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律有道休相轻 2024-07-29 07:34:23 武 阳 海上清音版主,1964年首批知识青年插队务农十年。1984年考入天津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从事出国管理与政策研究。1995年调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从事对外经济贸易研究,有散文集《半卷斋杂记》,诗词集《半卷斋诗词稿》。韵律有道休相轻我是不怎么写格律诗词的,平时写个顺口溜啥的,好像赵树理笔下的李有才。因为有时候用点文言古韵,才美其名曰打油诗。我为什么爱写打油诗,还得能够孩童时说起,当时受家庭的熏陶爱读诗。记性似乎还很好,从学龄前就会背诵了若干首唐诗宋词。记得我那时偏爱古风,象白居易的新乐府、秦中吟几乎全背下来了,还有杜甫的三吏、三别之类,乃至汉朝的乐府民歌《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都特别爱读。后来我还暗地里标榜自己痛恨万恶的封建社会,关心疾苦,对劳动人民有感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读的诗也越来越多,所以对于律诗也了解,什么平水韵啦,正林词韵啦等等。由于水平低下,总也写不好格律诗词。于是索性就打油了。正赶上青年时代生活在一个否定一切的年代,那时一边扫四旧,一边开赛诗会。唐诗、宋词都不许看了,旧的格律几乎成了毒草,只有在主席他老人家诗词里还能看到一点格律诗的味道,这当然不在四旧之列。虽然我不怎么写格律诗词,但因为知道什么诗词格律,我的顺口溜从来没敢冠以“七律”、“五律”之名,我对格律还是怀有敬畏之心的,对古代的诗词歌赋是从不敢轻视的。诗是在文、辞、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要求语句工整、平仄协调、符合韵律的体裁。在诗出现以前,早就有了歌谣。古时的歌谣也是有区别的,一般将“能和乐者为歌,徒歌者为谣”。它本来源于民间的顺口溜,但古人的顺口溜合乎自然,平仄自调,本乎天籁,不加雕琢,诗经就是最好的例子。先秦是诗律的萌芽期,汉魏晋是诗律的探索时期。汉代的民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已达到双句押韵,很像诗的雏形了。像《陌上桑》,《孔雀东南飞》已经可以说是五言诗的前身。南北朝齐梁是诗律的初步形成期(所谓“咏明体”则是律诗的前驱),盛唐成为律诗的成熟期。徐青先生在《古典诗律史》的绪论中指出:“格律诗是十分诗歌的音响效果诗体的形式美的……凭借这种格律形式,使诗歌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调和鲜明的节奏、前呼后应的谐和的音律词语与句式整齐的对仗等形音尽美的状态从而加强它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格律诗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根据汉字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练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而流传不息。看到许多名人、领导的诗词在报刊上发表,赫然冠以“七律”、“满江红”、“沁园春”、……除了凑成字数长短排列外,都是一些与七律、满江红等诗词毫无关系的文字。被懂古韵律者笑话到不算什么,因为通律者的话语权是被忽视的,再笑话也不至于影响了这些领导和名人的声誉,然而这就害苦了初学韵律的青年,当你给他们介绍韵律知识的时候,他们往往能举出很多领导和名人在某某名报刊上发表的作品来反驳你。这倒使我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杨逸明先生说过“谁要是在绿茵场上不守规则乱踢球,参加象棋比赛不按规则乱走棋子,一定会被人赶出场外。惟独旧体诗则不然,对于标榜为旧体诗词却旧体诗词的规则写出文字,大家(包括内行和外行)照样捧场,大报大刊照样开绿灯刊用,在这些人眼里,旧体诗的规则可以说改就改,说除掉就除掉,有人说这是'改革’,有人说这是'大众化’有人说这是'适应时代需要’。旧体诗自己不会说话,只好任凭世人蹂躏、作践、玩弄,到头来还要靠世人来'拯救’”。要说拯救,这任务太重,我这个写顺口溜的可做不来。但我知道如杨逸明先生所说格律诗词也是有规矩的。这规矩是应当遵守的,比如你练书法,你明明写的是楷书,就不能硬说是梅花篆字,你再有钱,再有权,名气再大职位再高这样胡来也是不行的。我还想对那些学诗词的朋友说,不妨读读写格律诗词的辅导书,象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中华书局出版),王永义先生的《格律诗写作技巧》(青岛出版社出版),赵京战先生编著的《诗词韵律合编》……还有很多关于格律诗词的辅导书,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同时还要查查诗词韵律书,现在方便,一上网就拿查到。最正统的“平水韵”是宋代以后使用的诗韵系统。公元1223年,金平水书籍(即山西平水地方管理图书印刷的官员)王文郁作《新刊韵略》,将格律诗用字分为106韵,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 通俗一点的是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诗韵新编》(十八韵部),和赵京战先生所著《诗词韵律合编》(中华书局出版)里推出的“宽韵”(十二韵部)已及新韵(十四韵部)这些书就是现在所说的新声韵,词的韵部一般比律诗宽,填词的朋友还是依照《正林词韵》为好,新韵填词终究会失去不少词的韵味。有这些书籍的帮助,学习诗词的朋友想写律诗其实并不难。说了一大堆,我并不怎么会写格律诗词,打油打惯了,写出尊律的东西仍然油味,就以我自己两首“鹧鸪天”为证:“《我写律诗》固守油坊路不端,忽随挚友入诗园。巴人下里咱归顺,白雪阳春猴沐冠。平仄定,对粘严,浑如匪盗受招安。初学谨望尊格律,满架葡萄本不酸。”“《超市排队买蛋有感》超市欣闻蛋价廉,妪翁排队喜沾沾。三餐时价随风涨,百姓愁容与日添。忧水电,虑油盐。铜钱半吊几回掂。锱铢必较真无奈,只盼加增养老钱。”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 赞 (0) 相关推荐 孝义学者荣登【中华英才】杂志 任晓敏: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原副校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和电子学会会士,IET Fellow.曾任国家863计划光电子专家组副组长.国家9 ... 李杜重生术;登峰可造极。 <绝句诗两百首>李再纯 1-1. 回文新体五绝<绝律诗真谛>李再纯 [李再纯运用中国诗化仄平思想, 绝律诗真谛;再纯四句型. 1起.仄仄平平仄;2承.平平仄 ... “诗”事求是(下) 定韵之余,还需定律.诗之声律,讲求平仄协调.声律之基本规则,概括言之:"节间相反,偶句相对:邻句相粘,首尾相应". 诗句中,以五言为例,一般把头两字称"头节", ... 《绝律诗109首》李再纯 《绝律诗109首》李再纯 《诗词格律》第二章 诗律 第四节 律诗的对仗(对仗的讲究) 《诗词格律》第二章 诗律 第四节 律诗的对仗(对仗的讲究) 【诗词微塾】格律诗中的小律和排律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摘词选 采珠知境界,撷玉识情怀. 1018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诗词微塾 格律诗中的小律和排律 按照律诗的平仄要求写的诗,每首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和七绝),八句的叫律诗( ... 《诗词格律》第二章 诗律 第二节 律诗的韵 (律诗只押平声韵) 《诗词格律》第二章 诗律 第二节 律诗的韵 (律诗只押平声韵) 【乾訸书苑】行善积德,熟人相轻 墨风老师聊国学,喜欢这些内容的朋友,欢迎关注.留言.点赞.转发,谢谢! 人无完人,谈谈相轻 思文 至始自终我都不知道他的年纪,他自称大概七零后,戴眼镜,一副严肃的面孔,初次见时是穿着一件蓝色羽绒服,坐在角落,朋友说,那是他的雅座,平日里他都会静悄悄的码字,不言其他. 我一向对安静的人觉得 ... 新解建盏与天目的关系—相混相轻两不宜 建盏与天目的关系 可谓剪不断,理还乱 说法也很多 笔者认为,二者相混相轻两不宜 ▼ 解惑建窑之 建盏与天目--相混相轻两不宜 文/徐子明 责编/ 知北游 现有的"建盏"与" ... 医家相轻与相亲 医家相轻与相亲 一提到历史上医家之间的关系,许多人会联想起"扫叶庄"与"踏雪斋"的故事,说是叶天士与薛生白常互生龃龉,各在自己书斋的取名上做文章,影射攻击对方, ... 丁香医生VS权健集团,同行何必相轻? 看到最后觉得赞同的话, 一定要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文|进击的熊儿子 系我说的都对(ID:jjdxez001)原创文章 转载请联系授权 丁香医生怒撕权健集团,看起来似乎是为了正义. 但就像崔永元举报 ... 诗人相轻与诗人相捧 作者:龙腾(笔名:子佳) 受"文人相轻"一词的启发,有了诗人相轻的感慨,尔后又有了诗人相捧的发现. 文人相轻的意思就是指文人之间互相轻视,语出三国时期曹丕的<典论·论文> ... 作家相轻 作家相轻 --兼谈不宜提倡学生文言文作文 █唐甫成(Angelo) 近日,某市举办了一场高规格的征文活动,作家扁舟技高一筹,独占鳌头,获得特等奖,奖金五千块.可是他的心情十分抑郁,一连几天闷闷不乐.原 ... 一唱一和 ‖ 白唐&子墨 ‖ 一夜西风听到明,梦相轻 编辑荐: 当你看过不同的风景,走过不同的路,渐渐的我们会发现最简单的幸福,不过是在时光的深处,无论听风还是听雨,都有一个人默默的陪着你. 时光静好,生活如初.一切都在静谧的时间里,显得格外美好和安宁, ... 学生专栏 ‖ 郭七 ‖ 自爱风流不爱名,黄麻白苧不相轻 学生专栏 <七绝> 文丨郭七 七月初六晨望 昨夜秋娘入我篷,啾啾吟断五更风. 今朝两望青溪水,行过西桥又复东. 七月初五晚归途中 鸡鸣桑树犬行田,雨霁南村一片烟. 戴箬人归夕阳下,儿童急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