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周庄(散文)
周末,两位大学同学相约来吴江看我,追忆往事,点点滴滴,细碎一番,竟然发现不管时间怎样流逝,大学时代的快乐时光都在每个人的心头萦绕。初春的午后,阳光温暖又舒心,于是我提议趁着这晴好的天气到附近的周庄去转转。
周庄离我家很近,骑行不到半小时,开车10分钟。也许太近的缘故,就懒得去了,算下来,我已有十年没有去了。第一次去周庄还是在大一的暑假,当时和表妹两人坐着黑摩的稀里糊涂地就来到了周庄。古镇外围的建筑、当地居民的语言跟我们老家没有任何区别,闻讯迎面而来的阿婆,“周庄在哪里?”引得阿婆笑开怀,两个傻妹妹,这里就是呀!
那时的周庄古朴又安静,商业开发还刚刚起步,古镇的街头,见得最多的是写生的文艺青年,商铺出售最多的也是文艺品。可能是受逸飞大师的指引,留着长发、蓄着胡须的画家纷至沓来。在古镇街头我们偶遇了一位来自山东的画家,画家称刚刚驻足周庄,正在寻找合适的店面。自认为与绘画颇有缘分的我没有经过多少考虑就完成了一笔交易,我预付了150元,得到了画家口说无凭的承诺:半个月后给我邮寄一幅梵高的临摹画作。
世上还是诚信的人多,一个月后,当我已经返校,父亲从邮局拿回了一张气味很重的画纸,梵高的向日葵看上去毫无生气,又是父亲不喜欢的黄色,以至于父亲一心想将它丢弃,最后还是被姐姐抢了回来拿婆家去了。
后来,我也去过几次周庄,每次都是匆匆来回,那些留着长发、蓄着胡须的文艺青年已经没了踪影,一家家画廊也都被小吃、饰品店代替了。周庄的文艺味越来越淡,取而代之的是浓郁的商业气息。
多年不见,周庄的外环变化很大,当地政府花了不少力气进行改造。像大多数的古镇一般,古镇区外面有了牌楼,有了商业街,镇区入口堆着块大石头,上面赫然写着古镇周庄的字样,一目了然。想起十多年前我和表妹到了古镇还不知身处何地呢?可是进入古镇区,里面的变化并不大,还是那些青石板路、一条条狭窄的弄堂,还有熟悉的双桥、沈厅、张厅、三毛茶馆等。两位同学都喜欢吃袜底酥,见到周庄也有卖,就无法抗拒地买了又买,直到大包小包拎了两手才罢休。
我对袜底酥兴趣不大,摇船的船叔船娘那一声声悠扬的山歌倒是吸引了我。走在河边,午后的阳光稀疏地洒在岸边的石凳、驳岸、老树上。我一路走一路听,耳朵突然灵动了起来,喜欢上了那种韵味。当我们来到出镇口的古戏台,我一下子就被那身着古戏服,哼着水磨调的昆曲给深深吸引了。我们坐在古戏台前的长凳上,一阵阵夹裹着寒气的风不知从哪里盘旋而来,太阳开始西斜,幽雅婉转的曲调在耳边回荡,那种感觉真好。
在这样的思绪中,我仿佛穿越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感受着花开花谢、月圆月缺、跨越生死的爱情故事。听不懂唱词也没有关系,字幕就在眼前,我不知道同学是否和我一般喜欢那曲调,中间休息10分钟,她们也坚持着在木凳上等待下一个选段的到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再次喜欢上了周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再回周庄可能就是这种感觉吧。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