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绵掌
以武学打开世界
子母绵掌,据传由形意门之蛇形衍变而成,为何人何时所创不可考。又传江南一武师夫妇皆精此拳,秘不外传。后武师遭人暗算,临终前嘱妻须将此拳术授于遗腹之子。后来母传子受,其子果尽得母传,报了父仇。有因此拳招式分左右,手法分阴阳,掌拳互易,刚柔相济,粘随着连绵,故得名子母绵掌。清光绪年间,又有河北沧州镖师郭凤鸣精此拳术,因其抱打不平误伤人命,逃避山西灵邱县,并设场授艺,此拳即在晋地流传。
子母绵掌依人体结构之理,取上臂、前臂、掌指三节如长鞭之柔;取拳、肘、膝本骨之坚;采拳、脚放长击远之利;择肩、胯贴靠之威,同时以桩功固守内气,以力功催发内力。加之兼练八方穿林步法,所以该拳具有刚柔相济、长短并举、拳掌互变、外示轻柔、绵里藏针、内外皆修、体用简能的特点。子母绵掌之掌型多取瓦蛇掌,步型有弓、马、偏马、半马、丁八、寒鸡步、小蹲式、蛇形一字步等;拳法有贯、冲、盖、砸等;掌法有托、推、滚、引、抹、按、挒、扣、剪、劈、截、封、插等;肘法有:掀、捅、顶、挑等;腿法有:踹、踢、蹉、勾、挂等。另外还有靠、撞、揣、顶、压等肩膀之打法。拳技击时江秀肩、肘、拳、掌、胯、膝、脚并用。套路主要有:子母绵掌大掌、子母绵掌小掌、三才子母棍等。
子母绵掌功的功法:
一、倒把
'倒'字意为'两手轮换着往回拉线或绳索的动作',大意是猛地抓回或拉回;'把'的意思是紧握的举头。倒把就是两手握紧拳头轮换着往回拉之意。此功主练手指的功力,习练此功,一方面可增强指骨、掌骨的坚韧性,另一方面则主要锻炼经筋的伸缩性和韧性。'爪为筋之余',指为经筋之末端,为四梢之一,即筋梢,练之可培元固本,耳聪目明,进而可以延年益寿;同时气贯指梢,经筋合一,以达'指欲透骨力推山'之效。功成之时,一把可抓掉敌人身上一块肉,可谓神矣。
倒把在套路中也名为扣手,是子母绵掌中用得较多的一种防守动作,练法如下:
半马步站立,挺胸抬头,敛臀提肛,十趾抓地,足心微凹,两眼平视,双臂伸展,双手张开,手心向下,手略低于肩头一拳左右。全身放松,呼吸自然,气定神凝。
右手向左、向上屈臂收回,右手变拳,从左臂卜穿过,收回至胸前,略高于中庭穴,距离胸部半尺远拳心向下,吐气助力,意、气、力相合,发全身力于梢节。
然后右拳变掌,水平伸展复原,同法再倒左手。两手交替倒回,依次重复。
练习要点:
1.配合呼吸,气与力合;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气乱神散,难以长功;
2.要因人而异,掌握合适的运动量,适可而止;
3.练习后,注意放松身体,尤其是手指,否则,手指变僵,若再用功过度,于指将有不能伸展之虞。
'拳无百日功',练功有百日见效之说,但练好功夫却需日积月累,勤学苦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功练时不限时间、次数,尽力而为。
子母绵掌功的腿功:
子母绵掌所用腿法俱为低腿,高不过膝,常用弹、搓、踩、踹四种腿法。弹腿脚面绷紧,以脚尖为着力点,弹击对方小腿胫骨。搓脚用于上步进身时,我从里门或外门上步,以脚内侧或外侧搓踢对方小腿下部,同时达到上步的目的。踩腿为寻机踩对方脚或小腿部之意。踹腿即趟腿,矬身进低腿,以脚外侧或内侧为力点,踹踢对方小腿部。
腿功的练法一般有两种,具体如下:
1.崩腿:选一块略有倾斜的石头或木机等硬物。面对目标自然站立,一腿屈膝略蹲,另一腿足尖勾起,以足前掌为着力点,猛踢目标,高不过膝。踢出时呼气,收回时吸气,气与力合,势分左右,两腿交替踢出,力达足尖。上身略倾斜,双手自然防护,目视着力点。此腿法又名舔腿,用时崩踢对方小腿胫骨。
2.七星腿:选取粗细适当的木桩等物,面对目标,斜身站立,双脚交替以内外两侧踢击树桩,高不过膝,踢时呼气,收回时吸气,心与意合,气与力合。另一腿微屈,身体倾斜略蹲。两脚交替踢出,目视着力点,上肢自然防护。此腿法也名为拦门腿,用时可进可守,进可攻对方小腿胫骨,守则封堵对方上步进身及各种腿法进攻,也可落足为踩,踩踢对方小腿或足背部。
以向左侧身站立为例,身体略向右侧倾斜,双手自然防护,右腿屈膝微蹲,支撑身体,左足提起,足尖勾回,以足外侧为着力点踢出,高不过七寸,力达足外侧 。左足自然收回,落地不动,左腿屈膝微蹲,右足提起,足尖勾起并外翻,使足弓内侧朝前,过左小腿前,以足内侧为着力点猛力踢出,高不过七寸,力达足内侧。此为左势,同理可练右势。
子母绵掌功的腿法练习要点:
1.身体协调,手足配合,周身一致,手眼身法步要配合,攻防意识须明确;
2.心与意合,气与力合,配合呼吸,忌心急气喘,呼吸散乱;
3.循序渐进,稳步前进,由柔人手,复归至刚。动作到位,取意胜人,重在实战。
4.注意保护脚部,要穿胶鞋或桩上以厚胶条缠绕。若以两端固定的粗绳或胶条代替桩,则练功效果更佳。
子母绵掌功的肩与胯合:
肩与胯合为六合之一,肩与胯是四肢之根节,若肩胯一合,则其它五合自然相合,故此功可练六合,六合明方可搭手成功,故子母绵掌拳歌言:'远腿近手曲进肘,粘身便用贴身靠。'贴身靠即为肩与胯合。肩与胯合又可分为贴身靠及外门式两种,而两式又有左右之分,共四种练法,可以交替练习,围绕一桩多处着身,往复练功。练时选择一粗细适宜的木桩,上步靠撞时呼气,心与意合,以意领气,气到力到,以肩胯与肋部(外门式)或后背 (贴身靠)为着力点撞击木桩。
此功可以用来练功,增强七举中根节的攻击力及身体的抗打击能力,也可以用于练拳或练气后的拍打散气的辅助动作,舒筋活血,以防气血淤积于体内,有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