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读31:庄重

高中拓展悦读31

庄重

一、成语积累

73、进退维谷(环境难):谷,比喻困境。进退都处于困难境地。比喻进退两难。书面用语。

进退两难(心态难):进也不好,退也不好。形容处境困难。口头用语。

进退无门(容身难):前进后退均无路,形容处境困难,无处容身。
  74、杞人忧天(不必要):比喻不必要的忧虑。动词性短语。亦作“杞人之忧”,名词性短语。

庸人自扰(自受罪):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75、气吞山河(范围广):气势能吞没高山大河。形容气魄很大。

气势磅礴(影响大):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极其雄伟。
  76、信口开河(无根据):指毫无根据的随嘴乱说。

信口雌黄(不顾实):指不顾事实的随意乱说。
  77、想方设法(很主动):积极动脑筋,想尽各种办法。

千方百计(主意多):想尽一切办法。
  78、前车可鉴(主动学):比喻前人失败的教训可作鉴戒。动词性短语。

前车之鉴(被动学):比喻当作鉴戒的前人的失败教训。名词性短语。
  79、敲诈勒索(多欺骗):依仗势力或用威胁、欺骗手段,索取财物。

巧取豪夺(多武力):指用巧妙的手段骗取或凭武力强夺他人的财物。
  80、聚精会神(精神专):会,集中。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全神贯注(精神全):贯注,集中在一起。形容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二、古韵寻音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陆游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译文】

归梦寄托在开往吴地的船上,一站又一站的水路前面的途程还很长。想见初到鹦鹉洲旁系缆停留的时候,斜阳里望见烟树错落的江城武昌。

愁多鬓边新添了白发,想过去也曾身穿朝衣上殿见君王。如今重回故乡旧友稀少不胜凄凉,却怕他乡要胜过故乡了。

【赏析】

公元一一七八年(南宋淳熙五年)春二月,陆游自蜀东归,秋初抵武昌。这首词是作者在将要到武昌的船中所写的。

上片写行程及景色。“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写作者只身乘归吴的船只,虽经过了许多水陆途程,但前路还很遥远。陆游在蜀的《秋思》诗,已有“吴樯楚柁动归思,陇月巴云空复情”之句;动身离蜀的《叙州》诗,又有“楚柁吴樯又远游,浣花行乐梦西州”之句。屡言“吴樯”,无非指归吴的船只。担忧前程的遥远,寄归梦于吴樯,也无非是表达归吴急切的心情,希望船行顺利、迅速而已。妙在“寄梦”一事,措语新奇,富有想象力,有如李白诗之写“我寄愁心与明月”。“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想见”,是临近武昌时的设想。

武昌有江山草树之胜,崔颢《黄鹤楼》诗,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之句。作者设想在夕阳中船抵武昌,系缆于洲边,必然能看见山上山下,一片烟树参差起伏的胜景时的情景。单单一个“认”字,便见是归途重游,已有前游印象,可以对照辨认。这三句,写景既美,又切武昌情况;用笔贴实凝炼,而又灵活有情韵。

下片抒情。“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上句自叹年老,是年五十四岁;下句追思曾为朝官,离开朝廷已经很久。这次东归,是奉孝宗的召命,念旧思今,一样是前程难卜,感情复杂,滋味当然不会好受。“朝衣”事,是从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岑参《寄左省杜拾遗》“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中演化而出。

下面三句,与上片结尾相同,也是运用了设想的手法。

作客思乡,本是诗人描写晋王赞诗:“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唐李商隐诗:“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陆游在蜀,也有思乡之句,如“久客天涯忆故园”、“故山空有梦魂归”等。这时作者在还乡途中,忽然想起:“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意境新奇。这个意境,似源于杜甫《得舍弟消息》诗:“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

但杜甫说的是故乡遭乱,欲归不得,不如在他乡暂且安身,是对过去之事的比较;陆游说的是久别回乡,交旧多死亡离散的变化,怕比客居他乡所引起的寂寞与伤感更大,是对未来之事的顾虑。语句相同,旨趣不同,着了“却恐”二字,更觉得这不是简单的沿袭。

这未必就等于黄庭坚所说的“脱胎换骨”,而更可能是对各自生活感受的不谋而合。这种想归怕归的心情,内心是矛盾的,所以陆游到家之后,有时有“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又岂料如今余此身”(《沁园春》)之叹;有时又有“营营端为谁”、“不归真个痴”之喜。

这首词,精炼贴实之中,情景交至,设想新奇,虽词较短,但富有很深的意味。

三、热点时评

微观中的诗情画意

(节选)

宁肖波《光明日报》

盆景是立体的诗,无声的画,它物化着创造者的空间意识、审美观念,以及人生情趣和艺术修养。根植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盆景文化,体现了古人从自然山林到城市山林再到盆中山林的生活哲学和美学追求。一拳代山、一勺代水、一木代林,变城市、变居室为山林,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实在是传统园林文化与时代美学完美结合的产物。

从中不仅可见古人追求精致生活与自然生活的内心夙愿,亦可管窥其园林生活方式,更可“以古鉴今”,用这一形式向观者传达在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如何营建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园林与园居生活。

肇始于汉代,历经魏晋南北朝发展初期及唐宋元各朝的不断发展,至清代,随着中国传统园林的集盛,中国盆景文化亦进入了成熟期。

盆景艺术大多为文人喜好,究其因,其创作过程实际上是创作者美学思想的折射。这和文人作品中追求的“境由心生”“道法自然”之观不谋而合。在狭小的盆盎之间,植物、山石、水、土等因素都被赋予无限的精神内涵。南北朝时,画家宗炳就运用画理缩景于盆,寄情山水,高枕卧游,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无限的诗意情怀。

文人将盆景艺术与书画美学、禅意思想、诗文古意等融合且发挥极致。盆景中的花草树石、山水林泉在文人指端呈现千姿百态,其中的一草一木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情感,或超然世外,或自持傲骨,暗含了无限的意境。

参考点评:

盆景集自然与园林之妙,与庭院民宅相衬,装饰居室。“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盆景是微观的园林,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

“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是其在美学上的终极目标。盆景文化生发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它成为当代体验园林文化,打造诗意栖居环境的重要抓手。今天我们透过“盆景”这一小小的隔窗,可赞古人非凡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亦可深思中国盆景文化甚至是园林文化的发展及精神内涵。

关键信息(原点):

我的联想(旧知):

我的想象(发现):

四、美文品读

庄重

朱以撒

在绿树掩映的弘一法师骨塔前,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巨大的山石上——每一个游客都可以看到深深勒入石上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斜阳照在上边,又是一年深秋了,这四个字在萧瑟的松声里会诉说一些什么?它的含意太飘渺了,一些场景被放置在过去时上,把玩之下只能听到远来的风声。我想起来了,当时的情景也是在深秋,就要进入那个理想状态的世界了,法师挺着病体,已知未来。墨色在干裂的秋风里粘稠了,不是十分滋润,法师要来了纸笔,蘸满墨,闲闲澹澹地落下。字型依旧是清癯修长,像法师此时的一道影子。弟子们在旁屏息敛声,四周死一般岑寂,法师清瘦的面容和深陷的双目,流露出欣慰和平静之光——所有的感受都简化了,浓缩在这四个大字里。当笔轻轻搁下时,暮色已然卷进了高墙。我通常把这种寂静肃穆下的场景归于庄重。是的,怀揣庄严和深重,这种心情让人速长几岁。

人生的一些场景如果不懂得庄重,心就总是悬浮无着。

来到这个省会城市的初期,我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开始了没有人管束的大学生活。我忙着读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一个清晨,从铜管乐的吹奏声中醒来,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伸着懒腰循声走去,婉转的《花儿与少年》在晨风里飘荡。接下来我吓了一跳,原来是办丧事——这是我第一次从侧面见到这个城市对远走的人的送别方式。后来,人陆续地到来,花圈慢慢地铺排展开,就有些人开始坐着喝茶抽烟、聊天说笑。这样的人多起来,气氛就有些变。庄重的场合一旦不庄重了,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隐痛,也使场景滑稽起来,模糊了主题。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像树,一棵树倒下的时候,内部昭示了它生前隐藏的秘密。人的内部没有年轮,他的出生日就成了一种值得重视的记录——满月、周岁、每年的生日,仪式落满了俗世的尘埃,却郑重其事地举行着。一个人辞别这个世界,仪式的庄重是不亚于出生的。凄美的清明,春雨滋润,空气中布满潮湿,无数的祭奠仪式。我想这就是一种转换,一个人到来了,一个人远去了,他们擦肩而过,都郑重其事。

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对于庄重的感受,最初是一个人给予我的。她就是我的二姨。自幼残疾使她对生活倍加珍惜,在她有生的日子里,她的善良、宽容和博爱让邻里无不称赞。每次用餐前,我见她闭目默祷,然后,徐徐用箸。她感谢上天给予的一日三餐的美食,细嚼慢咽,庄重的神情下用心品尝。其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低谷,日子贫瘠粗砺。粮店凭票证供给的陈年老米,淘米时一片浑浊,入口时一股酸气、霉味;配搭的玉米粉、洗去淀粉后如树皮的地瓜片,令人难以下咽。她常年的胃痛加剧了,却仍然吃得那么香甜,如甘饴入口,点滴不曾遗漏。吃饭时不要说话,二姨如是说。这里的道理是什么呢?后来,我悟出来了,它不纯是生理卫生意义上的,主要是心灵感应上的——安静,有益于用心地品味造物主的赐予,心怀感恩。

在离开家乡之前,我一直被这种庄重的神情熏染着,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它不断涌出来。我最喜欢的还是独自用餐,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像二姨那样,我品尝到了大地的芳香。布莱克说:“从一粒细砂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鲜花便是天堂……”这“看”里肯定有心的投入,不是任何人用眼一瞥就可以那么轻易地感受。

庄重的高级形式乃是敬。还是引朱熹的话来展开,“不要放肆,不要戏慢,整齐严肃,便是主一,便是敬”(《朱子语类》)。敬天地、敬社稷、敬祖宗、敬人伦,都是有道理的。人不是独立不倚的存在,连绵而下的遗传、血缘使人与这个世界的前前后后充满了联系。庄重的举止,使自己的心得到妥帖的安顿。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举止毕竟太少,无任何敬畏、禁忌,轻浮、放荡、粗野把更多时间与空间充塞了。在这个越来越娱乐化的世界里,戏说正在迅速消解着庄重;失去了敬,怀旧、伤春、悲秋、闺怨、别离这些恒久的主题,也会渐渐变得轻浮起来,甚至沦为世俗。

放下书本,夜幕降临的时刻走到城市高处,在闪烁着艳丽的灯影里,我看到一个城市在娱乐中漂浮无定。这个城市早年生长过许多慷慨激昂的人物,我对他们是怀有崇敬之情的,把这些英灵看成城市的骨骼。他们的历程伴随着苦难与雄心,每一个人要被考证或阐释,都可以带出与之相伴的那段沉重的时光。可惜——没有噱头。他们的故居此时大门紧闭,黯淡无光,本该让城市所铭记的人,在娱乐声色中,渐渐被遗忘了。一个时代不庄重了,戏说搞笑如潮水浸湿了我们的生活,日子肯定浮华起来。时光如果像一盘不变质的录影带就好了,它可以倒卷,让我们看到一些凝重严峻的细节,包括每一个眉眼里那些值得崇敬的东西。

那么,自问:你,在什么时候显得稍稍庄重一些呢?

庄重,它所持有的庄严、深重的气息,令今日的生命感到难以承受之重。太多的娱乐色彩,冲淡了我们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阻止我们顺利追求一些本质的东西。在初秋的树干上,我看到夏日遗留在上边的三五蝉壳,风吹过来,微微作响。主人扔下它们远去,此时恍若三五空屋。

(0)

相关推荐

  • 沈园

    ​沈园 2019.3.16 沈园是国家五A级景区,位于绍兴市越城区春波弄,宋代著名园林,己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沈园,又名沈氏园,南宋富商的私家花园.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萌,江南景色,是绍兴历代 ...

  • 古代诗人的诗词和名句

    古代诗人的诗词和名句

  • 今日打卡 | 高考倒计时31天:1个必背政治术语模板 3分钟时事新闻~

    [高中政治教学研究]与您一起学习进步 欢迎在文末留言区签到打卡~ 筑梦青春,留言为证! 每 日 一 背 [从国际社会角度,对人类减贫事业中的"中国实践"的理解] ①中国打赢脱贫攻坚 ...

  • 高考阅读理解不认识单词怎么办?这8个猜词义小技巧你一定要掌握!

    做阅读理解,最怕遇到生词,不仅影响文章的理解,也会拖慢阅读速度,而在阅读理解当中,生词又是不可避免的,今天老师就为大家总结了几个巧猜词义的方法,大家一定要掌握哦~ 1类属法 即通过类属来推测词义.如: ...

  • 高考阅读《一种美味》“诡异的光”的标准答案

    诡异的光是什么梗?近日全国高考正在进行,浙江高考语文的一篇阅读理解火了,文章结尾"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发出诡异的光",当考生也一头雾水时,最后一题恰巧问的也是"诡异的光指 ...

  • 读过这套书的考生表示2021高考阅读题无压力

    高考语文总分150分,除去60分的作文,唱主角的就是阅读题了,阅读题在2021年传统的全国卷和新高考卷里都占到了64分.可以说,高考语文从进入答题的那一刻起,就是一篇阅读文章接着一篇阅读文章,一道阅读 ...

  • 《红楼梦》高考阅读理解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林黛玉进贾府(节选)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 ...

  • 八省联考释放2021高考阅读新讯号

    关键词:2021 高考阅读理解 通篇阅读力 元月23-25日,首批实行新高考的八个省份(辽宁.河北.江苏.湖北.湖南.重庆.福建和广东)均参加了由教育部参与部分命题(语数英)的大联考.本次大联考因其中 ...

  • 高考阅读1:天才与汗水

    高中拓展悦读1 天才与汗水 一.思维探索 培养批判性思维需避免的24条常见逻辑谬误 第一条:稻草人 你歪曲了别人的观点,使你自己能够更加轻松的攻击别人. 你夸张.歪曲,甚至凭空创造了别人的观点,来让你 ...

  • 高考阅读2:素以为绚

    高中拓展悦读2 素以为绚 一.思维探索 培养批判性思维需避免的24条常见逻辑谬误 第三条:诉诸感情 你试图通过操作别人的感情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 你操作的感情可能包括恐惧.嫉妒.怜悯.骄傲等等.一个 ...

  • 高考阅读4:快乐在于三种自由

    高中拓展悦读4 快乐在于三种自由 一.思维探索 培养批判性思维需避免的24条常见逻辑谬误 第七条:诉诸虚伪 你不正面回应别人对你的批评,而是用批评别人作为你的回复--"你不也曾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