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名士、贪民粮,后被叛军活活“吃掉”!一个奴才的下场
胡赛萌/文
明末清初之际,江南出了一个很有名的才子,叫金圣叹。
他点评水浒三国,令人拍案叫绝,他为人率性,半僧半俗,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性格鲜明的大才子。
然而,天纵英才的金圣叹却命丧酷吏朱国治之手,与他一同赴死的,还有江南百余位读书人。
顺治驾崩那年,新任吴县县令任维初私取公粮三千余石,又逮捕交不出补仓粮的百姓。
金圣叹因同情农民的遭遇,与百余名文士到孔庙聚集,借悼念顺治帝驾崩之机控告县令任维初。
江苏巡抚朱国治接到金圣叹等人的诉状后却勃然大怒,下令逮捕其中11人,并上报京城说江南士人抗粮抗税,惊动先帝之灵,史称“哭庙案”。
当时天下初定,为了巩固满族统治,清廷有意威慑江南士族,于是照朱国治所请,对此案严查严办。
朱国治将金圣叹作为首犯拘捕,冠以“摇动人心倡乱,殊于国法”之罪,在南京执行死刑。
临刑前,金圣叹与家人诀别,留下“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的千古悲叹,家人失声痛哭,围观者为之潸然泪下。
大才子金圣叹命丧刑场,大贪官朱国治却走红官场,他的走红,无非就是金钱开路,跑步“钱”进。
他之所以严惩状告县令的金圣叹,既源于他领会朝廷弹压江南士人的意图,又因他就是县令贪官的大后台。
在任江苏巡抚期间,朱国治贪污受贿,搜刮无度,人送外号“猪白地”,比喻他为官之处只有白地一片,地面财富则全部被其搜刮干净。
除了贪污受贿,朱国治还克扣江苏粮库的粮食,倒卖私商,并在奏销案中残酷盘剥、打击江南世家大族。
在此案中,朱国治对士绅的追查十分严酷,清初探花、时任翰林院编修的叶方蔼,因欠了一厘而被降调二级,民间据此嘲讽说,“探花不值一文钱”。
在朱国治的铁腕之下,仅苏州府等四府的进士、举人、贡监生员一万三千多人,以“抗粮”的罪名,鞭笞纷纷,衣冠扫地,就连吴伟业等声名显赫的大名士亦不能幸免。
清初“江南三大案”,光朱国治一人就独占了两案,可见此人手段之严酷、心肠之狠毒。
不过,历史没有让这个清廷的好奴才得意太久,因弹压江南汉人有功,朱国治被康熙派去云南,让这位手段狠辣的酷吏监视吴三桂。
有主子撑腰,朱国治还把云南当江苏,上任之后依然四处搜刮,对云南各级官吏按职位高低,明码实价的收钱,一等州府长官见他的见面礼就得三千两。
大理知府为官清廉,因拿不出这笔见面礼被朱国治逼得走投无路,后来还是平西王吴三桂出面,帮其垫付三千两银子才算过关。
朱国治是狠人,但吴三桂更不是善茬,两年后吴三桂起兵反清,第一个杀的人就是朱国治。
吴三桂不但杀他祭旗,还将其开膛破肚,让麾下将士将朱国治的身体内脏逐一分而食之。可怜的朱国治,竟成为吴军将士的食物和投名状。
起兵后,吴军势如破竹,这让清廷意识到争取汉族士大夫人心的重要性,于是放松了对江南士绅的高压政策,朱国治的主子康熙甚至跑到南京明孝陵去给朱元璋下跪。
只可惜,这一幕朱国治永远也看不到了,他用自己的鲜血为清廷平息吴三桂的叛乱提供了正当性与合法性。
纵观朱国治的一生,他与和珅属同一类人,不是一个好官,但绝对是一个好奴才,只可惜最后没落得一个好下场!
作者:胡赛萌,好果文化创始人,知名评论人,曾在新闻晚报、教育时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国内外知名媒体发表评论文章。公号:好果胡赛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