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

论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

科举制度发端于西汉察举制,经过曹魏九品中正制,至隋炀帝杨广大业元年即公元605年,中国进行了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科举考试。从官员举荐(举孝廉)到名额固化(九品中正制)再到考试选拔,历时800年。

科举制度积极意义在于孕育了均衡统一的汉民族文化内核,构建形成了士大夫治国新模式,塑造了社会稳定基石--士绅阶层。

在科举制之前,中国民间学风虽然浓厚,但更多集中在有恒产者家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官方儒家正统地位正式确立,但并没有深入到普通大众之中。一则平民家庭没有供养读书人能力,二则书读得再多平民子弟也基本上没有出头之日。汉代想被举孝廉要在二十万人中脱颖而出,还要有地方主要官员亲自向朝廷举荐,这两条框框一框,中产及中产以下家庭基本上就被排除了。百十年甚至数百年一个地方的孝廉绝大部分出自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这些家族就变成了“士族”,袁绍袁术兄弟所在的袁家便是“四世三公”,荣耀一时的“士族”。到魏文帝曹丕时,以诏令形式确认了这些垄断官场的“士族”,为他们排名号定位置,"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了此后中国300年的政治常态,直到武则天时期才被打破。

科举制度实施后,所有的读书人都有了进身之阶。考试内容由官方指定,以儒家学术思想为主,为国家选才,打通了阶层之间的流通渠道。儒家学说第一次被全体国人重视,深入到了中华大地角角落落。有条件读书的孩子被送进学堂,汉民族文化内核扎下根,发出芽,长成参天大树。由于考试内容统一,教材便统一,教材统一,思想内核便大同小异,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区别于非中国人,便发端于此。

科举考试为朝廷输送了一大批具有卓越才识的治国人才,士大夫阶层迅速成长,文官政府治国新模式在中国出现。皇室与军事贵族天下演变为皇帝与文人士大夫天下,至宋朝达到顶峰,伊川二程中的程颢便是科举进士。同时,军人干政局面被大大缓解。近些年实施的公务人员考试招录制度便是对科举制度的继承与发展,1978年恢复的高考制度也是科举制度的另一个缩影。

随着读书人的增多,在朝的官、居野的宦和士子、商人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领导阶层--士绅,县以下基层治理由他们掌控,时髦说法就是县以下乡村自治。士绅在,乡村不乱,民风淳正。士绅消失,则乡村无道德引领力量,无自我纠错能力,无公共事务性产品提供,一切仰仗于官府。官府清明高效,乡村还可维持,一旦官府陷入中期综合症,则乡村必道德沦丧,乱象丛生,一如现在。

2018年2月27日晚

(0)

相关推荐

  • 宇文化及为什么不篡位?非要杀杨广?

    隋炀帝杨广是一名干了很多实事的黄帝,他整顿官员上升通道,创立了科举制度:整顿国内交通运输,开凿大运河.他对外武德丰沛,震慑突厥,让突厥人不敢进犯.但是因为他步子迈得太大,科举制度动了门阀士族的蛋糕,开 ...

  • 科举,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樵夫说,皇帝的斧子一定是金斧子: 我曾经就是这样的樵夫,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砍柴. 小时候上历史课,学到清末取缔了科举考试,心情莫名其妙的"激动":一个钳制读书人思想.导致官场腐败的制 ...

  • 同是亡国时,为何南宋士大夫殉国的较多?而明朝士绅投清的较多?

    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末年和明朝末年这两个时期,一直是历史爱好者们比较惋惜的时期,再往前追溯,能和这两个时期相比的,大概只有两晋引发的五胡乱华时期,以及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 但五胡乱华和靖康之耻毕竟没有完全 ...

  • 古代的“秀才”文化很高吗,相当于现代什么学历?说出来别不信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的一项考试制度,是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科举制度创建于隋朝,一直到清末才被废除,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科举制的出现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国几千年来都是农业大国,古代更是一 ...

  • 宋、元、明、清为什么不如汉唐?收不上来税!

    智深油炸慧根,和您聊聊历史人文. 今天我们聊聊宋元明清为什么不如汉唐,聊聊这困扰天朝上国长达千年的"士族问题"! 从三国时期开始,中华民族的人口出现"南迁"的倾 ...

  • 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形成

    武王伐纣成功以后分封天下,这时候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上百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经济制度.军事制度以及法律制度有决对自主权.周这个中央政府对各诸侯国几乎没有任何权力干涉其内政.周天子只是想想中大家共同认同的天 ...

  • 易经(322)科举制度的意义

    易经(322)允升的大胸怀 战国时期,齐秦对抗,其他国家都沦为棋子,齐国担心天下人才流失,专门搞了个稷下学宫,学宫里汇集大量的人诸子百家人物,使得整个战国时期的优秀人才都被其汇集于册,即使不为所用,亦 ...

  • 【图说教育】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

    【图说教育】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

  • 尊重人性,制度才有意义

    制度是国家的良知,规则是群体的智商.好的法律,能够激发人心中的善.好的规矩或法律,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是简单可行,第二是符合人之常情,第三则是能够有效疏理人际关系. 尊重人性,制度才有意义 1 朋友 ...

  • 浅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科举始创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结束于清.科举历经1300多年,对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的诞生改变了寒门出身的学子无法步入仕途的宿命,&quo ...

  •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 ...

  • 科举制度真的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吗?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文素臣 |配图/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4800字 阅读需要13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科举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传统之一, ...

  • 广西人文:从桂籍科举状元浅聊科举制度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解说,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欢迎关注! 在古代科举中,各朝各代有据可查的属现在广西区域文武状元有十一个,文科十个,武科一个. 状元嘛,无论怎么说,在教育制度中,自然都是人之龙凤之 ...

  • 《红楼梦》中清代科举制度的描写

    科举制度是中国隋朝开始实行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为维持中国的"文治传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魏晋南北朝以前,主要通过荐举贵族子弟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文帝开始用笔试的方式来选拔地方人 ...

  • 詹大年/如果不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学校制度有什么意义?

    我曾读到某校的<处分条例>部分内容-- 第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通报批评处分. 1.染发.怪发.烫发.染指甲.戴耳环.戴首饰,经教育不改者; 2.在教室或走廊跑跳打闹喊叫,语言不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