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服上的方寸之间的荣誉,勋略科普鉴赏(二)

从一战到二战过渡期时,有些在一战中有过授勋的人员重新征召入伍,到第三帝国建立处于新老时代转型状态,新政府的改革设立的很多奖赏机制,人们对于这些规定也产生了曲解。这样就会出现于之前的获得勋章奖章、军装等乱穿混搭,出现勋章、奖章等级和佩戴方式相冲突和如何安排新的勋章奖章制度的建立,这是新政府建立的首要任务,由于第三帝国时期的勋章体系异常庞大,而略章自然也五花八门。第三帝国前期,勋章、奖章不多,人们佩戴的略章很多都是德意志帝国时期的。战争开始以后,随着各种勋章的增多和勋章体系的建立,第三帝国的略章才开始多起来。

服役略

二战德国时期略

奥地利略

普鲁士奥地利略

法西斯同盟国略

联邦略

联邦略

联邦略

联邦略

在第三帝国时期,对勋章、奖章的绶带式样、佩戴方式等进行了统一规定,同时规定开始使用勋略,这也标志着国家勋赏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军方一共对勋表的佩戴作出了三次详细的规定。根据发布的年份,称作:1939型规则、1940年规则和1945型最终规则(这款规则实际上1942年就开始实行了)。 1939型规则 下图是1939年1月从斯坦豪尔和吕克公司获得的一份佩戴规则的副本。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勋表被佩戴的优先顺序。

佩戴的优先顺序表

佩戴其他章和其他国家勋章奖章顺序

其他德国州级勋章,按级别和获得时间佩戴

其他国家的勋章,按获赠时间佩戴 值得注意的是,6-19号的勋章是按照字母顺序佩戴的,当时能够获得其中两枚以上勋章的人已经不多了。

(6.巴伐利亚军事医务勋章 7.萨克森圣亨利骑士勋章 8.符腾堡军事功勋勋章 9.巴登卡尔·弗里德里希骑士荣誉勋章 10.普鲁士金质军事功勋勋章 11.一级和二级普鲁士军事勋章 12.巴伐利亚金质和银质英勇勋章 13.萨克森金质圣亨利军事勋章 14.符腾堡金质军事功勋勋章 15.巴登卡尔·弗里德里希银质军事荣誉勋章 16.其他一战时期的勋章,按获得时期佩戴 17.战争救助服务十字勋章 18.世界战争荣誉十字勋章 19.营救奖章)

对于29号(国防军长期服役奖章),如果佩戴者获得过帝国时期的勋章,那么佩戴勋表时就只能佩戴纳粹时期相应的长期服役勋章。如果需佩戴两枚以上的长期服役勋章,而且此人又获得过奥地利长期服役勋章,那么只需佩戴最高级的德国长期服役勋章和奥地利勋章即可。

其他一战时期的勋章,按获得时期佩戴

其他纳粹党或国家级勋章,按级别和获得时期佩戴

其他德国州级勋章,按级别和获得时间佩戴

本文目前只介绍二战德国时期的,一战魏玛,等联邦邦国略和章只是作为点缀和普及,以后有时候和需要会为大家介绍的。以下介绍些二战德军著名人物的略章

陆军元帅 曼施坦因

凯塞林

古德里安

凯特尔

希格蒙德·威廉·李斯特

隆美尔

威廉·恩斯特·保卢斯

舍尔纳

来几张实物图片过过瘾:

戈林

身着坦克制服佩戴勋章

每个人的英勇行为和服役表现都可以通过其所佩戴的勋略直接反映出来,而在战争状态下还可以避免佩戴勋章带来的不便、保证军人行动自如,但是如果不对数量和种类加以节制,就会从“黄金甲”变成“小花甲”了,比如坦克驾驶员一般都会佩戴布制的或者以勋略来代替,而原品勋略在第三帝国的收藏品中并不是最引人注目的。但考虑到它所代表的奖项的重要性时,勋略的价值就又凸显出来了,第三帝国设置的勋章奖章比较广泛属于全民皆兵状态,平民也可以得到授予,勋章、奖章大致分为军事功勋和民事功绩两大类下面将介绍下部分勋章、奖章作为代表为以后勋章奖章做铺垫,

每个人的英勇行为和服役表现都可以通过其所佩戴的勋略直接反映出来,而在战争状态下还可以避免佩戴勋章带来的不便、保证军人行动自如,但是如果不对数量和种类加以节制,就会从“黄金甲”变成“小花甲”了,比如坦克驾驶员一般都会佩戴布制的或者以勋略来代替,而原品勋略在第三帝国的收藏品中并不是最引人注目的。但考虑到它所代表的奖项的重要性时,勋略的价值就又凸显出来了,第三帝国设置的勋章奖章比较广泛属于全民皆兵状态,平民也可以得到授予,勋章、奖章大致分为军事功勋和民事功绩两大类下面将介绍下部分勋章、奖章作为代表为以后勋章奖章做铺垫。

铁十字类

铁十字勋章(Iron Cross),德文叫(Eisernes Kreuz)。最初由卡尔·弗里得里希·辛克尔于1813年设计,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在抵抗拿破仑军队的战争中于1813年3月10日首次颁授铁十字勋章。由于铁十字勋章能够勾起人们对普鲁士武士、俾斯麦时代的伟大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勇敢战士”的回忆,希特勒在30年代将其重新引入自己的勋章体系当中,并使其成为第三帝国强大军事力量的精神象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1939版铁十字勋章。

二级铁十字勋章带证书

二级铁十字勋章(Iron Cross 2nd class),德文叫(Eisernes Kreuz 2. Klasse),简称“EK2”。设立日期为1939年9月1日,授予在作战中有明显的英勇行为的所有德国武装部队和辅助部队人员,有时也授予非德国籍的人员。

政党证章类

血之勋章( Blood Order ),也叫“1923年11月9日纪念章”,德文为“Blutorden或Ehrenzeichen vom 9 November 1923”,在第三帝国是社会地位和特权的标志。早在1933年设立金质党章的时候,希特勒就有意设立1923年11月9日纪念章,正式设立日期是1934年3月15日,1938年改名为“血之勋章”,主要授予10年前纳粹党在慕尼黑发动“啤酒馆暴动”的参加人员,当时有2000多追随者企图在慕尼黑夺取巴伐利亚政府政权。血之勋章上有个发行序号,通过这个序号可以追溯到被授予人员。

战役章类

克里米亚战役盾(Krim Shield ),德文为“Krimschild”。克里米亚半岛位于苏联欧洲部分南端,这里是连接欧洲和中东的重要海上通道,在它的南部海岸,与土耳其遥遥相对,西部则是罗马利亚和保加利亚。克里米亚战役盾设立于1942年7月7日(另一个说法是7月25日),曼施泰因因此战役被希特勒晋升为元帅。

服役类证章

国防军长期服役奖章(Wehrmacht long-Service Award ),德文为“Wehrmacht-Dienstauszeichnung”。希特勒在1936年3月16日设立了国防军长期服役奖章,授予国防部门长期服役的军事人员。一年以后,希特勒在全国建立义务兵服役制度。长期服役奖章有四个级别:4年、12年、18年和25年。在1939年3月10日,设立最高级别40年服役奖章,但是仅仅在25年服役十字章勋带上添加金制橡树叶勋饰。

战伤类奖章

1939年战伤奖章(Wound Badge 1939),德文为“Verwundeten-Abzeichen 1939”。德国战伤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德皇威廉二世(Wilhelm II)于1918年3月3日设立第一个军事战伤章,设立三个级别,级别体现被授于者受伤的次数和伤残程度。希特勒上台后,内务部发布一个声明,所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受伤但没有授于战伤章的人,可以通过正当渠道获得。并授于正式证书,而且容许在正式场合佩带这些奖章。在1939年4月20日,吞并奥地利、捷克和梅梅尔之后,内务部又发布一个公告,所有服役在奥匈帝国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受伤的人也可以获得这个奖章。事实上这个奖章授于一直到1941年后期,授于对象是国防军、武装党卫军和辅助服务组织,在1943年之后,扩大到空袭中受伤的平民。

陆海空各个奖章类

普通突击奖章(General Assault Badge),也叫突击奖章,德文名为(Allgemeines Sturmabzeichen)。设立时间为1940年1月1日(也有文章介绍是6月1日)。主要授予支援人员但不够资格获得步兵或坦克突击奖章的非步兵单位的德国士兵。这个徽章最初仅仅授予工兵,作为工兵突击奖章。后来这个徽章延伸到其他支援人员包括炮兵、突击炮、反坦克炮、防空和医师人员。在1942年3月设立了摧毁坦克奖章之前,使用步兵武器单独摧毁敌人坦克人员也授予常规突击奖章。

U型潜艇奖章是1939年10月13日由德国海军总司令埃里克·雷德尔海军上将设立了U型潜艇奖章(U-Boat Badge),德文名字“U-Boots-kriegsabzeichen”。奖章基本设计延续了一战德皇海军的潜水艇徽章。

飞行员徽章(Pilots Badge)德文“Flugzeugführerabzeichen”。设立于1936年1月19日赫尔曼·戈林Hermann Wilhelm Goring便下令设立。主要授予完成全部飞行训练的人员,属于资格证章。

民用类证章

德意志母亲十字奖章(Cross of Honour of the German Mother),德文为“Ehrenkreuz der deutschen Mutter”。希特勒采取了许多社会措施来鼓励纳粹德国的人口增长,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提倡发扬纳粹的“为母之道”,这项措施通过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来要求妇女们尽可能地扩大她们家庭人口数量。1938年12月16日,希特勒制定了一项对所谓“为母之道”的新的奖励措施,尤其是对人口数量众多的家庭将予以重奖。这项奖励就是为拥有相应资格的妇女颁发德意志母亲十字奖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