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散文·《胶东散文年选》参赛作品】范雅琳|烟台四季


范雅琳,笔名琳子,热爱文学,喜欢写作,系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现任职于烟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

✿ 范雅琳

烟台的春天
立春已经月余了,烟台的天气依然寒冷,身上厚厚的羽绒服一直也脱不掉,前几天还飘起了雪花,下了点儿小冰雹。烟台的春天总是不愿意早早来到。可是春意难掩,春天的脚步无法阻挡。
古人虽说以鸟鸣春,在烟台似乎更能从其他几个方面感受到春意。比如春风,已然不似冬日凛冽的西北风那么硬朗了。虽然小北风时常料峭一番,尤其那海风,像是蘸了水的小鞭子直往人身上抽。可温暖的东风和南风也见缝插针地拂来阵阵春意。我喜欢在料峭里到海边站站、走走,吹吹春天里的海风,听听美妙的涛声和鸥鸣。立春之后,海水温和了许多,颜色也不似冬日里的灰白,有了些绿盈盈的颜色,像怀春的少女一遍遍娇羞又锲而不舍地涌上来又退回去。春光也起得更早更加明亮,它穿透层层薄雾笼罩在海面上,波光粼粼金灿灿的,紫气东来生机盎然,让人心情愉快。海鸥们高兴地鸣叫着,迎着朝阳贴着海面要么展翅要么滑翔,或排着长队或簇拥在一起,像白色的精灵飞舞着一首有声有色的乐章。愈是风急浪高,愈是迎风展翅,像是与春风嬉戏,与波涛欢笑。还不时飞到岸边在人们的头顶盘旋,调皮地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比如春雨。夜色中,春雨随清风轻盈而至,宛若舞动的裙纱,飘来缕缕幽香,三月里的小雨淅淅沥沥带给人们亲身感受的春意,层云走蛇,雾锁青山,港城的红瓦在云雾里似仙境一样。春风吹绿了山岗,春雨滋润着生灵,春光沐浴着大地,小草在土里萌动,柳枝上鼓出了一个个小芽苞,小麻雀一早就在桃枝上跳来跳去喳喳叫:“春天到了,春天到了。”
与春天一起来到的还有餐桌上的那抹绿色:绿油油的红根菠菜、绿盈盈的嫩韭菜、葱绿的发芽葱、胖胖的绿豆芽,看着就心生欢喜、胃口大开。初春的海虹也是最肥美价廉的,堆在那里远看就像一座黑亮的小煤山,提起来一串串的又像是一嘟噜紫葡萄。黑亮的外壳上零星地沾着散着海腥味儿泛着亮光的海草儿,真是鲜得不得了。海虹最适宜在家里吃。二十块钱买上三五斤,一个个拽开洗净直接放锅里干烧,利用海虹体内的水分将其蒸熟。一开口就得停火,否则就会煮老。打开锅盖,鲜美扑鼻,就见一个个黄嫩嫩的小胖孩儿张着嘴在朝你笑呢。煮好的海虹蘸着姜汁吃就十分的美味。如果跟焯好的菠菜一起用辣根拌着吃,辣根冲透鼻腔,醍醐灌顶的刺激与海虹独特的鲜美之气,交织在一起,那味道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用春蔬第一鲜的韭菜和同样鲜美的鸡蛋和虾皮包成的饺子样的烫面小包在平底锅里烙得两面金黄时散发出的浓郁的韭香味儿,几十米外都能勾起你肚子里的馋虫来。这种被烟台人称为“哈饼”的特色小吃,是春天里大街小巷最盛行的美食。发芽葱蘸甜面酱就着大饽饽,让你味蕾大开,狼吞虎咽。
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烟台大樱桃近几年似乎被草莓抢去了风头。甜香可爱的草莓一入春就大量上市独领风骚,那鲜红美艳、柔软多汁、甘酸宜人、芳香馥郁的小模样煞是惹人喜爱,是初春里最亮眼的水果皇后。
明朝日暖,繁花又会笑,绿水碧波,山清水秀,又一番盛景。清明过后,烟台的春天是最美的时候。天空湛蓝,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柳绿花红,举头不堪满眼绿,低头尽是花似锦。一丛丛的樱花、桃花、木兰花,一簇簇的梨花、杏花、苹果花,让你眼花缭乱,意乱情迷。小溪叮咚,莺啭啼鸣,燕子衔新泥。
早紫、小紫、大紫、水晶、那翁、鸡心、秋鸡心、琉璃泡,毛把酸……闻名遐迩的大樱桃惊艳登场;桃花虾、小白虾、夹板虾、爬虾,肥美入市;黑鱼、黄鱼、偏口鱼,百鱼上岸。欣欣向荣,天暖物肥,生机盎然,“赤橙黄绿”,最美是春天。
渔民们驾驶着渔船在温暖的春光里驶过碧波荡漾、柔情似水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果园里、山坡上果农们勤劳地忙碌着。一条条艳丽的头巾,一张张黝黑的笑脸,是春光里最美的画面;傍晚滨海路的步行街上,行人如织,余晖洒落,夕阳无限,落日回眸,充满着甜蜜与爱……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美丽富饶的滨海之城烟台,春天就是如此的别样多娇,让人喜不自禁、爱意连连。
烟台的夏天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压心底,压心底,不能告诉你……”炙热的夏天,火一样的情感,总会留下许多粉红色的回忆。的确,烟台的夏天不仅浪漫迷人更是清爽宜人,独具魅力。
烟台为低山丘陵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房屋和街道多建在坡道和山峦之间,和缓起伏,山隐红瓦,马路蜿蜒。知名的山有烟台山、塔山、岱王山、大南山、凤凰山、蓁山和小黄山等,山体大都低矮缓和。不知名的山也有大大小小无数个,远远近近、高高低低,连绵不断。赤松、黑松林、椴林、刺槐、榆树、胡枝子、山槐、荆条、金茅、羊胡草、酸枣、冬青等数不清的各种植被将青山覆盖。盛夏里,苍松挺拔,青草葱翠,山间微风袭过,花香四溢,馨香扑鼻。晨起,推开西窗,蓝天白云、高山飞鸟,映入眼帘,还有一片片红瓦青砖错落有致地隐在浓浓的绿色里,禁不住心情凉爽舒畅。白日里马路两旁正值盛年的树木亦是葱茏,枝叶繁茂,叶子已由春天单薄的嫩绿长成了肥硕厚大的浓绿,每个枝条上都郁郁葱葱,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大小不一样式不同,却都透着醉人的绿。汗流浃背迫不及待地走到伞下,顿感清凉无比。晚间,坐在山脚下小区一隅的石凳上,看着万家灯火,仰望着深邃夜空里的繁星点点,听着远处山上传来的风声林声,近处竹林的沙沙声和从亮着灯的窗户里飘出来的琴声,还有草丛里蛐蛐和蝈蝈那时长时短的奏鸣,真是热闹得不得了。不知哪棵树上的蝉儿,也不甘寂寞,嘹亮的蝉鸣破空而来,给寂静的夜带来了热闹。仔细一听,热闹的还有小广场上暑假里孩子们嬉戏的欢笑声,此起彼伏。突然随风飘来阵阵幽香,哦,原来是一楼大叔小花园里的丁香呀。
在烟台,一直到七月底都不会有太热的感觉。因为烟台北面临海,夏季又多为南风,当从南太平洋刮来的潮湿之风,经过烟台南面七八十公里干燥的陆地、重重的山岭和茂密树林的阻挡过滤,湿度和风力明显减弱,到了市区,风就凉爽干燥了。当刮北风的日子,风从海上刮来,带着海水的凉爽直沁人的心脾,舒适之极。大海本身就像一个天然的大空调,吸取热量转换成凉风,吸引着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在海边、沙滩上,享受这惬意的清凉。

烟台盛名的海滨广场步行街,是夏日里最吸引人的地方,景随“浪性”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栩栩如生的海洋生物雕塑、新颖前卫的座凳、时尚现代的灯柱,将近海观景带装扮得美丽大方。极具形式感的木制舵轮,呈半圆形突出于整个海岸向海伸展。扶舵迎海,让人立生勇立船头、乘风破浪的豪情。最奇特的是舵轮身后一个个可爱的海洋生物雕塑:鲸鱼、鲨鱼、海豚、海狮,摇着尾巴,张着可爱的小嘴巴,随着海浪从嘴巴里喷涌出一股股高低不等粗细不一的浪泉,并发出“吱吱”的叫声,与浪上海鸥“欧欧”的叫声此起彼伏相互交织,真是美妙的旋律,动听之极。听完了鸥声再往广场里面走又是另一番感觉:走在四通八达用自然随意的石材铺成的甬道上,走在用洗练的白色钢木廊架围合出的圆形小广场上,走在两条开埠老街十字街和广仁路交汇处,那尽显近代历史建筑风情的街道和庭院,那渐变的景墙、大小不等的巨石上或文或图地镌刻着烟台历史的辉煌篇章,都让人驻足徘徊。就这样,站在古街上任海风拂面,思绪飞翔。
烟台夏天的海水格外的蓝,宁静又温暖,尤其入伏之后,海水吸收了足够的阳光变得更加温暖,最适宜洗海澡。所以烟台人习惯入伏的第一天开始下海洗澡。泳衣外套个白大褂成了老烟台人洗海澡的特有行头,一道独特的风景。历史悠久的烟台第一海水浴场位于滨海广场步行街的东端,海滩宽广而水浅坡缓,沙细而绵白而且位于市区交通便利。当三伏天艳阳高照,热得心烦气躁时,到海水里泡一泡成了烟台人得天独厚的享受。于是,周末的第一海水浴场常常会万头攒动,像下饺子。一个个玉体横陈,身上涂满细沙在阳光下暴晒,晒得两面通红,扑通一声下水,冲凉了再晒。五颜六色的太阳伞支在沙滩上远看像一朵朵蘑菇云,醒目吸人眼。玩得最尽兴的莫过于光着屁股的小孩子了,拿着小铲子、小耙子、小水桶来到沙滩。先被大人们牵着小手在水边撩会儿水,或套上游泳圈在浅水处推转着,前扒后蹬一阵子,看大人顺手捞上几个小蛤蜊、小螃蟹、小海星放进水桶里然后兴趣就回到沙滩上了。铲呀挖呀,浇上海水,堆各种各样的城堡,一趟趟海边沙滩来回跑,像不知疲倦的搬运工、泥瓦匠,没个够。

有兴致的洗完海澡穿过步行街去邻近的烟台山,这个烟台最著名的地标,南面坡缓草木葱茏,鸟语花香,布满欧式建筑的亭台楼宇,北面却是悬崖峭壁、群礁嶙峋、惊涛拍岸最迷人的陆连岛。爬上高高的灯塔眺望无际的大海,到烽火台上穿越狼烟,在外国领事馆的官邸前徘徊,在冰心的纪念馆前流连,在英雄纪念碑前瞻仰,在烟台开埠的历史馆感悟,在胶东革命历史馆里熏陶;撞响老栾树下的铁钟,到龙王庙的院子里抚一下燕台石,和丹麦领事馆院子里的美人鱼合影留个念,到观海台探一眼陡峭的悬崖和击石的浪花,再一睹港口里塔吊的气派;在绿荫里的亭台小憩,看一只小猫正懒洋洋地从茂密的树丛里踱出,沉醉在习风里的红花绿翠和头顶处的百鸟争鸣;穿过像一只只伸长的手臂紧紧揽着爱人腰的百米冬青长廊的绿色清凉世界,来到渐次跃于海面、似飞峙于万顷波涛之上、立身于千层浪涌之中的惹浪亭,观壮阔之波澜,当英武之雄风,是何等的豪迈!
其实烟台人最喜欢的还是傍晚洗海澡,晒了一天的海水此刻温度刚好,而且在海边的人都知道,阳光里的海风是最歹毒的,吹一下子就让你一脸黑。单位里有位男士有中午洗海澡的习惯,一夏天下来除了眼白和牙齿是白的,浑身像抹了油的海豹,黝黑发亮。傍晚,夕阳照在海面上,泛着金黄,心一下子就在波光粼粼里荡漾,微微的海风吹拂着脸颊倍感清凉。踩着细腻的沙滩伸开手臂一步步走向温暖的海水,“哇!好凉!”真想像孩子般大声地呼喊。让温柔的海水洗去一天的疲惫,披着浴巾在海滩上再坐会儿,天渐渐地黑了下来,白天的热闹也慢慢褪去,只留下灯塔里射出的一束束旋转的灯光里星星点点的船影和对面黑黢黢的芝罘岛朦胧的山峦,静静地听着耳边的海涛“哗哗哗”轻声诉说着时光依旧浪漫不老……恋恋不舍地起身穿衣走到马路上只见灯火通明,夜阑珊,今夜必定沉眠。

烟台的夏日里怎能少的了海鲜和啤酒。俗语“冷水的蛎子暖水的蛤”,前些年外壳油黑发亮带着漂亮花纹的“芝罘岛蛤”亦称作“北岛蛤”最是肉厚嫩白,鲜美无比,填海后不见了踪影。近年市场上多是外壳泛白的乳山大蛤和薄皮的莱州小花蛤,虽美味但总比不上北岛蛤的鲜美,每逢夏天就让人生出许多怀念来。市场卖蛤的摊位上也是最有趣的。蛤长在淤泥里,捞上来后冲洗干净要放在一个个不锈钢盘里,放进海水,于是奇特的景象出现了:只见一个个原本闭着嘴的蛤突然张开了坚硬的壳,从里面伸出白白长长的舌头,像开了闸的水龙头,喷出几尺高的小水柱,这是蛤自己在吐沙,也叫“缓沙”。靠近摊位聚精会神地挑蛤时,会毫无防备地被调皮的水柱喷到身上或脸上,如同顽皮的小男孩儿拿着水枪控制不住地随意喷来一样,让人又惊又忍俊不禁。离开海水的蛤立刻就闭上了嘴巴,买回来清水冲洗两遍沥干,上锅放少许油,待油热放枚干辣椒,炸出辣香,紧接葱姜蒜进锅,放少许生抽,顿时酱香扑鼻,此时快速放进蛤翻炒数遍盖上锅盖,只听盖子下面不一会儿就噼里啪啦地响。过个五六分钟,掀开盖子,哈,蛤蜊全张开了口,老实的还呆在壳里,不老实的全跑到了汤里,空壳捡出来,剩下的一股脑全倒进大盘子里,放上几棵翠绿的香菜,这叫着粗中有细,像极了烟台人豪爽又细腻的性格。
在烟台,夏日里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从胡同或小巷里会时不时地走出一个提溜着白塑料袋的男人,袋子里面盛着淡黄色泛着白色泡沫的液体,让人很是诧异。倒回去一看,那奇怪的液体原来是从巷子小卖部门口不锈钢大桶的水龙头里流出来的。哦! 这就是最让烟台人为之骄傲的新鲜散啤呀。散啤是生啤、鲜啤的俗称,烟台人亦称作扎啤。原材料和酿造过程与普通的瓶装啤酒几乎一样,只是散啤没有经过65℃高温灭菌的工序,经冰镇加压后直接装入不锈钢大桶内。也正因如此,散啤内的活酵母、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高,啤酒花淡淡的苦香味更明显,只有一天的保质期,被烟台人形象地冠以“水果啤酒”的美称,而甁啤则被称作“罐头啤酒”。所以,走在烟台的大街小巷,无论是富丽堂皇的大酒店还是巷子里的小卖部、路边的烤串摊,都能看到一桶桶的散啤。炎热的晚上邀三五好友来烧烤摊一坐,要一盘煮好的五香毛豆、一盘煮海虹、一盘辣炒蛤和几串香辣的鱿鱼头,再喝上一大口淡淡、苦苦、甜甜、香香、凉凉的扎啤,那是从里到外透心的凉,满满爆棚的幸福感啊!
烟台的夏天有说不完的美趣,看不完的美景,吃不完的美食,更有热情好客、侠义淳朴的烟台人。如果您眼馋了、心动了,那就快来吧!到这个人间的仙境走一走、品一品、看一看,一定会让你走了还想再来。
烟台的秋天

在烟台,每年的十一前后,都是最舒适的时候。这时,天空蔚蓝蔚蓝的,空气特别的清新,不冷不热,不干不潮,舒爽得不得了。早上是晴空万里,海天一色,海浪不愠不怒,不紧不慢地翻滚着一排排浪花,一艘艘轮船缓缓地驶进港湾,宁静而美丽。傍晚时分天空又披上了五彩的霞帔,美得让人心醉。
天刚蒙蒙亮,市区最大的集市——红利市场就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了。最热闹的是那海鲜市场。各种海鲜不安分地在台子上活蹦乱跳。鲅鱼、偏口,黄花、白敏子;梭蟹、蟹甲红、红虾、对虾、爬虾、小白虾;海参、鲍鱼、蛸、天鹅蛋、乳山蛤和海蛎子还有只有卖鱼的人和本地人才能叫上名来的鱼虾蛤。烟台人靠海吃海,那可是叫真正的会吃。
那顶盖肥的螃蟹、肚皮下三条杠一肚籽的爬虾蒸熟后红红的壳一揭开,蟹黄虾籽就呈现在眼前,那一眼的鲜啊,口水不流才怪。蘸着姜汁醋,那个美味,换做神仙都不作。留着长须短须的虾,浑身透亮的小蛸,泛着金光的鲍鱼清水里煮着吃,原味或蒜泥姜汁蘸着,怎么吃都鲜美无比。海鲜,贵在个“鲜”字上。只要新鲜,咋做都好吃。
新鲜的鲅鱼,剥掉鱼皮片下鱼肉,剁碎或用搅拌机打成碎泥,加进放凉的葱姜水,放点儿肥肉泥,放一小把切碎的韭菜,再料酒和胡椒粉这么一洒,搅拌均匀,包鲅鱼饺子或做鱼丸汤,那可就让你鲜得找不到北了。
鱼汤面、芋头炒蛤、茄子五花肉蒸虾酱还有鱼锅片片,都会让你垂涎三尺,爱不释口。
烟台依山傍海,土地肥沃。深秋从沃土里拔起的一串串花生、地瓜和芋头 ,带着泥土的芬芳,拥挤在暖阳的场院里、房顶上“困着”,白的红的黄的,好看极了。扒开一颗坑洼不平沾着泥土的花生壳,“白房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的谜语一下子冒出,似回到了儿时。粉红色白白胖胖的果仁,静静地躺在干净洁白的壳里,水灵灵的模样,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忍不住脏手在裤子上使劲一抹,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捏出一颗放进嘴里,立刻像被扔进了搅拌机,红白相间的汁水四溢,顿时满口奇香。
地瓜芋头“困困”才会好吃。蒸着、烤着、拔丝,怎么吃都香甜无比。芋头刮皮后切成雪白的薄片,用葱花爆锅,翻炒片刻,放进水,大火烧,开锅后放少许挂面,面熟了,芋头也烂了。洒上香菜末,再滴上几滴香油,哇!清爽滑嫩,香气扑鼻,形意养皆上乘。
黄澄澄的玉米嘟嘟噜噜地挂在农家的院子里。院墙一角的葡萄架上,紫莹莹绿莹莹的葡萄饱满地挂着露珠,闪着诱人的光泽。旁边栅栏里几畦绿油油的韭菜和菠菜,透着别样的生机,让人喜不自禁。几只小猫一会儿屋檐下,一会儿栅栏边,轻盈地踱着,悠闲地享受着秋日午后的暖阳。那只栓着的大狗也乖乖地趴在地上,睁着圆咕噜的大眼睛,静静地看着院子里的一切,这短暂秋日里的美好时光。
“烟台苹果莱阳梨”, 秋天里怎能少了这哼哈二将。黄绿色粗糙而有褐色锈斑的外皮,头粗尾细,萼部凹入,丑丑的模样,但去皮后擎着粗硬的果梗,宛如一支乳白色的雪糕,肉质细嫩,汁水丰富,甘甜如饴,清脆香甜,风味独特,这就是梨中的上品,莱阳梨也。别看它丑,却是多少人口中的最爱。
山城栖霞的十月,是被红彤彤的苹果覆盖着的,果香弥漫在山城的每个角落。山谷里层层叠叠的红果挂满枝头,粉嫩的红富士苹果,娇滴滴,羞答答,清脆酸甜,满身芳香,享誉全球。
南高北低,加上湿润的海洋气候的影响,烟台的河流资源非常丰富。秋天里白洋河,夹河、五龙河、鱼鸟河更是美不胜收,秋意浓浓。鱼鸟河湿地的满池荷花还在倔强地绽放,深处的芦苇争相高举着一支支骄傲的蒲棒,在秋阳里摇曳多姿。岸边高大的杉树叶开始染红,彰显着生命的色彩。
马路边的银杏树在蓝天的衬托下,发出金箔般的窸窣声,饱含着生命的气息,好像永远不会凋零。天空的云朵凝重飘逸又随意地变幻着,大朵大朵地挥洒着,恣意着不羁的美丽。
这就是烟台的秋天,不惊不扰,似琼楼玉阁、美丽仙境。
烟台的冬天

四季分明的烟台,每个季节都有着鲜明的特点。一到了冬天,山上山下的树,黄的、红的、枯褐色的叶子,有单个的有成对的,还有三五成群的,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前赴后继、飞蛾扑火般决绝地离开给予它生命的树木,只剩下粗的细的弯弯曲曲干瘪的枝条,在灰色的天幕上孤独地伸展着摇晃着。海浪也收起了它温柔的一面,不再是一身湛蓝绸衣、细风和雨、小鸟依人的温婉女子而变成了疆场上粗犷暴烈的猛汉,身着灰色的盔甲铁青个脸。当西伯利亚的寒流携七八级大风气势汹汹地奔来时,它立刻拉缰上马,指挥着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迎风而上。顿时,狂风浪起,汹涌澎湃,卷起千堆雪,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一番恶斗从海上移到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竟被掀翻,海水洒落一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彰显着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凛冽的西北风,清朗洁净的天空,明亮温暖的阳光,给烟台的冬天赋予了一种特别的味道儿。犀利的西北风,说来就来,说去就去,直白利落从不矫揉造作。它挟着大海的清锐和潮气,刺穿了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那刺骨的冷极富个性。站在临海的烟台山上,极目远望,苍茫的大海波澜壮阔,让人生出独立寒冬、指点江山的豪迈。
早早地供上了暖气,饭点儿时从千家万户窗缝儿里冒出来的带着海鲜味儿的热气儿,又让港城充满着浓浓的温情。飘着雪花的周末,缩着脖子,哈着热气,吸溜着鼻子,小心翼翼地踩着冰碴儿,直奔海边和深巷里的家常餐馆。吃点儿愈冷愈鲜的本土地道口味的“小海鲜”犒劳一下自己的味蕾,真是莫大的享受,冬天里最美的暖意。来一份用荣成特有的蜢子虾晒制发酵,泛着鲜香诱人红光的虾酱,放在用栖霞特有的金砂红泥窑烧而成的大沙碗里,放上五花肉片、茄片、一点儿干的红辣椒丝少许花生油加水搅拌大火蒸熟;焖上一锅新鲜的辫子鱼,放进绝配青萝卜块,用面酱、大料、干红辣椒做佐料,奇香无比;就着刚出锅的带糊疙的喷香喷香有嚼头的掺着豆面的玉米面饼子,再来一瓷盆一个挤一个浮在盆面上圆滚滚白嫩嫩、飘着香菜末和香油花儿的鱼丸汤,倒上点儿米醋,再撒上点儿白胡椒粉儿,扑鼻而来的是鲜香还有等着下咽的口水……还等啥,急三火四地拿勺捏筷,大口朵颐,热气腾腾。心满意足的“幸福”一下子从心底里流淌出来,浑身暖洋洋的。
俗话说 “冷水的蛎子暖水的蛤儿”,冬天里的海鲜美味怎能少了附着在礁石上的海蛎子。头上围着鲜艳的三角围巾,手戴半截手套坐在市场一角的渔妇格外引人注目。只见她在一大堆粗糙坚硬、大小不一的海蛎前,熟练又麻利地用一个扁细的铁锥沿着肉眼几乎看不见的缝隙撬开海蛎子坚硬的外壳,剥出又白又肥的蛎子肉放在一个干净的盆里。蛎子散发出的强烈又独特的鲜味儿会把你从老远处勾过来,让你眼睛冒光,口水不停地上涌,急不可耐地掏钱包。每逢这时就会想起《我的叔叔于勒》里于勒叔叔生吃牡蛎的场景,回味一番。买回来鲜美无比的海蛎子裹着粉芡轻炸,沾着椒盐吃,里嫰外香;海蛎炖白菜豆腐,做法简单,营养美味,连汤带水地吃下去真是暖和,最让人喜爱。
老辈烟台人有句俗语吉利话:长久有余财。“长”指的是海肠,“久”是韭菜,海肠炒韭菜一直是烟台人冬天餐桌上最为经典的一道菜。只有在北风呼啸的潮水里才能捞到的海肠,异常鲜美多汁,嫩滑爽脆。相传有一位胶东的厨师,在京城的饭店里掌勺,他将海肠晒干,磨成粉末,用作菜品的提鲜,做出的汤菜格外鲜美,名震京师。
桔子、柑子、香蕉、冬桃和葡萄、草莓摆满了街头的水果店。 可红彤彤的大苹果仍是烟台人冬天里的最爱。那红红薄薄的皮儿、水水黄黄的瓤,咬一口汁水四溢,酸酸甜甜,真像烟台女孩子那白里通红健康可爱的脸儿。过去是柳条编的大筺成筐地买小国光,现在是印着“栖霞”俩字的红富士成箱地家里搬,本地特产,物美价廉。
有“雪窝”之称的烟台,在雪漫港城、银装素裹之时最为浪漫。雪后初晴,妖娆清澈。远处的山峦像一个个雪白松软的大饽饽。窗外早已秃了头的毫无生气的大榆树上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雪淞,突然变得鲜活灵动起来。海岸上冰雕玉砌的锁链与远处汹涌的波涛、往来的船舶和几个勇敢的冬泳者构成了一幅精美绝伦的画卷。轻盈的雪花在海面上翻飞飘舞时,又像是白雪公主在举行着一场盛大的舞会。
烟台的冬天就是这样毫无掩饰地直白热烈,冰清玉洁,美丽妖娆、温情脉脉。烟台有仙山有大海还有多处湿地和温泉,这么多的美丽怎能一下子说完?老舍先生曾经把北平的秋天比喻为人间的天堂,如果他来过烟台,会不会认为这里是比天堂还美的人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