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假装在学习-知识付费的韭菜

1.知识付费的逻辑问题

中国每年跨年就会有一堆新的名词蹦出来:躬身入局、我辈、攀岩模式、苟且红利、中国红利……

听这样的名词,是要花钱的,而且还不便宜,比自己买书读贵多了。

知识付费的逻辑如下:

想提高自己吗?来读书吧!

书这么多,不知道怎么选吗?我帮你选书吧!

不想耗费时间读书吗?我帮你读吧!

书的内容太复杂了?我嚼烂了教你吧!

只需要888,知识付费带回家!

知识付费美其名曰:古时候的有钱人,他们明明有一双眼,可是从来不看书,而是请人读书给自己听。我就是你身边的书童,我读给你听,你就能节省时间,变成有钱人。

这句话的问题,是搞反了最基础的逻辑关系——

有钱人是靠别人帮自己读书,节省了时间,所以变得有钱呢?

还是有钱了以后,为了节省时间,去请别人为自己读书呢?

有钱人请人读书,是因为他一秒钟几十万上下。

而你当下的时间,就算你多读一天书,也不会节省多少钱。

悲剧的是,你还损失了自己思考的机会。

请人帮你读书,这是没有富人的命,还得了花钱的病啊!


2.一样的韭菜味

请人读书最大的问题就是:听到的知识,都是别人咀嚼后的内容,而听者失去了深度思索的机会。

普通人想提高自己的强壮程度,只能不断锻炼自己的身体,去运动。

花钱去整形做出的肌肉只能是花架子,绝对不会让你变强壮。

普通人想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只能不断锻炼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花钱知识付费买来的故事只能是花架子,也绝对不会让你变聪明。

未经思考的知识,就算讲给你听,那也都是别人的知识,只能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如果听了别人咀嚼后的内容就能变渊博,那么我们每天去茶馆听相声,也能变成郭德纲。

对人而言,单纯的听知识,囤积知识,收藏知识,其实对大脑是没有意义的。

人脑存储的信息不可能比电脑更多,但电脑不具备思考的能力。论智力水平,它们不如三岁的孩子,甚至猪或者海豚等动物。

为知识付费不停充值的职场人士,真的没有必要嘲笑搞微商的家庭主妇。

其实都是一样的韭菜!

微商VS知识付费

一位家庭主妇,回到职场觉得自己有点脱节了,但是又希望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她不想被社会落下,她希望能弯道超车,跟紧这个时代。于是她选择了:做最时髦的微商。

微商名义上是一个商业渠道,发展了下线(接盘侠)就能成功。

但大多做微商的普通人,最终都没找到下线,反而自己买成了接盘侠。

人财两空,囤了一堆没用的商品,烂在自己家里。

她们希望自己通过微商赚大钱,结果成为别人收割的对象。

一位中年没有建树的男人,觉得自己对社会有点脱节了,但是又希望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不想被社会落下,他希望能弯道超车,跟紧这个时代。于是他选择了:订阅最时髦的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名义上说是一个潜在的成功人士,通过花钱提高自己。

但大多知识付费的普通人,最终都没有变为成功人士,买课买成了韭菜。

人财时三空,屯了一堆没用的课程,躺在收藏夹里。

他们希望自己通过知识付费赚大钱,结果成为别人收割的对象。

与其说知识付费卖的是知识,倒不如说卖的是安慰剂。

让听众感觉自己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得到些什么有用的东西,从而有一种收获知识的满足感。

但很快你就发现:听了一堆大神大牛们的分享,结果还是发现自己没有任何改变。

为什么学了这么多知识依然没长进啊?说明你还没有得到真知,赶紧再给智商充值啊。

就这样陷入了“焦虑—购买—失望—购买”的恶性循环中。

像不像氪金网游:被虐——抽卡——PK打不过——再抽卡的循环呢?

知识付费不会告诉你,人类的思维是通过思考提高的。

毕竟韭菜变聪明了,就不好收割了。

它只会告诉你:读书真累,思考真烦,坚持每月充值,听我讲书,沉浸在自欺欺人的学习中吧!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成功学定律:每天要进步1%。

如果一个普通人每天都能进步1%,一年之后他的能力会提升38倍。相反地,如果他每天退步1%,一年之后,所有的能力都消失殆尽了。

乍一听似乎很励志,我要好好努力,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但只要略加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是不可能的!

假设这个规则是对的,一个普通人,每天比前一天跑步快1%,那么一年以后,速度可以提升38倍,就可以短跑超越博尔特,成为世界冠军了。

我们都知道,锻炼是有天赋的,普通人锻炼一定会有瓶颈的,到了一个区域就无法突破了。

没有普通人会认为,自己通过几年的跑步训练就能去参加国家级运动会。

那么为什么普通人会认为,每天通过几年的听书,就能打通知识的任督二脉呢?

对提高个人思维能力和掌握知识而言,重要的不是阅读或者听书的时间和内容的积累,而是积累99%汗水以后的那1%的灵感。

我们小时候都听过爱迪生说:天才,1%是灵感,99%是汗水。却我们却似乎忽略了最重要的后半句。

作家Cindi Myers早就指出了:如果没有那1%的灵感,世界上所有的汗水也就仅仅是一桶汗水而已。

这1%的灵感的本质,就是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


3.停止假装学习

我们辛辛苦苦做韭菜,付费听过100本书,参加过知乎100场LIVE,看过10000条答案,但我们还是过不好一生。因为社会上,我们要面对的问题,是10万+甚至无穷无尽的问题。

工作过的人都知道,要解决问题,必须理解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Root cause),抑或说: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进一步的问:世界上有什么知识,可以看透尽量多(如果不是全部)的问题的本质呢?

假设世界上存在这个东西,那么它至少会符合如下三点要求:

  • 过于武断的答案无法令人信服,它应该具备体系,层级和顺序,层层推进,有据可依,人们可以按照它的分层方式去分析问题的本质。

  • 它应该能够挖掘出新老问题的共同点,并提示新老问题之间的联系。

  • 它应该足够简单却又深刻,既能在理论问题上说得通,也能够解释现实的问题。

不管遇到什么新问题,我们可以用这个体系,把问题挖掘到体系最底层,找到它们共同的本质。而这个方式,就跟第一性原理的方法论,几乎一模一样。

1第一性原理 (这里我用超长篇幅,介绍了第一性原理,慎点)

顿悟的本质,其实就是第一性原理——挖掘到事物的本质。

就像佛陀多年苦修也无法得道,后来在菩提树下打坐直到某一天顿悟,说自己理解了万物的本质。

我在知乎回答了几百个问题,得到了几十万赞同和收藏。人家问一个,我回答一个,但我知道:问题是回答不完的。我这些年能回答的几百个问题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经过近10年的思考整理汇总,我寻找了其中的共同点,从而推导出了韭菜学原理,通过稳定的自然科学的原理,去寻找社会科学错综复杂的问题的本质。

它确实能够诠释生活,工作,学习,权力,管理,经济,情感,政治,哲学,甚至共产主义等社会学上诸多争议的理论。(当然,不敢自比佛陀,只是打个比方。)

也许我水平有限,如果看完以后,您的思考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推荐您也建立自己的第一性原理的思维体系。

建立思维体系的好处,我们留到下一节再描述。

(0)

相关推荐