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什么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学经络 昨天
除了那些天生没有痛感的人外,应该很少有人没历经过疼痛的折磨,牙痛、头痛、胃痛、骨头痛等等,疼痛是人们求医问药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中医自来就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说法,意思是说如果气血畅通身体就不会出现疼痛的感觉,一旦疼痛就说明气血不通。
这种说法最早源自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
“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意思是说人身经脉中的气血,是周流全身、循环不息的,一旦寒气侵入经脉,经血就会凝滞不通……脉气不畅通,就会突然作痛。
不过,最早明确提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是明代李中梓,他在《医宗必读·心腹诸痛》中写道,
“近世治痛有以诸痛属实,痛无补法者;有以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者。”
中医讲的“通”原本指气血的通畅,而气血运行的通道叫经络,所以“通”也就是经络通畅。
所谓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经脉以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为主,络脉以十五络脉为主。
经络内连五脏六腑、外连四肢百骸,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黄帝内经·灵枢》有两个著名的定义,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这说明经脉的作用是决定生死、诊治百病、调理虚实、运行气血、营养阴阳、濡润筋骨、滑利关节。
而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组织的通道,是通过运行气血来调控的,人体气血的运行沿着经络循环无端。因此这个生命通道“不可不通”,一定要保持通畅。
一旦不通畅,就会发生病变,就会出现气滞血瘀或者气血虚弱的现象,这样五脏六腑不能得到濡养,生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黄帝内经》又说,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就是说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体气机的紊乱密切相关,而气与血相辅相成,气滞则血瘀,气血不通便可引起胀痛、刺痛、酸痛、窜痛、冷痛、灼热痛等多种疼痛。
可见,中医认为“不通”是疼痛乃至百病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