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著名的送别诗,王勃与王维的对决,展现了一往无前的壮美
唐诗中有很多抒写友情的优秀作品,在传统文化中,忠于友谊、勇于奉献的行为,都彰显了华夏民族宝贵的品格。唐代一些诗人不仅彼此间具有深厚情谊,而且还以形象的语言、诚挚的感情,将其谱写成不朽诗歌,后代读者阅读这些激动人心的诗篇,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趣味。古代交通和行旅极不方便,同时还受到自然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朋友间的分别就会很伤心,重逢也特别兴奋,于是描写别后的思念,也成为日常表达友谊的主要方式。唐代的告别诗浩如烟海,而最能表现诗人豪迈进取心的,无疑是送别中彼此相互鼓励的诗作。下面介绍两首著名的送别诗,王勃与王维的对决,展现了一往无前的壮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代: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他从小就能诗善文,被人称为神童,16岁就进士及第,只可惜英年早逝,令人叹息。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时所写,当时一位姓杜的少府要去四川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诗。
开篇先点明送别地点和朋友将要赴任的地方,并展现了雄浑阔大的气势。三秦、五津,形成了一种对照,一个“望”字,紧密地将其联系起来,诗人站在长安遥望蜀地,心中充满惜别之意,更为后文抒写豪壮感情而蓄势。接下来诗人开始劝慰朋友,彼此都是宦游之人,早已看惯了生死离别,逢此离别之时,一定不要太悲伤。其实诗人境况与对方相似,抚慰朋友也是在鼓舞自己,不要陷入悲凉和愁闷的境遇中。
诗人还是担心对方顾及太多,依依不舍,于是便宕开一笔,纵然远隔天涯,也仿佛近在咫尺。诗人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宽广胸襟,不禁令人刮目相看,颈联两句也从此成为千古名句。尾联更是令人赞不绝口,诗人希望友人不要像小儿女一样,因感伤离别而泪湿衣巾。今日的分别,是为了明日更好的相聚,诗人希望到那时,彼此都能事业有成,重逢时也可以共同举杯,畅叙深情厚谊。
送张判官赴河西唐代:王维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王维是盛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他曾是状元才子,也是京城里很多王公贵族的座上宾。诗人年轻时就胸怀青云之志,也曾去过边塞,希望早日建功立业。他的早期诗作中经常抒写报国志向和勇气,也有很多作品是赠送给奔赴远方的好友。这首诗就是一位姓张的判官要远赴河西,诗人赠诗送别。
摩诘先回忆早年的出塞生活,描绘了一个单车赴边、为国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判官虽然只是节度使的僚属,但也会有机会在边塞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心中梦想。接下来王维又列举了三国时征虏将军张飞、以及西汉名将霍去病的事例,正像高适在《燕歌行》中所写,至今犹忆李将军,既表达了自己的追慕之情,也显出其豪情满怀,更希望朋友以此作为榜样,努力工作,不负众望。
五、六句转而叙写西域之景,由近及远,描写精彩。莽莽黄沙、绵延不断,积雪未融、蓬草飞舞。“白雪、黄云”,颜色鲜明;“连、入”二字,更是炼字精准,展现出一幅阔大淼远的画面,既抒写了远赴河西的旅途艰辛,也将人物置于雄浑壮远的画面之中。最后两句意境开阔,格调激昂,以慷慨高歌为张判官壮行,可谓豪情凌云,也一反送别诗凄悲的基调,尽显年轻诗人的豁达襟怀。
王勃和王维的这两首诗内容朴实,作者都强调友谊,同时又重视报国,把别离的伤感淹没在报国的豪情、与珍重的友情之中,却体现了一往无前的壮美。作品中没有衰飒之感,而用豪迈情调以壮行色。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对比鲜明,得到了距离遥远而友谊长存的结论。而王维的作品在万里平沙的边塞上,展现了一幅戍边的历史画卷,然后浓缩到“慷慨倚长剑”,具有丰富的历史内蕴,也将眼前的离别,升华为一种崇高的历史感,正体现了古典诗歌情中有态、态中有情的创作手法,使人读后不觉豪情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