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可分又不可分

事物可分又不可分,这是一个千年哲学难题,至今争论不休。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有人表示不可理解,有人认为是胡说八道。辩证法却认为,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正是事物的本质。

先看事物可分。这个命题或者说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因为它符合人们的生活经验。比如吃的馒头,我们把一个馒头掰成两半,还是馒头,一个完整的馒头能充饥,两个半馒头也能充饥。物质分开后性质没有变,我们说物质可分。再如住的房子,由钢筋、水泥等组成。物理学化学告诉我们,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一切物质都是复合物,都是可分的。物质可分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不是物质可分,没有物质可分的观念就没有物理学化学,也就没有现代自然科学。

有的哲学家、思想家认为,物质不仅可分,而且还无限可分。最著名的是庄子的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一尺之棰,每天都截掉一半,就算截万万世也截不完。毛主席非常欣赏庄子的这个话,也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他在与科学家的一次谈话中说:“世界是无限的。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穷无尽的。宇宙从大的方面来看是无限的,从小的方面看来也是无限的。不但原子可分,原子核也可以分,电子也可以分。”又有一次说:“世界上有什么不可分割的东西?有联系,总要分割的,没有不可分割的事物。”(《毛泽东传〈1949——1976〉》,第1386页)

认识事物的可分性有什么意义呢?这个意义可大了,可以说所谓人类文明一多半是建立在事物可分的基础上。不是石头可分,不是认识到石头可分,人们就无法制造石器,就没有石器文明;不是木头可分,不是认识到木头可分,人们就无法制造木梨、弓箭,无法修建房屋等,就没有木器文明;不是铜铁可分,不是认识到铜铁可分,就没有铜铁器文明;不是原子可分,不是认识到原子可分,就没有现代文明。

认识事物的可分性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也有重大意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毛主席曾把辩证法通俗地概括为“一分为二”。他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毛泽东选集》第一篇文章的题目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选集》的逻辑起点,其实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逻辑起点。他在这篇文章中把中国社会分为三类人:朋友、敌人、中间阶级,中国革命的政策和策略就是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和打倒真正的敌人,同时要警惕中间阶级的动向,想办法得到中间阶级的拥护和支持。这些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公开秘密。毛主席为什么特别关注物质无限可分这个物理学的前沿问题?就是因为一分为二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如果“一分为二”不成立了,事物是不可分的,毛泽东思想就失去了哲学基础。

我认为,毛主席的“一分为二”的观点,与老子的“一生二”、“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是一致的。这个不再多说,请读者自己思考。

下面接着说事物不可分。按照通常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按照形式逻辑的矛盾律,你既然说事物可分,就不能再说事物不可分,这两种说法是自相矛盾的,是不能同时正确的。辩证法、辩证逻辑却认为,这两种说法可以同时正确,可以同时说,它们结合在一起才是事物的本质。按照辩证法、辩证逻辑,事物可分正确,那么事物不可分就一定有正确的时候和地方,或者说就一定有正确的时空区域,从某个角度看事物不可分也一定正确。

从什么角度看事物不可分也正确呢?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系统科学应运而生,人们发现从系统的角度看事物是不可分的,更不是无限可分。什么是系统?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把系统定义为:“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从系统整体看,从系统的结构功能看事物是不可分的。比如人的手,它的功能是用来抓握东西的,你把它从人的身体上分出去就没有抓握功能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手是不能分的,人身也是不能分的。系统论认为,事物作为系统而存在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从系统整体看,从系统的结构功能上看,事物是不可分的,是不能无限可分的。房子的功能是用来居住的,是用来储藏东西的,把它分到一定程度就没有这个功能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房子是不能无限可分的。上面庄子的话,棰失去一定的长度,就失去了棰之为棰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棰并不是无限可分的。当物质的分割达到分子时,就到了一个质的关节点。进一步“分”,就失去分子分解为组成它的各种原子。原子不是半个分子,而是同分子在质上不同的东西。原子进一步“分”,就分解为电子和原子核。电子和原子核都不是半个原子,而是同原子在质上不同的东西。如此类推。因此,从系统论的角度说物质是不可分的。

从量子力学的角度看,物质并不是无限可分的。量子力学假设量子是物质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由此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又发展出高科技体系,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观点由此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但是,从辩证法、辩证逻辑的观点看,量子不可分并不排斥量子可分,并不排斥人们可以从量子可分的假设出发(当然还要有其它假设)建立另一套什么体系。科学家二十世纪创立了量子力学、相对论,一百多年来理论上再也没有实质性进展,他们普遍认为现在是创新突破的时候了。由此人们也许才能认识庄子和毛主席说的物质无限可分的意义。可分——不可分——可分,循环往复,是人们认识宇宙的一个辩证法。

综上所述,辩证法认为,事物既可分又不可分,这两个道理的统一才是事物的本质。只承认物质可分或物质不可分都是片面的,承认物质可分的同时又承认物质不可分,才是辩证法的观点。物质可分与物质不可分两个道理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等,就是它们的辩证关系。

先哲老子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提出“正言若反”的观点,我认为就是对理的相互依存的意思。这句话直译就是:正着说如同反着说。什么意思呢?意思是:正着说正确,反着说也正确;正着说错误,反着说也错误。再进一步解释就是我们上面已经说过的话:正道理正确,反道理就有正确的时空区域,或者说就有正确的时候和地方,这是由道的本性决定的。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些话表明,只要时空足够长远,一切事物都不可避免地走向自己的反面,一切道理也都不可避免地走向自己的反面,这就是道的本性。比如“事物可分”,分到一定程度(这就是“逝曰远,远曰反”)就会转化为“事物不可分”,走向自己的反面。“事物可分”叫正言,“事物不可分”叫反言,正言正确,反言就有正确的时空区域;正言不可避免地要转化为反言,因此老子说“正言若反”。

康德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他提出的四个“二律背反”使他名垂千古。“四个“二律背反”是:世界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事物是复合物又是单一物;事物是自由的又不是自由的;世界上有上帝又没有上帝。其中“事物是复合物又是单一物”与我这篇文章“物质可分又不可分”是一个意思。康德的四个“二律背反”不过是将老子的“正言若反”具体化罢了。

黑格尔也是德国的著名哲学家,他创立的辩证法体系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主要来源。他曾说,康德提出四个“二律背反”未免太少了,事实上每个概念、命题都是“二律背反”的。我写“对理统一一百例”实际上是将黑格尔的这个思想具体化了。黑格尔还说,是康德的四个“二律背反”把他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什么意思呢?比如“物质可分”,按照一般人的思维方式,如果说“物质可分”是正确的,那么“物质不可分”就一定是错误的,康德的四个“二律背反”却表明,“物质可分”是正确的,并不能必然证明“物质不可分”就一定是错误的,二个命题是可以都正确的。这就是黑格尔话的意思。现在,我们看到一般人还都没有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其表现就是:说一个事物好就是绝对的好,不可能还有不好的地方,说一个事物坏就是绝对的坏,不可能还有好的地方;说西医科学,中医就是不科学,说中医科学,西医就是不科学;说光是粒子正确,光不是粒子就一定不正确,等等。事实上,真理不是独断论,而是对理的统一。

最后,我们用对理——“事物可分”与“事物不可分”——的统一性讨论一下中医与西医的关系。因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与西医的关系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我认为,如果说“事物可分”是西医的突出特点和思维方式,那么“事物不可分”就是中医的突出特点和思维方式。比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医强调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的,人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而西医是把人与自然分开的,基本不考虑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比如五脏六腑的关系,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相生相克组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而西医对五脏六腑是分开研究的,而且越分越细。所以西医对人体器官可以很随便的就摘除了,而中医一般不考虑摘出人体器官。药物方面,西医都是把药材的精华分析出来再合成化学药物,而中医反对这样做,是把药材直接煎煮后让人服用。人体解剖学是西医的强项,这也是分,而中医是不搞人体解剖的,是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消化病学第一人”樊代明说:“从17世纪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后,医学从宏观向微观迅猛发展,很快将医学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基础医学先把人分成多少个系统、器官、组织乃至细胞、亚细胞、分子(蛋白、DNA、RNA)……临床医学先分成内科、外科、专科,再细分成消化、血液、心脏、骨科、普外、泌外等三级学科。现在继续细分成‘四级’,骨科再分为脊柱、关节、四肢等科;消化内科再分为胃肠、肝病、肛肠、胰病……‘四级’学科还在继续再分成协作组,最多达十几个。更有甚者,有人似乎认为还不够,国外还提出‘精准’外科,不知要精到哪种组织、哪个细胞、哪个基因。现代医学发展到现在,以不懈的一分为二为特征,似有不把人整体搞个四分五裂、身首异处、撕心裂肺、肝肠寸断、脾胃分家决不罢休。过于强调‘分’,现代医学弊端甚至恶果日益凸显。”樊院士这段话可谓把西医“分”的特点说的淋漓尽致。真正的中医是不分这些的,也没有西医那么多病名,有人说真正的中医是看六经的,六经好了,一切病都好了。

中医与西医是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医学体系。首先要明白中医与西医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然后才是它们的联系。西医的理论基础是经典物理学化学,经典物理学化学又是建立在绝对时空观的基础上。绝对时空观认为时空与其中运动着的物质是可以分开的,是没有联系的,因此可以认为“事物可分”是西医的宇宙观。从“事物可分”的宇宙观出发西方哲人建立了西医学体系,从“事物不可分”的宇宙观出发中国先哲建立了中医学体系,这两个相反的理论体系在各自的时空区域内都是正确的。中医有中医的道理,西医有西医的道理,在各自的时空区域内都有道理。可以作两个类比。比如,数学家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一百八十度”等原理出发建立了欧氏几何体系,又从“三角形内角和不等于一百八十度”等相反的原理出发建立了非欧几何体系,这两个体系都有道理,都是正确的。又比如,科学家从时空绝对的宇宙观出发建立了牛顿力学体系,又从时空相对的宇宙观出发建立了相对论体系,这两个体系也是都有道理,都是正确的。中医与西医的关系犹如非欧几何与欧氏几何的关系,又如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因此,用中医反对西医是错误的,用西医反对中医同样是错误的。

整体来看,西医学体系建立在绝对时空观的基础上,建立在“事物可分”的基础上,把人当作机器,因此基本上属于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中医药学体系建立在相对时空的基础上,认为人与自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然影响人,人也影响自然;还认为精神与躯体是必然联系在一起的,精神影响躯体,躯体也影响精神,因此基本上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虽然说中医与西医都有道理,都正确,却是不同层次的道理。正如相对论高于牛顿力学一样,中医是比西医更高层次的理论体系。哲学上看,正如牛顿力学是相对论的特殊情况一样,将来西医学只能是中医药学体系的一个子系统,西医学的统治地位必然让位于中医药学。现实看,很多病西医是看不好的,只能让人终身吃药维持;还有很多病西医必定是让病人人财两空的,这充分说明西医的局限性,西医的统治地位让位于更高的医学体系是理所当然的。这个更高级的医学体系不是别的,正是中医药学。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说:“我认为传统医学是个珍宝,因为它是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所以中医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1985年9月23日祝世讷——《钱学森书信选(上卷)》0191页)

中西医结合并非中医与西医半斤对八两,只能是中医为主、西医为辅,这样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现在我们搞反了,西医为主、中医为辅,违背客观规律,这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看不好病、病越看越多的主要原因。

中西医之争决不是科学不科学的问题,而是利益之争,这是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的问题。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都难。列宁说:“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被推翻的。”因此,决不能低估中西医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否则就要犯错误。善良的人们总想中西医结合,这没有错,问题是西医背后的利益集团分分秒秒都想整死中医。中医没有坚决斗争的勇气,没有一系列斗争策略,就无法真正实现中西医结合。还是毛主席说得好,以斗争求结合,则结合存;以妥协求结合则结合亡。中医要大胆喊出“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口号,这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而是符合宇宙规律、造福人民群众的卫生路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