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临滹沱岸---佛堂寺

看这个题目,会有很多人不屑:听说过“减柱造”,哪来的什么“减梁造”?这个事情还真就不是我杜撰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古建筑专家陈明达在评论五台山延庆寺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这个殿很小,根本没有金柱(即宋所谓‘内柱’),自然不能再减柱,但是我们古代的匠师仍然运用他们的智慧,巧妙地节省下一条四椽栿,创造了一种新的结构方法。”陈工没明说出来,但是他表达的很明白---梁少了一根,那还不就是“减梁造”。很遗憾的是,陈工在评论延庆寺的时候,压根不知道晋东南这样的例子不可枚举,尽管这并不影响他的评论。他的评论给我们不小的启示,在后来的木结构考察中,他这个“观点”经常被人提起。

【佛堂寺·元、明·“省保”标志碑】

【佛堂寺·元、明·外观现状】

  原平佛堂寺正殿的基本外观,特别是内部梁架,和五台山延庆寺如出一辙,尽管它们分属于金和元。这也说明,在晋北五台山这一带,这种形制有着延续:
  佛堂寺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殿身坐落在高约1.5米的砖砌台明之上,显得比延庆寺大殿雄伟一点。由于面积不大,基本与延庆寺大殿相仿,所以采用六椽栿通搭前后檐,殿内无柱,显得很宽阔,这正是“减柱造”要求的效果。但是无柱也有无柱的麻烦。
  如果按照正常构造,六椽栿上面会架一条四椽栿,然后是平梁。但是由于殿内无柱支撑,跨越六椽的大梁在接受了屋顶的全部重量以后,由于木头本身的韧性,它就会向下弯曲,给前后的檐柱施以较大的内向拉力,这很不利于房屋的稳固。
  因此最大限度的减轻大梁的受力,是唯一可取的思路。于是,按照这个思路,木匠在六椽栿上设两根加长的蜀柱,直接托住平梁,把应该有的四椽栿减掉。把本应由四椽栿承架的下平槫,直接以驼峰加大枓放在六椽栿上,这就大大减轻了六椽栿的压力。
  但是,下平槫如此承受重力的构件,活放在六椽栿上,它的稳固也是个问题。延庆寺大殿的办法是,用两根硕大的加长腿脚顶住平梁,而让托脚穿越下平槫的位置,同时固定下平槫的驼峰。这样的办法,表面看上去是一举两得---一根托脚同时加固了平梁和下平槫的稳定。
  但是从材料的使用上讲,前后两根硕大加长的托脚,其成本和本身的重量,比一根四椽栿节省不了多少。稍有不同的是,这个办法是利用两根托脚的相对小料,达到了一根四椽栿的相对大料的效果。而佛堂寺正殿更“大胆”,它连大托脚都没用,只用两根极细小的小托脚稳定下平槫,压根没管平梁的“死活”。所以佛堂寺正殿的六椽栿比延庆寺大殿的六椽栿受力更小一点。
  这么一点小的压力,六椽栿当时肯定没啥“感觉”,但七百年的时间里,它会感觉到的。即便没管平梁的“死活”,佛堂寺到今天还在,说明这个办法也很成功。
  看来,陈明达说的很对,这确实是一种新的结构方法(虽然宋、金、元的时代相距很长时间,房屋的稳定性效果一时莫辨,但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方式是成功的)。只不过,这种方法不是金代才创造出来的,而在宋代已经很普遍了。按照这种“减梁”结构的基本原理延伸,给后来的木匠极大的启示,“减柱造”的思维滥觞应该就在此时。


【佛堂寺·元、明·正殿正、侧面】


【佛堂寺·元、明·正殿梁架正、侧面】

  除了缺少重要且大型的构件四椽栿,和两条硕大加长的托脚以外,佛堂寺正殿梁架的基本形态,与延庆寺大殿大体一致。其他的差别中,包括使用挑斡,应该都是时代的差异,而不是技术的。
  殿内转角处使用抹角栿(从晋东南的实例来看,绝大部分的宋金构造都不使用抹角栿。有极少例外使用的,比如龙门寺大殿,不排除是后来安置的。因此抹角栿也有较为明显的晚期特征。)承托角梁后尾;尽间下平槫连接系头栿,搭置在角梁后尾上。
  山面丁栿后尾压在平梁蜀柱脚下,该形制本身没有任何时代特征,从唐至明均如此处理,但在佛堂寺正殿的这个位置多了一个“固济方木”的构件。较为难得的是,佛堂寺正殿的平槫下设有襻间枋,这是一个罕见的构件。一般情况下,这里都是设置捧节令栱的,包括晋东南的宋金木结构。

【佛堂寺·元、明·正殿平梁下构造】

【佛堂寺·元、明·正殿脊槫下的构造】

【佛堂寺·元、明·正殿柱头及转角铺作】

  殿内梁架的独到还不是佛堂寺正殿的所有特征,外檐铺作上,佛堂寺正殿也有不寻常之处。
  虽然有砖墙的严密维护,佛堂寺正殿的檐柱侧脚和生起,从露出半身的明间平柱上依然看的明显;殿身四围铺作完全一致,枓栱均四铺作出一跳,花栱上以令栱交耍头和衬方头托橑风槫。不同的是,佛堂寺正殿的耍头刻作下枊,虽然其基本形态与晋东南常见的宋金构造一样,但构件的具体形象更加“滑稽”。
  另外,外檐铺作中,正面和山面两边尽间的补间铺作的令栱,都与转角铺作的令栱连在了一起,整体斫成,此形制也较为罕见。这是由于殿内的抹角栿,是搭在转角处左右补间铺作上的,而补间铺作下面没柱,接受抹角栿的压力后会不稳定。因此,使外檐铺作的令栱连体,以稳固之。

【佛堂寺·元、明·正殿后观】

【佛堂寺·元、明·后殿正面】

【佛堂寺·元、明·后殿梁架】

【佛堂寺·元、明·后殿前檐补间】

  佛堂寺正殿后面,还有一座后殿,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外檐下柱头补间各设四铺作枓栱一朵,花栱和耍头均刻作枊型;补间铺作的后尾上设挑斡(该形制时代性不强,以现存实例来看,宋至明都有,但在晋东南以北,这种形制多指向元、明时期);殿内构架为柱梁作,梁架极为简易。
  整个构架中,挑斡、劄牵入柱,及脊槫下形制,基本与太原周边,特别是阳曲的一些明代形制相似。其中,还有一个极为典型的明代做法---檐柱头并不卷杀,而是里外斜杀一下。至少在晋国区域内,几乎是明代的一个绝对特征。另外,后殿前檐的“宝装莲花”柱础,凿刻的很精致,是早期遗物。
  明代的后殿,与元代的大殿前后相随,很利于对比认识。

【佛堂寺·元、明·后殿前檐柱础】

【佛堂寺·元、明·院内全景】

  在原平区域已知的木结构遗存中,明代改建的惠济寺大殿,由于其较为典型的移柱形制,和唐、明彩塑最为著名。相比于晋中和晋南,晋北的早期木结构数量既少,时代分布又极不均匀---唐辽大作堪称伟观,但虎头蛇尾,尤其宋、元木构很少。所以佛堂寺不仅在原平值得珍惜,在晋北也算较有价值的遗存。
  我们到佛堂寺时,正在修缮中,主体工程业已完成,正在收尾之中。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它的名字必会在第八批“国保”中找到。
(0)

相关推荐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10)

    本篇要目: ***************************************** 91真圣寺 金至清        山西省太谷县 92清源文庙 金至清        山西省清徐县 93南 ...

  • 在武乡和榆社发现了两处金代“文殊殿型”减柱造实例

    大家都知道五台佛光寺的文殊殿为金天会15年(1137)重建,是金代目前体量最大的悬山顶建筑,它面阔七间.进深八椽.有阑额与普拍枋,檐下斗拱柱头为五铺作,各补间为出斜拱五铺作.内部梁架应该是四椽栿接前后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7)

    本篇要目: ***************************************** 61普光寺 宋至清    山西省寿阳县 62金洞寺 宋至清    山西省忻州市 63安禅寺 宋至明    ...

  • 遥临滹沱岸---杨忠武祠

    [真有杨宗保] --- 代县杨忠武祠 ---     杨家将的故事耳熟能详,在今天山西.河北.北京等历史上的"燕云十六州"区域内流传深广.时至今日,在不经意间就可能冒出个什么冠以令 ...

  • 遥邻滹沱岸--- 留晖洪福寺

    [缘何戏台变献亭] --- 留晖洪福寺 ---     洪福寺,大约取自于民俗吉祥语中的"洪福齐天"之义,真是个很俗气的名字,我们这一趟就造访了四座洪福寺及遗址.而其中,定襄一地就 ...

  • 遥邻滹沱岸---晋王墓

    [风云帐下奇儿在] --- 中国历史上的晋王故事 ---     "晋王"是中国古代王朝的亲王级封爵,主要地由于"晋"在中国历史上的显著的地位.历史作用,及其发 ...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水岸佛堂,德国室内设计dinzd.com

    入口 这是一个供人参佛.静思.冥想的场所,同时也可以满足个人的生活起居.建筑的选址在一条河畔的树林下.这里沿着河面有一块土丘,背后是广阔的田野和零星的蔬菜大棚.设计从建筑与自然的关联入手,利用覆土的方 ...

  • 滹沱古刹正觉寺

    繁峙县城是国家级卫生县城--这,大家都知道.县城内还有一处国保文物,恐怕就鲜有人知了. 我说的是正觉寺. 正觉寺,亦名正觉禅院,始建于北宋以前,明代属五台山外九寺之一.寺院原在旧城西关,即今杏园村北的 ...

  • 晋东南--- 寺润佛堂寺

    [寺润佛堂寺] 在陵川县杨村镇寺润村中,除了"国保"三教堂外,还有几座古建筑残留,其中有一座袖珍小庙叫佛堂寺.这庙实在小的可爱,总面积大约不到50㎡,尽管外观上基本保存完整,但是内 ...

  • 阳曲---畅拍佛堂寺

    [佛堂寺] --- 诸仙的人间大会堂 --- 在晋国现存的诸多明清木结构古建筑中,也不乏价值突出的佼佼者,尽管这些晚期木结构古建筑生在山西非常郁闷而委屈,如果要为这个说法找个证据的话,阳曲佛堂寺就是: ...

  • 心灵中的动静,李世民《辽东山夜临秋》:烟生遥岸隐,月落半崖阴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以高句丽摄政弑主虐民为由,亲率六军,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句丽.唐军取得多次大胜,最终因气候严寒且粮草将尽,所以班师还朝.这首<辽东山夜临秋>,便作 ...

  • 他分绘秋景八幅,或阔浦遥山、或枯藤绝巘、或秋山萧寺,秋意纵横,各具意境!

    溥儒<秋景山水册> 溥儒(1896-1963),满族,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著名书画家.收藏家,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