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二章:为道日损无为皆为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二章(无为篇第八章)
为道日损  无为皆为
(原第48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注解】
1、为学日益:为学,追求学问。益,增加。
2、为道日损:为道,求道。损,减少。
3、无为而无不为;顺应自然不妄为,就能够无所不为。
4、无事:无妄为之事。
【释义】
追求学问,期冀了解更多;而求道者,讲究大道至简,即俭。损之又损,就是减少所有不必要的投入减到无为,就达到了俭。如日月无人推而自行。天下,大也,若有事,则力有不逮,手忙脚乱则天下不平,不平则无法取天下。故无为,俭,方能广。
【释意】
老子在这一章把“无为”的来历讲清楚了。很多人认为老子的无为是消极的,实际上老子的无为是在积极地“有为(为学日损)”之后“损之又损”得来的,是经过对经验和法的多次锤炼而总结出来的“道”。就像人类从手工到机械化,从半自动化到全自动化,整个过程就是从有为到无为的发展。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达到“无所不为”。
老子做事分两个步骤:“为学日益”是第一步,在创造中可以运用无限的资源和方法。“为道日损”是第二步,俭是最直达的那条路,适用于所有人、所有条件。损不是牺牲,而是简化,减少阻力。损有三重境界;一是无害,二是利益天下,三是道行天下。当他人与你交往时更方便、更获益,则有更多人找你,是因为你可以让对方的价值最大化,你就拥有了更多的资源,这样你就可以做到无为而无所不为。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一章(无为篇第七章)
动反用弱  有生于无
(原第40章)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解】
1、弱:柔弱,柔和。
2、有:指意识。
【释义】
人向前行,力往后使,此为反者道之动;借马行,因与马行比,己行弱;借飞机行,因飞机行快,己行弱。此为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意识)有,而意识这一念从无中来。
【释意】
本章讲的是道的工作原理。反者道之动,从反重力学的角度,人往前走时力往后使。高空的物体之所以由上往下落,是因为地球的吸引力大于太空的引力。这其中的道理是,地球上任何东西都有正面与反面,能量工程式也有正反。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对抗重力的同时还可以借用地球的重力,用反重力的方式将东西向上推。科技越是发达,能量将越不消耗。
未来的社会科技,都向“俭”的方式发展,不需要消耗过多的能量。未来我们可以借助反重力技术,创造出反重力飞行器,直接借宇宙的能量。消耗的思维是我们把自己局限于物质世界,大自然本质上是自我循环、不增不减的,正如树叶落在泥土里,第二年树又会发出新芽。
另一方面,是《道德经》中所讲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想要消灭对方,先支持对方强到极致,让其最终自取灭亡。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复国的故事,就是“反者道之动”的例子。
弱者道之用,核心是用“弱”来调动最强的力量,最终让一切为我所用。示弱是在做人上低调谦虚,在做事上则当仁不让呈现高品质,方可形成平衡的能量。弱者在借力强者的同时,也要为强者带来利益,而非单方面的利用,方可长久。用弱,所有的强也都有其弱,用道心补起弱,其强即可为你所用。以弱为柄,用其所好。你的长处要隐藏起来补“大人”的弱,解决其后顾之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