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煙疏雨──張光裕問學論稿》自序
著者:张光裕
丛书名:商周文明探索丛书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7056H.192
版次:2018年10月1版1次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页数:326
定价:¥78.00元
作者简介
张光裕教授,历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教授、研究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美国宾夕法利亚大学国际杰出访问学人。现任恒生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系主任,中国语言及文化研习所所长;兼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荣誉教授、香港教育大学中文学院荣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中药研究所客座教授,以及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长期从事古文字学与文献学、商周青铜器辨伪及战国楚简研究,代表著作包括《伪作先秦彝器铭文疏要》、《郭店楚简研究》、《雪斋学术论文集》及《二集》、《仪礼士昏礼、士相见之礼仪节研究》等。
内容简介
《澹烟疏雨——张光裕问学论稿》是张光裕先生首次在内陆结集出版其论述,共收录张光裕先生有关青铜器辨伪、古文字研究等二十六篇文章,既包括已经发表的论文,辅之以新近面世材料,加以修订,既有作于问学之初1966年的《〈仪礼〉兼用今古文不始于郑玄考》,也包括近年新作并首次发表的文章,反映了其五十余年来问学之路的耕耘与收获。
《澹煙疏雨──張光裕問學論稿》自序
曾經用“游走於文史之間的蒼涼”來形容我大半生走過的學術之路,回望之間,自己也覺得太灰暗了。静下心來,深思再三,回顧四十多年的學術生涯,其實是快樂無比的。在奮進的心路歷程裏,儘管也有不如人意的時光,但當中的磨練與感受,無論容易與艱辛、順適與落寞、舒暢與苦惱,自助與助人,都是無價的人生體悟,就如同在澹煙疏雨中,細細領略唯吾知足的祥和,而在動静之間,原來一直享受著“樂在其中”的愉悦。
隨著歲月的腳步,有幸與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結緣,同時也踏進了恒生管理學院的大家庭,接受著人生裏另一場挑戰。不管得失如何,但每當我把話匣子打開,説得口沫横飛的時候,大家都會感受到我是多麽的幸福,那不是“樂在其中”是什麽?
集中所收的論文,部分選自《雪齋學術論文集》和《二集》,内容則因應新材料而稍事增補,新收的也有好幾篇。雪泥鴻爪,不在乎是否出色,但是點滴的積累,卻代表著不同時期的歷練。回想那段撰寫的日子,雖然心力不勝殫耗,但收穫那份喜悦,刹那間一再恩蒙新雨的滋潤,可真的又是“樂在其中”。比如説集中談《邾公華鐘(二)銘文辨僞》,是我撰寫博士論文時遇到的一個難題,該鐘銘文九十三字,其内容與現藏上海博物館的邾公華鐘完全相同,只是銘文行款、器形及花紋皆大異其趣,上博藏器原爲紀曉嵐所藏,最早見於《積古齋》著録,其流傳之緒,有諸家著録爲證,器爲真品,歷來未見異議。鐘二曾藏徐乃昌,後歸陳仁濤,兩者相較,後者應屬贋品,吴大澂亦早有所疑,但視其銘文行款則與《積古齋》著録如出一轍,藏家與學者皆從未論證其僞,余執筆苦思逾月,不得其解,更遑論搜證辨僞了。及至某夜,更深闌静,展卷重檢諸家著録,正苦惱間,赫然於《積古齋》周公華鐘條下見有小注一行,“銘文首一行末一行,據原本分作兩行”。由是恍然大悟,僞銘乃據積古摹本僞刻。當其時也,雀躍展顔,真是名副其實的“樂在其中”。
又如《散氏盤三器的流傳及其真僞概述》,是我經歷了數年時間,奔波於臺北、香港、上海、長沙和北京之間,多方搜集資料的成果,每有所得,喜上眉梢的那份滿足,早就把捱更抵餓的困苦一一抛諸腦後。文中的附表是同類型文章中較早創始的形式,清晰而且實用,兼以材料豐實,論證内容穩妥,回望之間,頗爲得意。
《曾侯乙墓出土鼎鉤的啓示》,靈感是來自曾侯乙墓出土器物的感發,文章雖短,但卻是嘗試結合《儀禮》、考古與古器物學互證的成果,你説我能不“樂”嗎?談到曾侯乙墓的文物,很自然便想起1980年的初春,其時任職坎培拉國立澳洲大學,我和巴納(Noel Barnard)博士應中國社會科學院邀約訪華,當時曾侯乙編鐘剛出土不久,正在北京歷史博物館展出,承蒙館方的厚意,爲我們兩位外賓演奏了一曲“平安夜”,還特許親手試敲古鐘,那千古絶響的悠揚樂韻,如今猶縈繞腦際,是一輩子無窮之“樂”。
《〈説文〉古文中所見言字及从心从言偏旁互用例札迻》則是課堂上享受“教學相長”之“樂”的點滴成績。《從古文字“康”字釋讀談〈莊子〉之養生》是基於二十年前《古文字中的康與漮》一文的感悟與延伸。讓我得以涵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真諦,是不折不扣的體驗之“樂”。
不少冠以“新見”的論文標題,都見證著我學術路上的福緣。保員簋的發現,掀開協助馬承源館長搶救海外文物的序幕,其後穩步走過一段長達十多年興奮難忘的心路歷程。只是“湖海早知身汗漫,涼風吹散夢參差”的感喟低徊,不時仍在如夢似幻中浮現。初見曶簋,否叔尊、卣和何簋那份心如鹿撞的驚喜猶歷歷在目,曶簋銘文“加曶曆”的“加”字,解開了一個幾近三千年的疑團。否叔尊、卣“用遣”一辭,讓我們對“遣器”稱謂有著不同的體會。何簋的“公?儮E殷年”一再印證金文與古史新證的價值。還有數不盡的新見情懷,那已不僅是一個“樂”字所能概括得了。
附編收有好幾則紀念詩文。我缺乏才情,不擅詩作,但無論苦吟或清思,都是出自肺腑,合律與否,也就不作計較了。重讀的時候,不期然會勾起無奈的傷感,只是回想當日能够親聆師門教誨,把握機會向前輩學者虚心問學的時光,字裏行間都讓我重拾昔日的光華,那又是“樂在其中”的寫照。讀著誌念母親的輓聯,輕唤一聲“媽媽”,眼眶含著淚水,濕潤裏是滿載著重温母愛的好夢。向達生師細訴“我還没有停下來”的衷懷,除了小子慶幸,更是永懷師恩的烙記。是因爲馬承源館長的慧眼和對我信賴有加,讓國寶級的青銅器和楚竹書,有幸一一回歸祖國,至於能爲晚出清華簡作前期的鑑定,皆因借助前此的經驗和歷練,前塵夢影,斷鴻聲裏,回望“拾得”的喜樂,學習“捨得”的欣愉,又豈是一篇紀念短文所能道盡的呢!掩藏在心裏多年的感恩、惜緣與體悟,總在不知不覺間,緊緊伴隨那無聲的默誦,迴盪著一份難以言喻的感幸和喜悦。
“澹煙疏雨”,是真情回望的感悟,摘自臺静農老師書贈給我的對聯——“簾外澹煙無墨畫,林間疏雨有聲詩”(原作已轉送臺灣大學圖書館作永久收藏),今謹藉舊文新編,在“簾外”“林間”,追念伯簡、静山、翼鵬、達生、叔岷、陸琦、清徽、子水、槃庵和祥恒諸位恩師昔日對我的呵護和鼓勵。
這本論文集得以付梓,端賴楊共樂、晁福林和羅新慧幾位老師厚意的黽勉和支持,卓異、章宁、文嘉、承慈和潔靈對内文細心的編校。無比的信任和濃郁的情誼,在澹煙墨香裏,散發著真醇質樸的“共樂”。容許我向他們再致以萬二分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