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铁锹与镐头争来的战胜国资格

今天是3月14日,1917年的今天,当时位于北京的北洋政府宣布与德国正式断绝外交关系,同时宣布收回天津、汉口德租界,停付对德赔款与欠款。

在3月7日的时候,梁启超给段祺瑞的信中说,对德国“早绝一日,则德人及国内捣乱分子即少一部分活动余地”。

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时任北洋政府时期临时执政、国务总理。

图片来自网络

客观地说,一战确实是中国争取国际地位和权益的一次机会,但是在信奉“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国际社会,弱国无外交是个赤裸裸、冷冰冰的现实。

同样与欧洲战场相隔万里,日本借一战之机趁火打劫,捞足了油水,中国却连最基本的合理要求都不能得。

既然想参战,就先要“站队”,当时的中国和协约国、同盟国两方列强都称不上友好盟国,反倒是都有一本“血泪债”,选择哪一方,实际上是“押宝”哪一方会取得胜利,以便在战后能够分享一杯胜利果实。但初期袁世凯是持“谁都不得罪”的策略。

1916年袁世凯离世,段祺瑞掌权,他倾向参战。在摆平国内反对参战的势力后,3月10日、11日,北洋政府众参两院分别通过对德绝交案。湖北督军王占元3月15日收到北京的训令,立即派军警进入德租界,接管租界的警察权;汉口警察厅长周际芸被任命为德租界特别区管理局局长;3月16日,天津地方当局接管天津德租界,改为特别第一区。

外交关系虽然是断了,但国内阻碍的声音依旧很大,尤其以孙中山的国民党议员为主。就这么一来二去,直到5个月后的8月14日,中国政府才正式对德、奥宣战,距离一战结束还有1年多的时间。

但以什么样的形式参战,北洋政府却也一直没给协约国拿出可行的方案来。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派远征军前往欧洲战场是行不通的;给钱给粮也不是可行的方案。

正当“投靠”协约国无门之时,时任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的梁士诒想到了1915年法国人送来一个“枕头”:当时协约国主要成员法国的驻华公使康悌主动找上门来,与北洋政府秘密谈判中国劳工招募事宜。

梁士诒认为:“中国财力兵备,不足以遣兵赴欧,如以工代兵,则中国可省海陆运输饷械之巨额费用,而参战工人反得列国所给工资,中国政府不费分文,可获战胜后之种种权利。”

梁士诒,1869年~1933年。

图片来自网络

1916年5月14日,法方由康悌全权担保,“农学技师”陶履德签字,中方则由惠民公司经理梁汝成签字,正式订立招工合同。三个月后,第一批约一千名中国劳工到达法国马赛港,法国当地报纸这样描述:“这些华工是通过仔细挑选而招来法国。他们大部分来自中国的北方。他们比安南人更加能忍受我们国家的气候。另外,医疗体检报告结果认为绝大部分的华工身体健壮,这对我们国家继续在那儿招工是一个好消息。”言语之中对华工的到来充满了期待。

被招募的中国劳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