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梁军游记】闲来常忆巴尔干(12):一天扫街俩首都
闲来常忆巴尔干(12):
一天扫街俩首都
1、 进入克罗地亚国境旅游第六天,到达了首都萨格勒布市,这里是克罗地亚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是一个历史极为悠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还有太多的博物馆。但是时间有限,我们也只能用小半天时间匆匆看一看。
2、全市最高的建筑,一定是教堂。这是双塔并立的圣斯蒂芬大教堂。维修不少年了,进度很慢。
3、有圣母像的教堂,一定是天主教堂--这是导游告诉我们区分天主教和基督教教堂的特征。
4、圣母塑像柱下部的女神雕像。
5、圣斯蒂芬大教堂门口。
6、萨格勒布市中心耶拉切奇总督广场上,矗立着奥匈帝国时期第一任克罗地亚总督耶拉切奇的骑马挥刀塑像。这尊塑像,是在耶拉切奇去世7年后,于1866年建成并安置在广场上的。二战结束后的南斯拉夫时期,广场被改名为共和国广场,耶拉切奇塑像也被撤下,换成了游击队员塑像。到1991年克罗地亚独立以后,耶拉切奇塑像又被从博物馆里请出来,重新安放在改回名字的耶拉切奇总督广场上。这位老将军如果在天之灵有知,一定也会笑出声来,哦哟,搬来搬去,忙来!
7、萨格勒布的城市地形很有趣,高高低低错落有致。这里是乘坐上山轨道车通路。上这个小山,走阶梯也就1分钟路程,不知道为什么要弄个卖票的轨道电动车。
8、一个城市最生动的面貌,往往反映在人的身上。两个年轻人坐在栏杆上玩手机,我们上山时看到,下山时还是老样子。他们有本钱,眼珠子不会累。
9、两位老人好像是街头艺人。老头弹吉他,老妇闭目聆听,心醉神迷的模样,令人感动。老头绝对是个爱国主义者啊,看他的帽檐,袖口,还有放在面前的格子军团旗帜,有这样的老头,老太太怎么能不倾心一辈子?
10、街头咖啡座。
11、著名的圣马可教堂。
12、格子军团的车也要把格子画上。蓝格子也可以。
13、第一次听说,领带就是萨格勒布人发明的。如果朱婷戴这根领带,也仿佛穿晚礼服了!
14、匆匆转一圈萨格勒布,接下来就穿越国境进入斯洛文尼亚,到了它的首都卢布尔雅那。图为夕阳里卢布尔雅那河上的情人桥。
15、西洋景一道,情人桥上栏杆铁丝上挂满的连心锁。
16、满街是游客和休闲的人,喝喝咖灰,吹吹大牛。巴适!
16、首都市政厅,实在不像话,简直还不如上国哪个乡政府!破破烂烂也不知道修到什么年月。但可以随便进去参观闲逛。斯洛文尼亚国家虽小,但是在南斯拉夫解体的过程中,起到了带头大哥作用。1991年,斯洛文尼亚率先宣布从南斯拉夫独立,接着克罗地亚也宣布独立。此后,南斯拉夫军队开到,与斯洛文尼亚的地方防御部队、警察部队发生了十天冲突和对峙,南军本以为对手不堪一击,但是由于暗中外力介入,南军死伤损失严重,被俘2500多人,飞机也被击落,同时又要防备克罗地亚及其他各国的军事动作,不能进一步增兵,经过欧共体调停后停战,结果形成了斯洛文尼亚独立成功的现实。以后几年,其他各国的独立纷争和战争不断加剧,最后又是美国出军轰炸打击,导致了最后南斯拉夫一国变七国的现状。另一方面看,斯洛文尼亚国内的民族结构比较单纯,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斯洛文尼亚族,内部较少民族矛盾,有利于齐心协力一致对外,与塞尔维亚和波黑、黑山等国民族纷争严重的情况很不同,所以该国第一个分裂成功。说到底,巴尔干火药桶的根本成因,还是世世代代的民族矛盾难以消解。
17、街景一瞥。
18、卢布尔雅那一处重要地标,三重桥。
19、三重桥,三桥并排横跨卢布尔雅那河,中间一座宽些,旁边两座窄些。在这个城市的感觉,真的是老百姓过好日子的地方,休闲,轻松得很!市河畔的餐座咖啡座小吃街到处人满为患,那种闲适,上海宁八辈子也学不会。
20、普列舍伦广场上,有普列舍伦青铜塑像。这位让斯洛文尼亚人骄傲的诗人,也是现行斯洛文尼亚国歌的歌词作者。诗人背后,有手持月桂树枝的女神佑护。
21、这个首都的建筑风光,实在有点儿乏善可陈,还是看看各色人等吧。在情人桥上拍照拍不停的女士。
22、粑粑红毛妆,自拍拍个头!
23、为了拍照,乱爬一气。
24、如果在上国小城,这个摊贩会被称为“冰激凌西施”。她的“鸡蛋薄饼冰激凌”绝对有创意还好吃!如果到上海人民广场做起来,再唱上一曲《我在人民广场吃鸡蛋薄饼冰激凌》,包你网红排队抢购赚大钱!
25、烤肉出炉,动刀动枪。排队顾客,口水直淌。
26、小店。
27、地标龙桥。与上国不一样,西方一般认为龙(dragon)是凶恶残暴邪恶的象征,但是卢布尔雅那却在这座桥的两头,让四条飞翼龙踞守,称为龙桥,不知道是何用意,是吓唬人呢?还是表示崇敬?有机会要求教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