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清明上河图》——上世纪的西关街市井百态 2024-05-01 14:44:20 邮箱:3125136050@qq.com 老西关街的市井百态作者 张发虎 图片 刘焕民随着时光的流逝,西关街日渐萧条,走下了他繁盛的顶峰时代。遥想当年,西关街是华县商业贸易的中心,全县人赶集上会,都说“咱上关里会去!”所谓关里,就是以西关为主的延伸巷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关街最繁华的是从新华书店十字到一天门巷。 西关街最重要的会是年前的腊八会,上会的人挤满了街道,街道上人满为患,向两边的巷道发展。药王桥南巷五十年代就是“灶糖巷”摆满了卖灶糖的人,巷南的地里,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摊点。 那时,货物供应不足,贸易渠道的不畅,村里只有转村的货郎,没有什么小卖部,所以,人们需要的日常用品,都要从集市上采购,人们特别重视哪天有会,重大的赶集日,上会的人有几万之多。 五十年代,大的副食商店有“方盛合”、“方祥和”,大的饭店有“群益”、“四盛合”,大的旅店有”史建臣“袁太合”。这些大的商贾,很多是山西人经营,还有本县的一些大户。从山东、河南来的都是做些小买卖、小饭摊,或者是些手艺人。本地人有很多做生意的,毕竟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同时也多多少少有些土地,那时的口号是“要想发,生意加庄稼”。 那时,人们上街赶集,主要采购些日常用品和生产用品,如买个火柴(洋火)、煤油、洋碱“肥皂,扯个花布(洋布),买个农具、杈把、扫帚。 也有很奢侈的,两个人进了万盛和,来一壶散酒,两个人靠在柜台上,就“高升,五魁”的干起来了,不像现在一人来一瓶,来一箱这么大方。香烟绝对是奢侈品,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吸的,大多数人上街称些旱烟叶(蓝花板)就心满意足了。 那时出门赶集者自带干粮(馍),尤其是粮食统购统销以后,进食堂吃东西要有粮票,吃的人不是很多。相应的就有很多位置服务的摊点,如军娃他奶的麻食,元生他奶的豆腐菜泡馍,胜利他爷的胡辣汤,樊中合他大的镜糕,桥北拴娃他妈的油糕,胡文斗的蒸饺,我二爷的茶炉子。那时价钱不是很大,几分钱,一毛钱的。 还有夜市,一到下午,姚文龙他大老姚就提着包子笼,笼柈上挂个马灯,手里提个辣子油罐,往街上一蹲就开摊了。三根他爸张儒连玻璃柜开始卖烧鸡,二分钱的鸡爪,五分钱的鸡杂,一毛钱的鸡翅膀,大腿是两毛。作为一个县级市场,它集中了饮食的所有配套项目,有磨面卖的,有卖蒸馍的...... 当然,作为一个集市,还有相应较为奢侈的,如回民开的羊肉泡馍,五十年代三毛钱一碗。从涨价速度上来看,离今天的饮食业涨价速度望尘莫及。就这五毛钱,也是一盘回锅肉的价钱,在当时不是大众食品。 作为一个商业中心,相应的管理还是有的,如派出所。从旧社会就有西关派出所,听说临解放时,就有旧警察抢商铺,结果就叫当时的政府处理了。解放以后一直有城关派出所到本世纪末。五十年代华县没有电,解放前后华县西关街晚上的照明就是天刚黑挂汽灯。我三爷白天上山砍柴,晚上负责挂汽灯,就是路灯吧,你说怪了,人家下边两代人仍然是管路灯的。西关街的邮政所只有一间门面,两个人,原来在六根柱子楼,后挪到桥南巷口。 作为华县的娱乐设施,就是火神庙旁边的戏楼了,原来的剧院是露天的,我们叫万人坑。小时候,我们常在戏楼上玩,观众站的万人坑旁边,我记得还有两付青石做的石棺放在万人坑的旁边。后来可能是六十年代初,才有了设施一流的剧院,剧院里有坐票,站票。 作为服务行业的理发业,刚开始都叫剃头的。剃头的担个担子,一头是凳子,一头是炉子脸盆,上边搭着毛巾,坐的凳子下边有抽屉,放着剃头的工具,那时的脸盆都是铜的。担着放在街边就开始营业了。建国他爷第一个把他的剃头改称理发的。后来有了国营理发店,原来的理发店主任明珠,那时是店里年龄最小的学徒,比我大几岁,负责给店里担水,常在我家的井里担水,我们常在一起玩。 写着写着,我不由想起了《清明上河图》,这不就是一个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吗!他基本上包纳了当时社会市井的千姿百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现状和历史进程。小小的西关街,是华县当年工商业发展的历史写照,如果把今天的商业放在当时,可能现在华县城的商店,在西关街不要顾客情况下,也难放下一张床板的面积。 时过境迁,岁月的车轮滚滚,发展是硬道理。回想起儿时的故乡,不由感慨万千,往事如烟,仿佛又在昨天。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张发虎 赞 (0) 相关推荐 渑池史话之十二:西关这条老街 老街老路老瓦房, 石板石碾石头巷. 曾经繁华已不再, 人去楼空今凄凉. 西关教堂门前的这条老街,对老渑池的人已经再熟悉不过了.斑驳的墙体,窄窄幽深的巷子--漫步在这里,真切的感觉,老街是真的老了. 古 ... 市井老街 思文 乘车,一路与友人去古城的巴洛克寻寻觅觅,路不熟但凭记忆,终于找到了似乎熟悉又陌生的老街. 走在古老又带着荣耀的靖宇街头,路过百年老店,在装饰的拆改的建筑不少,然而南北头道街如同火与水,被凋零与繁 ... 冯保 太监书法了得。题跋在《清明上河图上》 太监书法题跋在清明上河图上 张居正同一时期人物太监冯宝. 华州近代皮影史上极其珍贵的一张照片,至今还有两人不知姓甚名谁! 邮箱:3125136050@qq.com 被遗忘的老艺人还有许多-- 随着老艺人一个个地逝去,华县皮影虽然已经走过了最后的辉煌,但是皮影艺人的真实故事却永远感动着我. 我所描述的那些皮影戏表演艺人,其 ... 华州金堆专线上的老爷岭 老爷岭,海拔2250米,乃古今自华阳川翻越华州金堆之屏障,是华金公路最艰难险之段.其东一里多有一个长满杂树的圆包,圆包上有平台,台面为平展光滑的岩石,石缝夹杂长着青岗.松树.桦树,此山名叫笔尖山,海拔 ... 华州清明塔大传说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清明塔大传说 作者:张汝蘅 少华山西面半山腰有个塔坪小村庄,村头有座清明塔.神光风脉清明塔是神塔,是宝塔,宝气神保光风脉重,镇妖除魔平安.华州这地方,凭着 ... 三年困难时期的“华州柿饼”——上世纪的华州城南部风情 乡愁,少华山下(二) 作者 郝庆年 华县崖坡的东侧是一大片竹林,百十米宽,四.五里长,洋洋洒洒直铺到县城附近.由于太平河的浇灌,竹子和栎柿等树长得格外茂盛.高大.在这一片竹树林中,有七.八个村子.靠山 ... 华州上世纪空前绝后的一次放河灯 邮箱:3125136050@qq.com 河边纪事之放河灯 作者 秦获幸 放河灯活动,至少是咱们华夏民间独特的道教.佛教.民俗三结合的风俗活动.首先,这活动的时间选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晚上,是因为华夏民 ... 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华州杏林镇沙圪塔小学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记忆中的沙圪塔小学 作者 宋欢武 我是上世纪70年代初在村办小学--华县杏林镇沙圪塔小学开始接受启蒙教育的.我就读的村小,建于上世纪30年代,旧址据说是一 ... 修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华州小敷峪水库 邮箱:3125136050@qq.com 小敷峪水库 作者 邵拉雄 华州小敷峪位于莲花寺镇长寿坡行政村南部山区,峪口距华州城7公里.东与构峪搭梁,西和潭峪.石堤峪相连,南翻山岭,可达金堆.峪道幽深,俗 ... 上世纪发生在华州的那些奇闻怪事 邮箱:3125136050@qq.com 故乡那些奇闻怪事 作者 时三文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柳枝镇,有一个梁堡行政村.此村位于秦岭北麓,构峪峪口西北,310国道以南,在华县城东南25里处.下辖:李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