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什么?(附语音)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二百零四。(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帝曰:余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藏腑,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溪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裏,其信然乎?”——《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

(接前文)我们再往下看,还有叫做“端络经脉”。端络、论理、列别,这些词都是差不多的意思,都是并列的,就让我们理解。其实古人写文章还是喜欢用这种表达,同样一个意思,他喜欢用不同的文字来表达,这样显得高级。要是用同样的文字来表达的话,就显得重复不好看了,而且不押韵。(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所以端络经脉,什么意思呢?端络经脉,这个端指的是头绪,络在这里是包罗的意思,端络经脉就是把经脉所包罗的所有的内容给整整齐齐的,理出一个头绪来,就是这个意思。《庄子·大宗师》里讲的叫做“反覆终始,不知端倪”,这就是端,端就是头绪。司马贞在《补<史记>序》里一句话叫做“网络古今”,络指的就是罗列,包罗的意思,这就是端络经脉的意思。

我们再往下看,叫做会通六合。会通六合是什么意思呢?会通六合讲的就是把十二经脉,进行融会贯通,汇通的意思。在《素问吴注卷二》里面注解为,“两经齐至谓之会,一经相贯谓之通。”你看这些古人在书写的时候也是有这种对仗工整的这种古意在这里头。“两经齐至谓之会”,就是两个经合在一起,叫做会,把一条经脉给他贯通了,叫做通。(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会通六合的意思。为什么叫六合呢?我们都知道十二经脉有表里之分,有表有里,有阳、有阴,所以二六十二,六合正好是两条经脉相合而为一个,十二条经脉正好是六合。合在一起,六个二合在一起,比如我们知道足太阳和足少阴,太阳指的是膀胱经,足少阴指的是肾经,也就是肾与膀胱相表里。你要是学过针灸学就非常明白了,肾与膀胱相表里,所以说肾经的有很多病,在膀胱经上取穴。膀胱是属于腑,属阳,肾属于阴,属于脏,五脏和六腑,脏腑属阴,六腑属阳,这正好就是一阴一阳。

我们再往下看,足少阳和足厥阴为二合,足太阳与足少阴为一合,足少阳与足厥阴为二合。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肝和胆是相表里的。肝属于五脏之一,胆属于六腑之一,所以说这是第二合。足阳明与足太阴为三合,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脾胃相表里,胃为表,脾为里。胃属于六腑,脾属于五脏,这二者相合,这是第三合。

我们再往下看,手太阳与手少阴为四合。手少阴的是心经,手太阳是小肠经,所以叫做“心与小肠相表里”。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学里边有一个药方,叫做导赤散。导赤散导的是赤,赤是什么?就是红色,红色的在五脏当中是属于心,就是清心火,心火从哪走呢?从小肠走。这很多人就不理解了,中医的小肠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说的十二指肠?从胃的幽门往下,十二指肠没到大肠那个部位都叫小肠,这你就理解的不太到位,这是《黄帝内经》的小肠可不是我们解剖学意义上的小肠。(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它的概念比内的小肠更宽泛一点,叫做泌别清浊,小肠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叫做泌别清浊。所以,你看导赤散里边的歌诀叫做:“口糜淋痛小肠火”。然后用导赤散。口糜就是嘴这一圈都烂了,上火了,长疮了,长疱,叫口糜,也是口腔内糜,口粘膜,这些舌头上长了些溃疡,长口疮了,这叫做口糜,这是一种症状。淋痛就是小便的时候感觉疼,小便不顺畅,这也是一个病,这两个病按照现代医学来讲一个是口腔的问题。口腔科,要么找皮肤科,要么找泌尿科来治。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