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 什么?两千年前就有妇女节!

文 / 悠悠我心

今天“三八”,是普天之下女性的节日。

其他节日,都有男性沾边,唯有这个日子,男同志必须老老实实地上班干工作挣工分、下班做家务带孩子,将幸福的休假和狂欢的权利留给女性。

首先普及一下: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简写IWD),全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而设立。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在1911年美国纽约三角工厂火灾中丧生的140多名女工。

从1909年3月8日芝加哥妇女争取“男女平等”游行集会以来,“三八节”已经走过了百余年历程。在这一天,世界各地妇女不分国籍、种族、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差异,共同关注妇女的权益。

现代社会,“三八”妇女节是一个让全世界女性倍感自豪的节日。那么在古代,有没有妇女节呢?其实,中国古代就有妇女节,而且不止一个。

农历五月五日,是传统的妇女节。青年女子在这一天梳妆打扮,头插石榴花。已经出嫁的闺女要回娘家探望,母女团聚,重温旧情。古人诗云:“都人重午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当胸符当髻,衫裙簪朵盈盈新。”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载:“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农历六月六,也是古代的妇女节。这一天,家家户户接已经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清代嘉庆《合肥县志》:“六月六日谓之过半年,妇女偕婿归宁。”如今在台湾地区,还保持着这一传统。从2003年起,台湾每年的农历六月六都要举办“勇气、活力、自信、知识”的少女选拔活动。

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是妇女最自由的日子。白天,母女团聚;晚上,母女一起坐在葡萄架下,“偷看”牛郎织女相会的场面,“偷听”牛郎织女的悄悄情话。《蒲城县志》记载:“七月七日迎新嫁女避节。”河南《宜阳县志》:“七月七夕为女节,陈瓜果,祀天孙以乞巧。”这里的“天孙”就是织女。《史记·天官》:“织女,天之孙也。”

一说起中国古代女性,也许大家会想到“三从四德”、“裹小脚”、“贞节牌坊”这些词汇。其实不然,不同时期女性的地位并不是一样,一些朝代妇女的地位还挺高。实际上,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女儿节”。

最早的“女儿节”始于汉朝,也就是传统节日七夕。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中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的描述。这一天,女子盛装出行,或走亲访友,或回娘家团聚,或逛街赶庙会。就连平时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也可以自由出入、随意放风。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中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七夕之夜,有女孩的人家,通常要摆上瓜果、女红,以乞求织女把纺织和刺绣等技艺传授给她们。李清照、秦观等也用诗词记载了七夕,秦观《鹊桥仙》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更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牛郎织女的爱情感动世人,加上文人墨客锦上添花的诗词,七夕在现代人眼里变成了象征爱情的节日。

古人认为的情人节并非七夕,而是元宵节。那一天青年男女可相约聚会赏灯,平时不出闺门的美女们纷纷穿上华服,手持花灯走上街头,令男子们一饱眼福。

唐人非常重视七夕“女儿节”。一到七夕节,女子都会对镜梳妆,认真打扮,拜月乞巧。唐朝诗人权德舆在《七夕》诗中写道:“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描写的就是当时的七夕夜景。七夕夜的乞巧活动中,若有蜘蛛张网于穿针台上,则被认为是大吉。唐朝诗人刘言史在《七夕歌》中写道:“碧空露重新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说的就是乞巧遇到蜘蛛的事情。为了更好地让女子们在七夕之夜拜月乞巧,唐朝皇宫中还特制七孔金钿针供宫女使用。

到了明朝,七夕“女儿节”则更加隆重。《帝京午目》中载:“七夕女儿节,角黍展榴裙。”七夕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佩戴着用五彩绫线结成的樱桃、桑葚、角黍、葫芦等形状的饰品,成群结队地来到大街上。不仅如此,家中还要准备丰盛的食物供妇女享用,可谓真正的节日狂欢。

最后,还是那句话:只要你有心,处处皆有诗;只要你愿意,天天都是节!祝愿“半边天”们节日快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