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掷18亿港元,成禹洲地产第二大股东
近日,华侨城(亚洲)一纸公告,宣布了其禹洲地产第二大股东的身份。
然而,国资背景进入的利好显然并未立即释放。9月3日,禹洲地产股价大跌8.39%,收盘报3.82港元,这也是其自8月24日半年报公布以来的最低股价。
根据公告,华侨城(亚洲)全资附属公司华昌国际以18.2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5.84亿元),认购禹洲地产增发的4.6亿股,占禹洲地产扩大后总股本的9.9%。禹洲地产原大股东林龙安夫妇持股份额将由62.15%降至56%,华侨城(亚洲)将成为禹洲地产第二大股东。对于18.24亿港元配售所得款项,禹洲地产表示,将在机会出现时用作未来可能的投资。
此次认购价为3.96港元/股,较股份最后交易日在港交所收市价每股4.17港元折让约5.04%;较股份于紧接最后交易日前最后十个连续交易日的平均收市价每股4.012港元折让约1.3%。认购股份不含任何产权负担,并于各方面与配发日期禹洲地产已发行的所有其他股份享有同等地位。
公开资料显示,华侨城(亚洲)于2005年11月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是华侨城集团旗下唯一的境外上市公司,前身为华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华侨城(亚洲)启动战略转型,致力于商业综合区的开发与持续经营,计划发展具有区域辐射能力的特色商业综合项目。2007年以来,华侨城(亚洲)先后获得母公司注入成都华侨城、西安华侨城及上海苏河湾项目,并取得北京臻园和重庆置地等项目。
对于此次合作初衷,华侨城(亚洲)表示,考虑到禹洲地产在市场地位、运营实力及区域品牌知名度方面的优势,并拥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及稳定的财务状况,预期认购事项将为集团现有业务带来协同效应并促进集团的未来发展。
《国际金融报》记者就该收购后续事宜与华侨城联系,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然而,与华侨城(亚洲)豪掷千金的投资相比,其主营业务并不乐观。
今年上半年,在行业数字一片高歌猛进之际,华侨城(亚洲)的营收和毛利却呈现大幅下滑。具体来看,公司实现收入9.3亿元,同比下降52.1%;毛利2.82亿元,同比下降49.5%;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6026.8万元,同比增加47.6%;每股基本盈利0.092元;不派息。
对于这一业绩变动的原因,华侨城(亚洲)公告称,收入下降主要由于上海苏河湾项目受地产调控政策影响,收入大幅下降;利润提升主要是基金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应占联营公司民生教育的利润增加所致。
而被收购对象禹洲地产上半年收入为92.42亿元,较2017年同期72.46亿元上升27.54%;毛利29.14亿元,较2017年同期上升22.03%,毛利率为31.53%。
其中,禹洲地产上半年累计销售金额为214亿元,仅完成全年目标36%,这也让市场担心禹洲地产今年的业绩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毕竟2017年,禹洲集团董事局主席林龙安公开宣布,2020年迈进“千亿级房企”。千亿豪言下,禹洲2018年的目标规模也相应提高至600亿元。这也意味着,禹洲下半年需要开足马力,至少需要386亿元的业绩才能兑现承诺。
8月底的业绩会上,林龙安将这半年的数字归结于禹洲的推盘节奏,其表示,上半年禹洲地产只推了920亿元货值的35%,下半年将推65%,可推货值为700亿元,预计销售额将快速增长。
除了对完成600亿元的目标显得信心十足,林龙安还表示,为实现千亿目标,预计从2018年到2020年禹洲的合约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