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了十几年书的语文老师,终于明白了:最好的阅读物就是课本……

作为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老师说,高考语文的难度就是让15%的学生做不完……这句话被过度解读了,导致老师和学生、家长都特别焦虑,考试越来越难,别说高考了,小学和中学的语文也和以前的学法、教法不太一样了。毕竟教育是发展的,语文的学习也是与时俱进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小岛老师在日常也经常刷卷子,老师的刷题和学生刷题是不一样的,语文老师刷卷子,是想通过做题,来理解学生在答题时为什么会出错?语文思维该如何引导,才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考试。毕竟,真正的语文学习,不是仅仅为了考试而已。

小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强调的是,弘扬传统优秀的文化,想让同学们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变化,也在告诉我们老师和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的重要意义。不管课本里的课文怎么变,文言文和古诗词的数量是不断增加的。我们在2019年开始使用的部编版语文教材,1-6年级的古诗文有129首,甚至在一年级下,我们就要学习论语了,简单浅易的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难点也是重点。而在考试中,古诗文的相关阅读理解的考试也呈越来越多的模式,篇幅长、理解难、考点多,所以我们会说,最好的阅读物就是我们的语文课本,只有通读了课本,理解了学习和阅读的意义,才知道怎么去提高阅读能力。考试亦如此,老师研究了几百张试卷,帮同学们总结了一些语文阅读的方向。

1、重视名家经典的阅读

我们从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中也可以看出,名家名著的阅读内容开始多了起来。文言文选自《史记》《宋史》《四库全书》的也不少,2019年的全国语文高考卷1、2、3的三篇文言文阅读都选自《史记》,可见古今中外的名家名著,经典文学连续两年出现在高考语文中,也对我们有一个指导阅读的方向。小学阶段该积累什么?中学阶段过渡到什么内容?需要我们在漫长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去探索和学习。一谈到重视名家经典的阅读,有些家长就开始焦虑了,给一年级的小学生看《四大名著》,各种版本的名著经典,开始给孩子安排起来。

这也是不符合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的要求,重视名家经典的阅读,应该从孩子在阅读上的训练目标开始,孩子们达到阅读经典的能力,就可以阅读了。建议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开始阅读经典文学。当然,在所有的阅读练习开始之前,我们培养的阅读兴趣就是兴趣,而不是做题的能力。阅读名家经典也一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名家经典确实从共情上,很难让学生来理解和体会,那么老师和家长该怎么做,能够帮助学生对阅读名家经典产生兴趣,从而达到“语文学习就是要阅读”的学习意识。

2、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也需要课外阅读的积累

高考关注时代主题,2020年的阅读题材是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关注优秀的文化传统,感悟文化的魅力。那么什么是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一点在小学语文课本里都得到了阅读的体现。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命脉,和语文有关的:书法、中国文化、历史传统、优秀的道德品质等等,都是我们传统文化,需要同学们了解和学习。除了课文的相关内容,我们更需要通过课外阅读来积累传统文化的知识点。比如《古文观止》,我们可以推荐学生们阅读,有小学生版本的、中学生版本、高考版本的解读,在不同的年级段,去阅读经典和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最好的阅读练习。

语文的学习,是指导生活。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体现了这一点,运用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考试怎么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呢?阅读理解喜欢考的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人文精神,学生是否能体会到,体会到了什么?不管是选择题还是论述题,让你来写出心中的答案。考试是从阅读、提炼、辨识等基础的学习角度考查学生,那么我们在课外阅读积累的时候,就应该多关注这方面的阅读素材。但于此同时,理解课本里的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阅读训练目标,了解你必须掌握的阅读能力,才能为应试考试做好准备。

3、如何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

了解到这些信息,那我们平时该怎么学习语文呢?积累基础、多练考题、博览群书?这3个学习方向是没错的,具体到学习细节,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复习。不管是基础好还是不好的,积累是主要的学习方法,利用学习空闲时间,去吃透课本中的生字词句,活学活用,把平常积累的基础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去。其次,吃透考试的题目,老师要带着学生学习考试的题型和思路,家长要鼓励孩子,分数不是唯一,主要的是学习的技巧和习惯。

语文学习在小学阶段,看起来是抄写和背诵的过程,但语文确实最灵活的学科,语文思维的建立,去读懂题目,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才能在日常的积累中去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复习备考的核心就是日常的积累,考前的突击是巩固知识点,在平时我们就把基础巩固扎实,考前查缺补漏,才能有信心考好。关于语文学习最好的阅读物就是课本,你同意这个观点吗?欢迎留言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