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后裔做篾匠
项羽后裔做篾匠
俗语有言:“竹刀拿得起,不怕没柴米。”曾几何时,制作竹器就是个“铁饭碗”。因为经过手艺人的巧手改造,普通的竹子就能够演化成为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诸如圆圆的筛子、小巧的竹篮、结实的箩筐……
随着时代的变迁,竹器制作日渐式微。如今,竹器制作已经很少见到。现在,老人们还经常说:“竹制品精致紧密、轻巧耐用、圆润柔滑,的确好。”
在东山项村,有一种职业叫做“篾匠”。这些工匠是将竹子打制成竹器。
编织竹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得经过一些繁琐的程序。最重要的基本功是劈篾,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弄成各种各样的篾。
首先要把竹子劈开:一筒青竹,对剖再对剖,剖成竹片,再将竹皮竹心剖析开,分成青竹片和黄竹片,剖出来的篾片,要粗细均匀,青白分明。青篾丝柔韧且极富弹性,适合编织细密精致的篾器,加工成各类极具美感的篾制工艺品。黄篾柔韧性差,难以剖成很细的篾丝,故多用来编制大型的竹篾制品。
据篾匠师傅说:“刚学的时候连剖竹子都困难呢,因为用劲,牙关都咬疼了,手用力多了,到晚上时东西都拿不住,还老被刺。”十根指头像树根一样粗糙,手指和手掌到处是被篾片刮伤的痕迹,一层又一层。
一条长凳上摆放着工具,篾刀、小锯、刮刀等,把手处都磨得光滑蹭亮。把手处都磨得光滑蹭亮。破竹时,篾匠师傅一手握刀,一手扶竹,一刀下去,碗口粗的竹子就被劈开一道口子,“啪”地一声脆响,竹根那端裂开,这时把劈刀夹在竹缝口顺势下推,竹节就随刀而开,对剖再对剖。动作娴熟,一根偌长的竹子,一会儿就剖成粗细均匀的竹片了。根据编织物品大小长短的需求,有时要把竹子锯成竹筒,把竹筒分为四块,剖成小竹片。
破竹劈片后,就要将竹皮竹心剖开,分成青篾和黄篾,青白分明。在篾刀一进一退中,劈出不同的篾片,根据编织的需要,把篾片剖成篾条或者篾丝。撕篾就是将篾片开层,把篾片剔成薄薄的篾条,竟能劈开出十层来,每一片都比纸片还轻薄。
篾条在篾匠师傅手里乖巧听话,任他摆弄,或编或织或拉或穿,姿势如舞蹈般优美。他充分利用多种编织技法,篾条纵横交织,上下翻飞,经过多次交叉、缠绕,腾挪翻转,编织出细密均匀、精巧牢固的各种篾制品。
其实,编织是特别繁琐的,就说编一个背篼吧,就要经历选竹、砍竹、破竹、劈片、剖篾、撕篾、刮篾、定型、固边、编篾、锁口、装背袋等,全是手工操作,每一步都有讲究,环环相扣。
竹器曾经风靡一时,想当年,篾匠这个行当十分吃香。前些年,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洗锅的刷把等都是用竹编的,晚上还要加班赶工。渐渐的,随着塑料制品和不锈钢铝制品的出现,传统的竹器慢慢淡出市场,几乎被淘汰。
但是篾制品,因精巧漂亮、经久耐用,曾是客家农村家家户户必备的用品。逢年过节做好吃的,需要大大小小的簸箕、筲箕;晒谷物需要筛子、篾垫;装东西需要箩筐;上山采打猪草需要竹篮;男婚女嫁需要喜盒;蒸饭蒸菜需要蒸笼……无处不在的篾制品,曾是上一代人记忆中的“乡愁”。
竹编工艺常用的有:
1、编织,即用竹丝、 篾片以挑和压的方法构成经纬交织;
2、车花,将竹节车成一定形状和装饰;
3、拼花,利用竹的表面或断面,拼成花型或器皿;
4、穿珠,是将竹节制成小段进行穿结;
5、翻簧,利用竹簧加工制成各种器皿的方法。
竹编工艺非常复杂,特别是剖劈毛竹,这项功夫非三年五载学不来;再说造型构思也要有天赋,否则做不来惟妙惟肖的动物、花草等作品;如果批量生产还要用干燥优质的木材制作成模型,这样按模型编织出来的工艺品才能大小统一不走样。
一般流程,首先就要构思作图:根据需要,打样画图,然后制木模。之后是劈篾:用生长良好无缺陷的三年左右毛竹,锯成2~3米长为一段,用劈篾刀对半劈开,再以作品所需的篾片宽度,划开条子。再把条子从中间用刀劈开。
篾片劈开后上下宽度不一,需过“尖门”一道工序。所谓过“尖门”就是用两把单刃尖刀插在工作凳上面,刀刃向前,篾片在中间通过,能达到宽度统一的效果。再刮薄刮滑,最后用沸水煮,可放入少量双氧水增白,并防蛀、防霉。
这些工序完成后,这才能编织,然后雕刻、上色、打磨,最后上油漆,经过这样十几道工序后,作品才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