚁金服的运行模式也蕴藏着相当大的风险。以借呗为例,其所在公司资产规模38亿元,但累计放款已达3000亿元,借呗用小资金,撬动将近百倍的金融市场。
蚂蚁金服的秘诀就是ABS(资产证券化),蚂蚁金服先向用户发放贷款,再将向用户收款的权利打包成证券卖给他人,从中赚取利息差,然后再将这笔资金去发放新的贷款。一旦遇到金融不景气,贷款收不上来,这种运作方式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
如今的互联网巨头大多也都会自己的金融服务,和他们对接往往也是小贷公司。百度开设了度小满小贷、美团有三快小贷,小米则是小米小贷。相较传统公司互联网企业的宣传更加无孔不入,你购物、打车、甚至在网盘上都能找到小贷的身影。如果这些企业都用的是和蚂蚁金服一样的玩法,那么一但暴雷,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解决互联网金融“无本套利”的问题,银保监会和央行联合发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率必须要达到30%,资金杠杆至多只能两倍,而ABS最多只能4倍。也正因此,以蚂蚁金服为首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失去了想象空间,只能进行整改。
为了减小监管规模,蚂蚁能做的就是“开源节流”:提高准备金,并缩小放贷规模,这也是为何去年蚂蚁下降花呗额度的重要原因。如今,监管部门主动出手,禁止小贷贷款给大学生,既是防止大学生沉迷于超前消费,又切断了这些隐藏的金融风险,将贷款规模和涉及范围限定在一个可控的程度。
那么对于那些真的需要用钱的大学生来说,未来的路又将何去何从?在《通知》中是这样表示的,只要落实好第二还款来源,花呗就可以通过“助贷”的方式来向学生提供非小贷公司的持牌金融机构贷款。如今,蚂蚁集团正在申请消费金融牌照,将信贷业务转为消费金融,以继续向大学生提供业务。
小雷认为,创新和风险是并存的,但金融创新依然需要严格的监管。在如今金融风险问题凸显、年轻人普遍负债的当下,互联网企业比起放贷规模,如何更加精准地控制风险,纳入金融监管范围,才是金融创新的重中之重。对于大学生来说,如何甄别非必要消费,杜绝消费主义,也是步入社会时必修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