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年轻父母谈家教(十题)
孩子是家庭和国家的未来希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家教担负着最基础最关键的素质教育任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家庭教育显得更加重要了。如何培养孩子成人成才、与时俱时。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
为了共同关心下一代,本文提出十个重要议题,敬请广大家长和同仁内行研讨审阅。
一 什么是家教上策
家教上策,首重心态性格教养,首先抓紧培养放心的孩子。
专家论证:人的心态性格,决定人的前途命运。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性格习惯。”马丁·布贝尔说:“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是品格教育”。社会实践证明,看一个孩子有没有出息,有没有好的前程,主要看他是否养成了好的心态性格和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孩子成人成才,是由身体,知识、技能、心性特点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其中心理性格的养成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因为心性是人内在的潜藏动力,是人一切行为的发源地和指挥部。可以说,人类社会千差万别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一幕幕的喜剧与悲剧,都是由于人们的大不相同的心态性格和行为习惯导致的结果。
看看那些感动人心的好孩子,感动中国的青少年,懂礼貌、能谦让、有孝心、乐助人。吃苦勤奋、学而不倦。不依不靠、自强自立。从小养成的良好心性和行为习惯,真是令人欣喜又欣慰,心宽又放心。
看看那些不知好歹、言行无规矩的孩子们,养成的是自由任性、喜乐好玩、懒散不经、甚至惹事生非的行为习惯。真是令人可叹又可惜,操心又担心。
可以说,孩子的心性好坏,是大人心情的阴晴表。如果孩子个性发展好,人缘好,机遇机会好,大人就放心,心情就开朗,眼光就明朗,才能共同感受家庭幸福。如果孩子为人做事不顾理路,老让大人常担心,心情象阴云笼罩不开朗,就根本谈不上家庭幸福。
认清这些道理,就会明白,教子成人成才的良方有多种,最上策的良方是从幼儿抓紧优良习惯心性培养,着重培养放心的孩子。
二 什么是家教中的误导
家教中有四大误导需要改变。
一是“重知识、轻性格”的误导。过分重视即早认字读书,把知识分数当命根对待,没有把良好的心性培养放在第一位。
《三字经》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养不教,父子过”。现代教育强调五育并重,德育为首。俗话也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教子婴孩”。都在强调必须即早抓紧品德教育。
幼小的孩子,心灵象张白纸。只要即早画上最新最美的图画,低劣的东西就难占领孩子的心灵市场。
许多家长把孩子当宝贝,衣食住行都包办代替,失去“教子婴孩”的大好时机,违背了孩子“先学做人然后才能成才”的教育规律,结果孩子变懒了、变散了,再劝导也迟了、难了。
二是“重共性、轻个性、互相攀比”的误导。没把培养个性特长放在第一位,缺乏因材施教的观念。许多家长流行赶时髦,互相攀比,盲从附和,人家学什么,也让自己的孩子学什么。容易形成所学不合口味,不对路,磨灭了孩子的天赋个性。赶来追去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这是一种盲目的错位引导,会使孩子一生难以找到发挥自身才华的位置,会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终生遗憾。
有一个高中高才生,热爱饮食职业,不考重点大学,诚信十足报考了烹饪专科学校。十年多,成为行家名师,在北京等城市开设连锁店,实现了人生目标和价值。这就是值得深思的好例证。
三是“重普教、轻职教”的误导。没把培养孩子动脑动手会做事的能力放在第一位。以为考住大学有好出路,上职业学校没有多大出息。
这种误导致使众多的学子,成为有知识缺技术的低能儿。许多大学的毕业生,为了就业找工作,还得重新学习社会需要的职业技术。还得返回来再上专业技能培训班,例如同煤集团用人单位,只招本科生报名,还得培训二年,才能上岗,就是说明。
四是“爱笑怕哭、担乐不担忧”的误导。
以为孩子的笑是开心快乐的好事。哭是伤及身心感情的坏事。想方设法引笑、逗笑;小心谨慎、防哭止哭。这是溺爱短见、缺乏承受能力、软弱无力的表现,对孩子一点好处也没有。
其实人生的哭泣,比笑更为重要,作用更大,意义更为深远。
红尘迷心,哭能唤醒,力量作用无穷。
悲欢离合,情景万种,哭最揪心感人。
惊天动地泣鬼神,天理人情寓哭中。
这里单说婴孩的哭,是天赋的功能,是生命活力运动的喜人表现。哭起来能使全身肌体都震动,喉咙开阔,嗓声变大,能促进身心迅速发育成长。大人应当为婴孩的哭,赞赏和歌唱。
孩子的哭,是告知父母的语言,是自身需求的呼唤。家长不可急躁打断。只有耐心地多听听、多了解哭的原因是什么?才能符合情理进行照管。
孩子的哭是天生秉性,个性特点的展现,不能压抑,应当让其尽情发挥,才能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孩子的哭也包含天生的小聪明、小招数。哭,就是想叫大人更好地亲亲。就是想达到自己一时一事的目的愿望。面对招数,家长也应回招。“孩子,你哭吧,哭也没用。”“错了就应该哭”,“看你能哭到什么时候”。心肠硬一硬,才是良方。
明智的家长,从不埋怨悲观孩子的哭,而是能理解看好孩子的哭。放开胸怀让孩子哭,哭,能观察到孩子的内心世界,能用策略使孩子在一次次的哭泣中,接受教训、增长智能。哭出来的孩子健壮有力,能抵抗风吹雨打。能把哭作为动力,记忆终生。
现在许多专家和民众一致感到:不仅家长存在对孩子的误导,而且教育制度存在着对学生只重高考分数,不重实践能力培养的严重误导。从上到下,改革误导势在必行。
三 家长必要的学习与很好的筹划
家长的学习与规划,是良好教子的基础。
第一,父母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思想认识水平。有关优生优育人才学、心理学的知识,应当掌握一些。看看书、听听讲座,能够更新观念,增长见识。
第二,父母应当和孩子同步学习,同步研讨。步调一致,大人与孩子能形成互相促进的氛围。
第三,家长要根据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个性特点制定目标计划,有了好的目标规划,才能培养出好孩子。
从怀胎到上小学这六七年,是孩子生长发育最迅速、性格形成最关键的阶段。所以家长最需要很好筹划。
朱熹言:妇人妊子,寢不侧,坐不边,食不邪味,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
有位世界伟大天才音乐家说:我在娘肚里就听到了美妙的声音。
说明孕妇注重胎气、胎心、胎动功能的良好发育,十分重要。
哺乳阶段,目标是勤快地唤醒孩子的感觉知觉,让孩子的体能和智力功能即早发展。避免畸形、偏食、迟钝、懒惰等现象发生。
两岁到四岁,是启蒙教育阶段,是孩子学语言的黄金期。坚持成天和孩子共同讲童话故事,最能培养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教会孩子提笔、画画、共同做玩耍游戏,最能增加信心和兴趣。最能启动灵活、灵性、灵威。鼓励孩子手脑并用,自己学会吃饭穿衣、洗手脸。教给孩子一些礼节礼貌方面的道理,能为孩子良好素质奠定基础。
五岁到六岁,是学前教育阶段。主要目标是培养自觉独立的生活学习习惯,尊长爱幼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这个阶段要善于引导孩子参观、访问,参加音、体、美活动,参加初步的技术培训班,培养孩子的情趣爱好,个性特长。
这个阶段,家长应当放心放手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活动天地。注意观察研究孩子接触的什么人,做的是什么事,有什么潜在能力和爱好,从中引导孩子向良好方向发展。
孩子上学后,家长要紧密与学校联系配合,及时掌握孩子发展的正确方向。
家长培养子女共同的好方略应该是:引导子女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风尚和文化传统。学习现代先进的思想理论和科技文化。立住根本,与时俱进,拼搏奋斗,实现人生价值。
家长培养子女特殊的好方略应该是:研究子女的个性类型和爱好特点,挖掘智能潜力,明确发展方向,引导子女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有目标有重点学习和掌握一门文化科技,使其不仅能成为有用之才,还可能成为有特突贡献之人才。
四 怎么消除代沟和隔阂
家长与子女是两代人,两代人的经历认识不同,形成了自然的代沟。这种代沟,无形中影响着两代人和谐相处的关系。这是父母与子女发生是非的争论,误解,委曲,甚至逆反、对抗等现象的主要原因。
如何消除代沟形成的距离隔阂和矛盾冲突?
“换位理解、平等交友”能做到这八个字,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一、对孩子顽皮好动,难管理等许多特点特性。家长需要用耐心、信心进行教育和感化。不可唠叨训斥。
第二、要认识“新一代”孩子的特点特性。没有新观念,教育不好新一代。
第三、不摆架势,当个朋友。谈心交心,平等相处,既做好父母,又当好朋友的家长是明智的好家长。
老认为自己事事比孩子高明,用家长的权力压服孩子,想孩子顺从自己,与孩子争理斗气,激化矛盾隔阂,这是愚蠢无能的家长。
五 孩子是谁家的,靠谁管教
孩子是属于自家的,也是属于国家的。
当今的孩子生活在改革开放、科技进步,激烈竞争的时代,需要培养开明开放、与时俱进、力争上游的思想品质。
家教必须打破封建保守、私有偏爱的旧模式,采取开明开放,放心放手、自信互信、共同管教,让孩子经受多方面的学习锻炼的教育模式。
有些家长,把孩子当成自家的私有财富,在自家的小天地任来管教。对孩子在外面活动所发生的争吵问题,常常护短,对别人代管不放心。所有自私狭隘的思想观念都会造成孩子离群失众的不良影响。
牢记哲理名言: “要想成才,就得经风雨、见世面”“宽容忍让是美德”“委曲求全能赢得胜利”、“争则互败、和则互利”。对他人管教中发生的矛盾问题必须坦诚公开,商量解决。家家户户都来这样引导孩子。不仅孩子能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关爱,学会和谐与人交往相处,而且大人也会在互相商量探讨中增长见识。这样教子既是家家的责任,也是家家的幸福。(待续)
(作者 高云伟 系退休干部)
图文编辑:侯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