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后一步数3秒的智慧
当孩子犯错时,有些家长会退后一步,深吸一口气,等待3秒再反应。这是有智慧的家长,他们不是直接劈头盖脸地训斥,而是暂停自己的条件反射,3秒钟以后,气可能消了一半,可以好好地问清楚情况,也可以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心平气和地教育孩子了,这样做可能更有效果。
身处一个巨变的时代,不是每次条件反射都是对的。学会让子弹飞一会,对于难以把握的事,等子弹落地再去反应。
条件反射对于重复出现的事物省去了判断决策的步骤,节省精力提高效率,固化了反应,但同时,对于处理变化中的事物,这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可能又成为障碍。
所有的事物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时代在变迁,所有组成部分都在随着变化,就连身处其中的我们,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也在时刻变化中。
局部和整体关联,越是能看清全局,就越能够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判断和决策。
认知决定了行动,行动决定了结果。在事物发展之初,如何尽可能地看清全貌,成为认知的关键。
在事前,旁观者清。
退后一步,才能看清全貌。参观过画展的人都知道,退后一步欣赏,可能更能够看出其中的意味。同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不可能跳出大的整体,但可以尽可能地远离事件核心,就有可能看清楚更多的关联事物。“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
就像那位退后以步数了3秒的家长,给自己给孩子都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这个空间的作用有利于搞清楚事物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判断。
在事中,稳扎稳打。
我们经常看到路边的一条标语写着:“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提醒每一位驾驶员,以这样的态度去开车,可以避免大部分的交通事故。这时候,慢就是快,这样做还是为自己留足了回旋空间。
更多的时候,我们也会采用延时满足的态度,让子弹飞一会,再做调整。即使我们在事前了解得多清楚,准备得再充分,事物也会在发展中不断变化,可能出现很多出乎意料的情况。此时,我们可以采用延迟满足的策略,以慢为快,待事物变化到一个节点状态后,再做反应。
此时,事前准备的应变预案就可以拿出来,做到有备无患。
事后,超然。
早年松下幸之助遇到了一个重大问题,在冥思苦想了几天以后做出了决定,之后彻底放松,他告诉身边人,决策以后的事情就交给上帝吧。
整体的发展很难靠一己之力去改变,“尽人事,听天命”,事前尽可能做到认知透彻,准备好预案,事中尽可能稳扎稳打,随机应变,事后超然。
将“退一步”的智慧融入处理事物的全过程,相信可以成为我们应对大部分事物的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