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戈品画记

黄戈

品画记 — 房虎卿

江苏省国画院已故书画家系列

NEW STROY

房虎卿早年求学、执教上海等地,所以其画风近于海派。他的中国画功力深厚,却不失西法掺入,明暗虚实关系鲜明,同时色彩饱满浓丽,让观者赏心悦目,如《黄山双龙松》即为典型。或许早年与张大千、张善子等在沪上交往之故,房虎卿也极擅画虎,颇负盛名,其画虎的形态很有张善子的韵味,而气息上又更加清雅内敛。画院收藏其《万壑风生》,以猛虎上山之姿卓然立于山腰,借着月色撩拨着摄人心魄的虎啸松风,威仪之气呼之欲出。

房虎卿《黄山双龙松》67x108cm(1960年)

房虎卿《秋实丰收》67x144cm(1960年)

房虎卿《万壑风生》142x81.5cm(1960年)

01、艺术家简介

房虎卿

1889年生,初名毅,字虎卿,号房山。善画龙虎,遂以虎卿为名,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原籍武进夏溪镇,旧居区境内荆溪村。十二三岁开始学画,以《芥子园画谱》为范本。青少年时代为商店学徒,后考入上海图画专科学校,曾在常州、武进、溧阳等地任学校图画教师。1930年加入上海中国画会,定居上海,以画养家。时与上海文学、书画家名流郑午昌、符铁年、吴湖帆、汪亚尘、张大千等人交往。1956年,由沪返回常州,任常州市政协委员、市国画联谊会副主任。1960年,被聘为江苏省画院副画师,并当选江苏省文联委员。曾长期担任画院山水进修班教师,编绘《山水基础画稿》。其作品两次入选全国美展,一幅篆书入选全国书法展览。曾在上海、天津、北京举办过个人画展。

02、本文作者简介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中国画硕士,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论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后。现为江苏省国画院傅抱石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委员,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首届南京百名优秀文化人才、江苏省“333工程”培养人才。曾获2005·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高层论坛优秀论文奖、“徐悲鸿奖·新世纪第二届徐悲鸿学术研讨会”论文金奖等。专著《傅抱石画学思想研究》、《中国历代画家佳作品鉴——傅抱石》、《渐染华风——中韩绘画交流的历史呈现》等。专业论文若干篇,曾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日报》转载。

黄戈

1975年

生于天津

写在最后

江苏省国画院已故书画家系列作品赏析

画院体制自古有之,原为御用供奉,满足宫廷皇室与贵胄的审美需求。

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为画院体制重获新生、价值转向带来历史性机遇。这种机遇暗含着在引进西方美术以及西方美术教育而产生文化西化趋势之后,新中国政府如何积极应对与推进民族文化保护的国策,引导国人如何正确认识、理解我们的民族美术传统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1956年2月《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成立中国画院》的政协提案到1956年6月中央文化部颁发《文化部关于建立中国画院的实施方案(草案)》,当时的中央文化部出台一系列有关建立中国画院的文件报告,并在周总理直接关怀领导下,确立了中国画院宗旨、性质、职能、定位等具体事宜。其时间之快、规格之高、执行力之强,令人深切感受到新中国政府对中国画院的重视和期望。

而江苏在同年(1956)7月就开始考虑建立江苏国画院,并在1957年2月由江苏省政府批准成立江苏省国画院筹备委员会。这种眼光与魄力成就了江苏省国画院成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三大国有画院之一,奠定了“新金陵画派”孕育和崛起的基础。

回溯这段历史,就是要告诉大家画院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新中国各级政府的高瞻远瞩和全力支持,离不开老一辈领导和艺术家们的远见卓识和艰苦奋斗。而画院体制在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倍加呵护下,为20世纪传统中国画审美取向的转换与艺术语言的变革做出卓越的贡献。

因而,我们后来者不能遗忘这段历史,更不能忽略为画院的成长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老画家们。尽管他们的名字有些已经遥远,有些已经模糊,甚至有些在当下鲜为人知,但他们的历史遗存值得今人好好珍惜、细细品读、慢慢回味。

(文章来源:傅抱石纪念馆馆长黄戈)

江苏金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山西路67号

世贸大厦A1幢-1101展厅

http: //www.jdyys.com

(0)

相关推荐

  • 傅抱石字画到底有多珍贵?

    傅抱石的山水画取的是一股气.因此,看他的山水画也要在远距离的情况下进行,距离远了,其气因此而生.如果你近距离去看他的作品,哪是没有什么感觉的,如果不信,不妨一试. 1921年,17岁的傅抱石以第 一名 ...

  • 【觅画记】赵孟坚:皆入妙品,水仙为尤高(下)

    四库馆臣是从年龄上作了必要的推断,由此而认定赵孟坚死后才有赵孟頫仕元之事,所以赵孟坚绝不可能知道这件身后事.以此来说明,姚桐寿的记载很不靠谱. 那么赵孟頫是否见过赵孟坚呢?这件事当然要从他们两人的关系 ...

  • 【觅画记】赵孟坚:皆入妙品,水仙为尤高(上)

    题目中的评语乃是出自元代汤垕所撰<古今画鉴>.赵孟坚画作的主要题材是植物,其中尤以水仙最为拿手.他的水仙高妙到何等程度呢?赵孟頫在<赵孟坚水墨双钩水仙长卷跋>中自称:" ...

  • #汇文品画# 黄胄画驴#欣赏与收藏# 黄...

    #汇文品画# 黄胄画驴#欣赏与收藏# 黄胄:"我的绘画,都是从生活中来的,生活是源泉.是根.任何艺术家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靠天才,努力不能在房子里努力, 离开生活就没有激情, 画也慢慢变颜 ...

  • #汇文品画# 黄羲作品欣赏#中国画经典系...

    #汇文品画# 黄羲作品欣赏#中国画经典系列# #欣赏与收藏# 黄羲(1899-1979年),原名文清,又名文倩,号大蜚山人,福建仙游人,是我国著名人物画家.美术教育家.黃羲先后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 天天漫画网:女画家何英《赏山水美景 品画中境界》

    天天漫画网:何英,多年来深入大自然,采天地之灵气,靠写生得来的心灵感悟,她凭籍对大自然的灵悟,通过笔墨而化育成一种精神的寄托与载体.加上跟随导师阳启帆,刘振辉学习,得到名家的指导.她笔下的山水造型生动 ...

  • 中国工笔画家郭风军——品画先赏韵

    郭风军,1987年生于河南商丘,现居北京.2012年参加河南省"新人新作"展作品<虎啸>获优秀奖.2015年就读于清华美院美术理论研究于书画创作高研班--王申勇.郑雅风 ...

  • 黄纯尧画三峡,雄秀兼备、雅俗共赏

    黄纯尧(1925-2007年),生于成都.师承徐悲鸿.黄君璧.谢稚柳.傅抱石.陈之佛诸先生,1947年毕业于前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后来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生活在南京.20多年前,他离休后回到成都 ...

  • 【觅画记】许友:苍楚有致,无一笔烟火气(下)

    郑珊珊在<许友年表>中还引用了李渔在<〈春及堂诗〉跋>中的所言:"侯官夫子为先朝名宦,向主两浙文衡,予出赴童子试,人有专经,且间有止作书艺而不及经题者,予独以五经见拔 ...

  • 品画也是学习国画的重要环节之一

    品画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遇到一幅好画时,我们要抓住不放,认真去看去品这幅画作的美点,先看它整个画作的气象.韵味.格调.虚实,然后再看画作的用笔.用墨,要随着它的起笔落笔.横直走向.起伏徐疾.设色宕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