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同源再思考

书画同源的思考

张木(张建峰)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界统一的行业认识,无数的理论家、无数的书画家、无数的从业人员、无数的书籍都进行过无法反驳的论证,从原始人的岩画,到远古时期的彩陶,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书、隶书、草书等等,多方位论证,多角度比对,多维度分析,得出殊途同归的结论,书画同源。

那么,书画是怎么同源的呢?说法很多,有从历史说的,有从笔墨说的,也有从文化说的,甚至有从西方科学艺术来说的,各种流派层出不穷,各说各有理,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使闻者叹息,观者沮丧。

中国书法讲究功力,讲究传承、讲究流派,讲究艺术性,而中国画讲究笔法,讲究墨法、讲究书入画,讲究师法自然,如此种种,其有许多方面是想通的,如笔法、笔墨、纸笔工具等,是以方有书画同源之说,说法很多种,论证过程很曲折,但最终的指向大致如此。

先说说绘画。

绘画的发展通道大致是这样的:岩画—彩陶—画像石—帛画—壁画—纸上绘画,发展至今种类又分了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等,绘画的描绘对象不限也无限。综合分析发现,绘画的发展没有事先的规划也没有发展中的人为干预,或者说是没有大范围专权性的干预,与当时的社会状态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完全契合,从摩崖石刻至中国画,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可循,但从材质、手法、表现形式、表达内容来看,又有明显的时代与地域的不同。

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到有简单的组织形态的时候,才可能出现绘画,因为颜料的获取、制作、使用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包括绘画的内容,也需要有相应的社会组织力量来制定或配合,起码个人或小部落是无法完成这样的积累的,知识的积累必定是在通过学习和传承前人的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的。

至此,经过简略分析,如岩画内容的南北差异,彩陶图案的东西迥异,绘画风格的时代不同,我们是不是可以说,绘画的发展属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自主、自发行为。

那么,从岩画开始,绘画的出现,早过书法很多年了,哪怕从彩陶时期开始,绘画也早过文字(书法)很长时间,因为彩陶出现需要的社会积累并不需要那么高度发达的文化和强大的社会组织,地域上需要的也就相当一个县域的范围最多也就一个市域的范围,而彩陶巅峰时期,绘画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几乎可以说是当时的物质和社会发展条件的顶峰,但遗憾的是彩陶时期没有出现文字。

再说说书法。

书法的出现是因为文字的熟练运用,而文字的产生是有某些东西需要记录和传承,那么,上古时期有什么东西是需要或值得集超政府的力量来发明文字并记录的呢?天文历法,是的,天文历法是人类历史最伟大的发明,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最伟大的贡献,天文历法记年并指导农业生产,而历法的出现,必然象征着农业生产的高度发达,而没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组织,就不会出现高度发达的农业,如此才需要精确的历法来指导农业生产,当然,这其中涉及非常成熟的天文观察、星象推演、数学、几何就需另当别述了,这些超级知识,绝不是饮毛茹血野蛮人或吃完饭就跳舞的民族或部落能有基础发明的,记录历法的,就是文字,文字绝不是为记录某个酋长或部落养几条鱼打几场猎而创造的,文字是为记录和推演天文历法而创造的,文字是人类继历法后最伟大的发明,是文化发展的基石,怎么美化赞颂文字的发明都不为过,那么,文字是怎么出现的?怎么发明的?为什么需要文字?文字的出现需要承载什么?文字出现的条件是什么?这些难道不需要后辈读书人思考吗?

文字在应用过程中,就慢慢形成了书法。书法是对文字的美化和艺术化,文字的出现是有其明确的功能性的,如果去掉文字的载体功能,书法就成了无根之浮萍,线条的抽搐而已,所以,书法的发展不能去文字性和文化性。

从形态上看,书法是抽象的,绘画是具象的,其中,现代书法无限放大了书法的工具属性而选择性的遗弃了形成书法的果实与收获,因为工具是可控的,果实是不可控的,本质上来说,现代书法不过是走向了投机而已。有别有用心的投机者,利用资本,利用名利,利用工业化的力量,引导、诱导着现代的艺术发展,将绘画有意的弄成抽象的,而将书法有意弄成具象的,用商业化的手段,在展览、评比、职称、出书、炒作中获取更大的利益,而使从艺者奉为圭臬,继而飞蛾扑火般的后继有人,出名者指点江山,获利者洋洋得意,围观者津津乐道,唉!这是反文化的,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其不可改变的规律。

绘画配合或解释文字,注意,是文字,不是书法,美学或审美甚至是社会组织形态到达一定的高度后才会产生书法。所以书法的产生和形成要晚于绘画,而且是很长时间。

由此可见,书画并不同源!

表面意义的书画同源说主要是由有宋以来的文人画发展而来的,而文人画不能完全代表中国画,甚至不是主流,文人画主要是文人或识字人之间的唱和游戏之作,风光一段时间后,虽是奇葩,但因其天然的局限性,终要没于正统思想脚下。我们不能无限拔高书法的艺术性,而选择性的忘记书法是文字的美化,文字组成文章,文章承载思想,真正价值高的是思想。我们也不能无限堆砌绘画的思想性,而选择性的忘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且对立关系,绘画通过形式表达内容,内容蕴含着思想,真正价值高的还是思想。

近二百年来,面对资本的肆意冲撞和意识形态的相互杀戮的双重压力,面对西风东渐的无力感,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书、画二家为巩固现有地位或取得更高的地位相互印证、相互捧场,早期的书家地位高于画家,因为字载文,文载道,后期画家地位上来了,尤其宋以后,如此,书法的受众面小,想借绘画的基础人群提高自己,而绘画来自地方,起于民俗,受众面广,但相对出身更低,不够贵气,需要书法的档次支撑,于是,便加强了书画同源一说。

实际上书画相互借鉴补充,互有受益,但如此定论书画同源有点失了偏颇。

绘画记录、描绘的是当时的事物和情景是空间,文字记录的是历法和事件是时间,这就组成了最基本的中国的世界观或者说基本的中国文化形态,中国书画的结合相融,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那么书画同源的正解是什么呢?一方面,书法的笔法可以入画,绘画的墨法可以入书。另一方面,书载道,画记事,书法代表中国文化里道的秩序与自由,中国画体现了百家争鸣的人文思想。这应该是书画同源的本意。

(0)

相关推荐

  • 中国画的基础简单来说就是书画同源。写不好...

    中国画的基础简单来说就是书画同源.写不好字,就谈不到中国画.中国画必须是以书法.以中国特有的笔法来表现的,来作为它的根据.所有书法一定要好好学习.#国画同好会#

  • 什么是书画?书法和绘画有什么区别?

    书画:一幅画,几行题字,这几行题字的好坏,不但检验你肚子里有多少墨水,你的书法水平也是得以体现的,再用上一枚红色的印章,最好这枚印章也是自己设计,自己亲手刻得,上面刻上自己的雅号或者名字,再题字旁印上 ...

  • 书画同源的意义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家的独得之秘,它的内涵幽远深邃,它使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中国之睿智运于虚,外国之聪明寄于实"(左宗棠语).证之书画,斯称 ...

  • 王爱民:关于智能制造的基本性再思考

            智能制造是企业的永恒追求,说的是目标.CPS.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说的是技术手段,大数据.人工智能更是单点技术.现在提数字化转型,其实是换了一种方式表达利用数字化手段达到转型的目标 ...

  • 过左(三板)峰的再思考

    过左(三板)峰,是本人原创的一种强势个股猎取方法.这种理论,因为原创,所以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需要进一步的思考,总结和完善. 上次写了一首打油诗: 要想暴利,必须暴力,要想暴涨,必须过峰: 而且前峰, ...

  • 龙头战法深度思考(第2篇):“带动性”再思考

    前面有一篇文章,讲龙头的特性"带动性".当时讲的时候,我写道,应该全面理解带动性. 什么叫全面呢?我当时写的原文如下: 这里的带领是一种整感,并不是指它每天都去带领,而是指它从整体 ...

  • 信息时代,精准教学再思考

    --从关注数据的"学会"训练 到指向育人的"会学"素养 文 | 王蕾 精准教学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具体应用之一,关键在于把握起点,即学生的反应情况.基于学生的 ...

  • 对戒色“三年完全恢复”的再思考

    专业的非营利性纯公益戒色平台, 为青少年戒色提供指导.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已经帮助无数人戒除恶习, 踏上健康幸福之路. 有一观点:彻底戒色后,三年恢复健康. "三 ...

  • 北魏迁都的再思考丨操晓理

    ▼ 编者: 北魏在平城定都97年后,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搬到洛阳,古代政治中心的迁移,根本是统治阶级出于巩固政权.加强统治的需要.无论是政治文化改革也好,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也罢,抑或是避及柔然势力的军事 ...

  • 成就孩子01.先理解生命,再思考教育

    (1)两种系统 简单体系:简单体系的前提是还原论,也就是任何一个复杂东西,都一定能拆成很多部分,然后把每一个部分拼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产品. 混沌系统:混沌系统的特点就是输入端只要有微小的调整,输出端就会 ...

  • “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

    "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这句话是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出的至理名言.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的真谛在于思考,而不在于简单的机械重复.也不在于记住他.记忆是为 ...

  • 投资周记0277--我的公司组合策略的再思考

    长期投资常年取得稳定复利,简单地买入指数基金可以实现.中国的有沪深300指数基金,美国的有标普500指数基金.我们要做到的是超级长期持有. 对于热爱投资的投资者,可以深入分析公司,分析基金从而提升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