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第389章)

无论人间是否太平,761年春天还是不依不饶地准时到来了。
自760年入冬以来,王维便觉得体力渐渐不支,连例行的上朝奏事也日渐感到吃力。再加上常常就着烛光研读佛经,眼睛也渐渐昏花起来。入春后,或许是夹袍脱得早了些,不小心染了风寒,时常剧烈咳嗽,常常整夜整夜睡不好觉。
即便莲儿去请了相熟的范郎中,为王维诊了脉息,开了方子,日日好生养着,也不见什么明显好转。
范郎中眉间皱了一个“川”字,深深叹了口气,趁王维不留意时,悄悄告诉莲儿道:“大娘,从令尊的脉息看,风寒只是表象,其实是心气郁结、心力耗尽,就像油尽灯枯一般,身子骨一日日亏了……”
不待范郎中说完,莲儿便觉得一颗心被狠狠捅了一刀一般,眼泪瞬间涌了上来,一叠声求范郎中救救阿爷。范郎中连忙安慰她道:“大娘若是信得过在下,在下给令尊开一些疏通气血、补气健脾的方子,请令尊耐心吃上几个疗程。大娘切记,忧思伤脾,久坐伤肝,如果令尊能保持心情舒畅,并多卧床休养,想来身子会慢慢好转,大娘切莫过于担忧。”
莲儿含泪点了点头,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按范郎中交代的去做,尽一切办法照顾好阿爷。
这日午后,王维迷迷糊糊睡了一觉,醒来后喝了莲儿熬好的中药,又被莲儿哄着吃了两粒杏脯,觉得身子似乎松快了些。
看阿爷精神好了些,莲儿便从袖袍中取出一封信笺,双手递给阿爷道:“阿爷,方才您睡着时,门房收到了叔父的来信,您快瞧瞧。一眨眼,已经快三年不见叔父了,如果叔父能早日回到长安,该有多好!”
“夏卿来信了?快与我看看。”听说王缙来信了,王维顿时眼前一亮,精神仿佛更好了些,忙从床榻上支起身子,拿过信笺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莲儿忙在王维身后垫了一个厚实的青缎隐囊,又给王维披上了一件轻便暖和的披风,挨在王维身边坐了下来,替王维轻轻捶背。
自去蜀州以来,王缙大抵两三个月就会给王维来一封信,信中总说他和裴迪在蜀州一切都好,请王维不要为他担心。他还常将他、裴迪、杜甫、严武等人在一起饮酒唱和的诗作附在信后,请王维点评一二。
在这封信里,王缙照例报了平安,聊了蜀州的春光和蜀地的风俗,信末特地嘱咐王维,请他务必听郎中和莲儿的话,好生养着,早日康复,以免挂念云云……
王维看着看着,拿着信笺的手不由微微颤抖起来,只觉得胸口一阵酸涩。
虽说他是王缙的大哥,但回首这一生,他似乎没有为王缙做过什么,都是王缙在关心他、照顾他、维护他……
他恍惚想起了732年秋天。那时,王缙被朝廷外放,前往河南登封任职。出发前夜,王维为他送行,一起痛饮八月合的三勒浆。他们一边喝酒,一边畅聊,从则天女皇登嵩山封禅、将嵩阳县改为登封县聊起,聊到位于登封的禅宗祖庭少林寺如何了得,一路聊了下去,一直从日暮时分聊到月上中天,仍然意犹未尽。
如今想来,那晚的三勒浆,是他这辈子喝过的最好喝的三勒浆。虽酒性极烈,却入口微甜。他和王缙一杯接一杯地痛饮,只觉得从喉头到肚腹一路火辣,好几次忍不住咳了出来,呛得眼角隐隐泛起泪光……
“莲儿,你说的对,如果你叔父能早日回到长安,该有多好!说起来,你叔父去蜀州,是阿爷连累了他,是时候让阿爷为你叔父做点什么了。”王维缓缓放下手中的信笺,转头看着莲儿,眼中是深深的歉意和自责。
莲儿立马想到了范郎中说的忧思伤脾,阿爷就是太自责了,所以才心气郁结,导致身子骨一日日亏了下去,忙劝慰王维道:“阿爷,您快莫如此说,叔父不是说了么?您好了,便是他好了。您若心里不安,叔父心里不就愈发不安了么?阿爷您看,叔父特地交代了,让您务必要听郎中的话。范郎中反复交代,久坐最是伤身,您这一坐又是不少工夫了,该躺下好好歇着了。”莲儿一边说着,一边起身取下王维身上的披风,扶王维躺下休息。
但王维却摆了摆手,挣扎着要起身下床,并打趣莲儿道:“范郎中是怎样的谨慎人?你叔父是怎样的谨慎人?他们的话,怎能全部听得?你阿爷哪有那般娇贵了?来,你这就扶我到书房去,我这就给你叔父写信,免得他日夜担心我。”
莲儿知道阿爷平时看着好说话,但一旦他决定了的事,却是拗不过他。莲儿故意重重叹了口气,没好气地说:“右丞大人,小女子遵命便是!”
在莲儿搀扶下,王维缓缓走向书房,在书桌前站定后,向莲儿挥了挥手道:“莲儿,阿爷没事,你去忙你的吧。”
莲儿知道阿爷写信时不愿被人打扰,只好点了点头,转身向门外走去,走到门口时,回头哄王维道:“阿爷,我只给您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您可得跟我回房间休息了,否则我可不依。”
王维铺开宣纸,抬头看着莲儿笑道:“好,阿爷依你,保证半个时辰内给你叔父写好回信就是了。”
看着莲儿放心离去后,王维怔怔地站了好一会儿。不知为何,他近来时常有种错觉,仿佛刚才和他说话的不是莲儿,而是璎珞。莲儿打小就长得像璎珞,随着年岁渐长,言行举止更是像极了璎珞,让他觉得璎珞并未离开,而是和莲儿同在。
王维自嘲地摇了摇头,将手中的信笺轻轻压在书案的卧牛玉石镇纸下,提起笔来。不过,他并不是给王缙回信,而是给皇上上表。他要像当年王缙向皇上恳求用自己的官职为大哥赎罪一样,也向皇上恳求,削去自己所有官职,只求能让王缙重返长安、官复原职。
几乎不需要任何思索,王维就提笔洋洋洒洒写了下去,只见他这样开头道:
“臣维稽首言:臣年老力衰,心昏眼暗,自料涯分,其能几何?久窃天官,每惭尸素。顷又没于逆贼,不能杀身,负国偷生,以至今日。陛下矜其愚弱,托病被囚,不赐疵瑕,屡迁省阁。昭洗罪累,免负恶名,在于微臣,百生万足。昔在贼地,泣血自思,一日得见圣朝,即愿出家修道。及奉明主,伏恋仁恩,贪冒官荣,荏苒岁月,不知止足,尚忝簪裾。始愿屡违,私心自咎。臣又闻用不才之士,才臣不来;赏无功之人,功臣不劝。有国大体,为政本原,非敢议论他人,窃以兄弟自比。”
接着,他批评自己有“五短”,赞扬王缙有“五长”,即忠不如弟、政不如弟、义不如弟、才不如弟、德不如弟,言辞恳切,感人至深:
“臣弟蜀州刺史缙,太原五年抚养百姓,尽心为国,竭力守城。臣即陷在贼中,苟且延命,臣忠不如弟一也。缙前后历任,所在着声,臣忝职甚多,曾无裨益,臣政不如弟二也。臣顷负累,系在三司,缙上表祈哀,请代臣罪。臣之于缙,一无忧怜,臣义不如弟三也。缙之判策,屡登甲科,众推才名,素在臣上。臣小言浅学,不足谓文,臣才不如弟四也。缙言不忤物,行不上人,植性谦和,执心平直。臣无度量,实自空疏,臣德不如弟五也。臣之五短,弟之五长,加以有功,又能为政。”
最后,他向皇上恳求道:“顾臣谬官华省,而弟远守方州,外愧妨贤,内惭比义,痛心疾首,以日为年。臣又逼近悬车,朝暮入地,阒然孤独,迥无子孙。弟之与臣,更相为命,两人又俱白首,一别恐隔黄泉。傥得同居,相视而没,泯灭之际,魂魄有依。伏乞尽削臣官,放归田里,赐弟散职,令在朝廷。臣当苦行斋心,弟自竭诚尽节,并愿肝禽涂地,陨越为期。葵藿之心,庶知向日;犬马之意,何足动天。不胜私情恳迫之至。”
几天后,当王维这篇《责躬荐弟表》送呈李亨案前时,李亨再一次被王维和王缙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深深触动了。
三年前,王缙向他恳求为王维赎罪;三年后,王维向他恳求让王缙重返长安。看来,在这兄弟俩的心中,都把对方看得比自己更重。放眼天下,这样的手足之情能有几人?
至少,他就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手足之情。不仅他从来没有过,他父亲、他祖父、一代又一代李家人,谁又何曾有过呢?(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梁健续集:再启征程》第389章:粤州来访

    第389章 粤州来访 吕长彬瞧魏燕飞似乎对梁健感兴趣,就道:"梁健?他能力很强,在华京的关系也很不错." 魏燕飞瞥了吕长彬一眼,笑着道:"据我所知,吕书记和梁健应该是竞争 ...

  • 此物最相思——第159章

    第159章  恩泽一场 是夜,月光如水,清风无边. 玉真公主屏退左右,独自缓缓走进用青石围砌.花瓣漂浮的温泉池.透过氤氲的雾气,可以看到池水泛着粼粼波光.这是皇兄十多年前命人为她开凿的温泉,但她却总觉 ...

  • 此物最相思(第352章)

    安禄山去世后,投降安禄山的大唐官员心情各异. 据不完全统计,此时在安伪朝廷担任九品及以上职务的大唐官员共三百多人.其中,有在战场上战败投降的武将,如哥舒翰.达奚珣等:有长安沦陷后被俘虏到洛阳.被迫投降 ...

  • 此物最相思(第351章)

    757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定都洛阳.自称雄武皇帝刚好满一周年. 看着洛阳.长安两座都城都已在大燕囊中,李隆基已逃到蜀中让出皇位,李亨组织唐军反攻长安却大败而归,安禄山越想越是痛快,早就传令下去,正月初一 ...

  • 此物最相思(第353章)

    虽然玉真公主早就有心理准备,猜想遭遇国破家亡.爱妃自缢.太子登基等一连串变故后的皇兄,状态一定大不如前. 然而,当她亲眼看到皇兄时,依然还是吃了一惊--他的双肩已经彻底垮了下去,目光中满是浑浊的苍凉, ...

  • 此物最相思(第350章)

    对于崔光远投奔李亨.边令诚被李亨斩杀.房琯战败于陈涛斜等,远在洛阳的王维都一无所知. 不是洛阳消息不通,而是王维有意封闭了自己. 自开蒙读圣贤书的那一天开始,"名节"二字,就如同烙 ...

  • 此物最相思(第354章)

    自玉真公主来到益州陪伴李隆基后,李隆基心中的悲凉和落寞稍稍纾解了一些,精神也渐渐好了起来.加上益州的天气也一日日暖和了,李隆基决定出去走走散散. 益州城东有一座寺庙,名为大慈寺,始建于魏晋时期.据益州 ...

  • 此物最相思(第349章)

    无论是李隆基在益州颁布罪己诏,还是李璘在江陵修筑江淮防线,都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战局.平定叛乱的重任,最终压在了李亨身上. 当李亨在马嵬驿和李隆基分道扬镳时,当李亨历经艰难险阻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州(今宁夏 ...

  • 此物最相思(第347章)

    自从王维答应投降后,安禄山就派人将王维从菩提寺接了出来,安置在洛阳城最为繁华的天津桥附近的宅邸中. 几天后,任命诏书下达,王维被任命为给事中,和陈希烈.张均.张垍等人同朝为官,王维心中的苦闷自不必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